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 第一章 绪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1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要素§2技术经济学及其原理§3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4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本章内容熟悉技术实践活动的概念及其要素;了解技术经济学的性质、发展过程;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熟悉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了解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本章要求经济效果的含义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本章重点本章难点§1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要素—概念一、概念工程建设项目是技术经济活动典型的形式。如:三峡工程,耗资2000亿应用生产实践满足要求目的科学知识社会活动经济活动§1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要素—要素二、技术实践活动的要素1.活动主体:指垫付活动资本、承担活动风险、享受活动收益的个人或组织。如: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要素(续1)2.活动目标:不同活动主体的目标是不同的。例如:政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率环境保护企业利润最大化提高市场占有率要素(续2)3.实施活动的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提供客观物质基础评价成果的价值要素(续3)4.活动的后果:指活动实施后对活动主体目标产生的影响,如有用的和无用的后果、直接的和间接的后果、正面的和负面的后果等。要素总结因此,技术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技术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技术实践活动的有用效果,降低或消除负效果。管理过程项目目标优化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环境条件约束条件科学组织优化计划有效控制§2技术经济学及其原理—概念一、概念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技术实践活动正确选择和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挑选最佳活动方案,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的学科。在这门学科中,经济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它的性质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技术经济学在西方称“工程经济”、“经济性分析”,在日本称“经济工程学”,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称“技术经济计算”或“技术经济论证”。技术活动经济活动技术经济学自然科学经济科学§2技术经济学及其原理—产生二、技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它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互相渗透,互相促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2技术经济学及其原理—发展19世纪以前,技术相当落后,其推动经济发展的速度极为缓慢,人们看不到技术对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只能就技术论技术。19世纪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经济繁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很大篇幅总结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所起的作用,指出科学技术创造一种生产力,会生产较大量的使用价值,减少一定量效果上的必要劳动时间。发展(续1)最早在工程领域开展经济评价工作的是美国的惠灵顿(A.M.Wellington),他用资本化的成本分析方法来选择铁路的最佳长度或路线的曲率,他在《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1887年)一书中,对工程经济下了第一个简明的定义:“一门少花钱多办事的艺术”。20世纪20年代,戈尔德曼在(O.B.Goldman)《财务工程学》中指出:“这是一种奇怪而遗憾的现象,…在工程学书籍中,没用或很少考虑…分析成本以达到真正的经济性…”。也是他提出了复利计算方法。发展(续2)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们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技术经济的研究也随之展开,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1930年格兰特(E.L.Grant)出版了《工程经济原理》,他以复利为基础讨论了投资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这本书作为教材被广为引用,他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二战后,各国都很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据测算50~70年代发达国家中技术进步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为50%~70%左右。在此之后,随着数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运筹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方法的应用,以及系统工程、计量经济学、最优化技术的飞跃发展,技术经济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发展(续3)在我国:“一五”,学前苏联,对重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此时的论证是静态的。“二五”,由于左的思想的出现,片面追求速度,否定技术经济分析的必要性,遭受了巨大损失。1962年,将技术经济列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六个重大科研课题(资源、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基础科学、技术经济)之一,技术经济研究较为活跃,但随之受到“文革”的摧残。1978年后,又重新受到重视,列入108项全国重点科研项目,成立了技术经济研究会,…必修课,国务院也成立了技术经济研究中心。§2技术经济学及其原理—基本原理三、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目的经济效果:是人们在使用技术的社会实践中效果与费用及损失的比较。(1)当效果与费用及损失为不同度量单位时(2)当效果与费用及损失为相同度量单位时有用的后果无用的后果经济效果=效果-(费用+损失)提高技术实践活动的经济效果损失费用效果经济效果=提高产品价值的主要途径:功能不变,降低成本。成本不变,提高功能。成本稍有增加,但功能大幅度提高。功能稍有降低,而成本大幅度降低。提高功能,降低成本。基本原理(续1)2.