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简版XXXX年小高考《经济生活》考点精讲
简版2012年小高考《经济生活》考点精讲A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使用价值(质量)和价值(成本)。A2.了解货币的概念、本质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B3.理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第一,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第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只能用现实的货币。A4.了解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1)含义: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2)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A5.了解信用卡的功能消费、转帐、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A6.了解外汇和汇率的含义(1)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C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①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③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2)对待金钱的态度?(树立正确的金钱观)①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②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钱用于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③正确的金钱观,能指导我们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B8.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①商品的供求关系会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B9.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成本)决定价格。B10.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B11.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减少对它的购买。某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③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在价格竞争及至生存竞争中更具有优势。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B12.影响消费水平的的主要因素:收入水平与物价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A13.了解消费的类型(1)按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2)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3)按消费目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B14.理解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反映消费结构的变化①含义: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②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C1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绿色消费的核心:可持续性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B16.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A17.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主要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A18.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种类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外资经济。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19.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①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②原因: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意义: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A20.了解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A21.了解公司的含义及形式(1)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2)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B22.影响公司经营与发展的主要因素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的成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C23.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①劳动者要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就业)、职业平等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和多种方式就业观,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②劳动者要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③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谋求自主创业,靠自己的双手开拓自己的生活。A24.了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A25.了解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1)存款业务:基础业务。(2)贷款业务: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3)结算业务。中国人民银行不是商业银行B26.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方式的特点储蓄股票(股份凭证)债券(债务凭证)商业保险特点便捷的投资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稳健的投资规避风险的投资,是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商业保险的种类: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A27.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A28.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2)按生产要素分配:私营、外资企业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等。B29.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根本原因(最终原因)——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平衡、多层次。(2)直接原因——我国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B30.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意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B31.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支持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的建设,合理配置资源。(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经济增长滞缓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反之,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A32.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它收入。简言之:即税、利、债、费。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A33.了解财政收支的三种情况三种情况:收入大于支出、收入等于支出、收入小于支出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A34.了解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基本特征:(1)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3)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4)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A35.了解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个税起征点的调高,有利于调节过高收入,减轻工薪者的负担,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B36.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B37.理解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①市场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实现资源配置。③面对市场竞争,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B38.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①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市场规则。②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③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A39.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公共物品)市场解决不了,有些问题(枪支、危险品、麻醉品)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A.自发性: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排污、制假售假)、为了自身的不正当利益(盗版)。B.盲目性: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导致“一哄而下(上)”。C.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A40.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
本文标题:简版XXXX年小高考《经济生活》考点精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19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