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非公党工委党员培训学习资料
中国共产党简史高新区非公党工委办公室2013年5月•为什么要学习党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三件大事链接至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三件大事部分(视频略)•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19年9月-1923年5月)•2、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4、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5、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10月)•6、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49年10月-1978年12月),期间1953年6月-1956年底为过渡时期,1966年-1976年为文革时期•7、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开始阶段(1978年12月-1982年)•8、改革开放全面推进阶段(1982年-1992年)•9、加快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步伐的阶段(1992年-2002年)•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2002年以来)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先驱者上下求索、英勇奋斗,但始终未能找到一条拯救中华民族的正确道路。太平天国(1851-1864)戊戌变法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孙中山(1866-1925)立志反清,任同盟会总理。确立了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后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逝世于北京。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中国无产阶级先天的革命性•中国无产阶级同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因此,它是中国历史上最进步最有远大前途的阶级。•中国无产阶级身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的三重压迫,具有改变自己的悲惨境遇的强烈要求•绝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各省和水陆交通沿线的大城市和大型企业中,有利于无产阶级的组织和团结•产业工人大多数出身于破产的农民,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自1915年起,中国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发动了一场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向封建传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传播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开辟了道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条件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研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进步思想的主流。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纷纷组织各种马克思学说研讨会。•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成立的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毛泽东和蔡和森等在长沙成立新民学会。图为1919年11月,新民学会部分会员在长沙合影。后排左4为毛泽东。•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崭新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工人阶级政党。•党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向。•一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家所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推动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神州大地。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黄埔军校、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各种讲习班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干部。•图为1925年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人员合影。前排左4为聂荣臻。•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农民问题。在彭湃倡仪下,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举办,彭湃、阮啸仙、毛泽东等先后担任所长。•图为广州第五届农讲所学员毕业合影。二排左12为所长彭湃。•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杀害工人和共产党员。三、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国民革命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武装起义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图为八七会议会址。八七会议毛泽东率领秋季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开辟了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后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以及党的临时中央领导人对军事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8万余人,被迫开始长征。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北。•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国抗日热潮蓬勃兴起。四、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全面抗战路线及持久作战方针,为全国人民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鏖战敌后,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创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肩负抗击日军的主要责任,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纲领和政策。洛川会议•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战中歼灭日军1000余人,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阐明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经过延安整风,194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会议系统总结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深刻论述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制定了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胜利的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七大•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战败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了最大努力。但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再次把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右1)赴重庆,就和平建国等问题,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重庆和谈•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两党实质上并没有解决两党之间的核心矛盾,未能改变分裂局面。•在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不久,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宣告第二次国共合作破灭。五、解放战争•1946年6月下旬,蒋介石公然撕毁协定,向中原解放区进攻,发动全面内战。7月2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反内战动员大会。•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在国统区开辟了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建立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解放区普遍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从根本上废除了几千年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支援革命的积极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形成配合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第二条战线。1946年12月30日北平学生罢课游行,抗议美军暴行1947年11月12日,晋察冀野战军攻克国民党在华北的战略据点石家庄,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大城市的先例。•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图为刘少奇在土地会议上讲话•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三大战役•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入北平。图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在北平西苑机场检阅部队。1949年4月,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渡江战役图为解放军攻占南京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全国统治的覆灭。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兵武装干涉,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中国政府在朝鲜政府和人民的要求下,作出“抗美援朝,保家为国”的重大决策。10月19日志愿军横跨鸭绿江抗美援朝•建国初期,面对异常严峻的形势和重重困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战胜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武装挑衅,医治了战争创伤,恢复了国民经济。•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开展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过渡时期总路线•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确定了党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毛泽东在会上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1952年底,中共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奋斗目标。图为1954年五一劳动节,北京人民高举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游行•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宋庆龄等13人为副委员长,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1956年底,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实现了公私合营。图为天津盛锡福挂上了新的公私合营的招牌。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建设喜报频传。一大批过去所没有的工业部门建立起来,填补了我国工业建设的许多空白。图为1956年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的第一批喷气式战斗机。1956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战斗机五年中,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市场商品增多,物价相对稳定,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加强了各军兵种部队的建设,初步实现由单一的陆军向陆、海、空等诸军兵种合成型军队的转变。•1954年4月举行日内瓦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苏联、美国、法国、英国、中国参加会议的全过程。4月19日,中国政府任命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为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首席代表,张闻天、王稼祥、李克农为代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新中国的外交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扬。•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团结奋斗,各条战线取得很大成就。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任务是,总结党的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中共八大现场中共八大从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1961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1年,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
本文标题:非公党工委党员培训学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99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