技术与经济的关系(1)经济是技术进步的目的,技术是达到经济目标的手段,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2)技术与经济还存在相互制约和相互矛盾的一面。例:一家设计单位,设计部门和概算部门是独立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设计部门概算部门设计好提交资源浪费估算大于如果设计部门首先重视了方案的必选,和概算部门协商,就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基本原理(续2)(3)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经济增长的主要实现方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粗放型生产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技术创新——集约型生产方式目前从整个世界看,哪里技术最活跃,哪里经济增长就最快基本原理(续3)4、技术经济分析是对技术实践活动的系统评价系统性评价角度或出发点的多样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和多层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统计与预测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3、重点科学预见活动的结果基本原理(续4)5、技术方案比较的前提【例】思考下列问题(1)电视机厂每年可生产电视10万台,水泥厂每年可生产水泥10万吨,能否判断哪个厂的效益大?(2)有两个技术方案A、B,产品种类和数量相等,但投产时间不同,能否比较两个方案的经济效果?(3)现有两个投资方案,A方案一年全部投资完,为1000万元,B份两年投资完,每年投资500万元,试评价两个方案?满足可比条件基本原理(续5)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只能做到对方案经济效果影响较大的主要方面达到可比性要求。可比性产出成果使用价值的可比性投入相关成本的可比性时间因素的可比性价格的可比性定额标准的可比性评价参数的可比性§3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一、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例如,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可划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投资机会研究投资机会筛选市场分析与预测初步技术经济评价。。。深入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再论证深入市场分析与预测一般过程(续1)从纵向来看,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是后一阶段工作成果的前提和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工作的深入和具体,如下图所示:12N-1N第1阶段第2阶段第N阶段┅一般过程(续2)从横向来看,每一个阶段又可以按时间或空间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子过程,子过程的优化离不开整体的优化,整体的优化要靠子过程的优化来实现。如下图所示:N阶段技术经济分析子过程1子过程2子过程3子过程N┅技术经济分析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反馈的动态规划过程。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确定目标决策评价方案穷举方案寻找关键要素放弃该项活动或重新构思方案满意否方案实施是否将各因素量化,用数学手段进行综合运算、分析对比,从中选出最优的方案。通过调查研究寻求经济环境中显在的和潜在的需求。需要树立系统思想方法,综合地运用各种相关科学的知识和技能。§4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一、技术经济学的特点综合性:必须处理好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应用性: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解决技术实践中遇到的经济问题系统性:应注意系统的平衡数量性: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预测性和不确定性:是事前的估计和判断二、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技术:具备某个方面的技术知识。经济:尤其是经济学、技术学、统计学等。管理:尤其是项目管理。法律法规:详见《参考文献》。工具:计算机和外语。本章小结技术经济学的性质;经济效果的含义:人们在使用技术的社会实践中效果与费用及亏损的比较。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确定目标、寻求关键要素、穷举方案、评价方案、决策。损失费用效果经济效果=经济效果=效果-(费用+损失)参考文献[1]《技术经济学》(第三版),刘晓君编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8。[2]《工程经济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及规划教材、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刘晓君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8。[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布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4]傅家骥、雷家骕、程源.《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5]游宪生:《经济增长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6]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7]斯通曼:《技术变革的经济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8]姜均露:《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作用测算》,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9]仉建涛、刘玉珂:《经济增长模式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0]张陆洋、《高技术产业发展地风险投资》.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1]张陆洋.《高技术产业发展地风险投资》.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2]张建华.创新、激励与经济发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超链接[1]技术进步的内在性与可持续发展[2]浅谈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3]技术资产与技术创新[4]四川省三次产业的间接经济效益[5]创新与产业演进的作用机制研究[6]我国传统企业的创新研究[7]关于中美两国农产品生产要素的经济性差距[8]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与中小企业政策[9]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模式研究[10]结构性失衡与战略技术联盟[11]企业创新专利技术扩散分析方法[12]基于大系统理论的技术创新的过程管理[13]资源型企业的工艺创新组织模式研究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