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制度及选择4-副本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汇率制度选择教学要点汇率制度的类型了解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过程一、国际汇率制度概述•1、汇率制度概念:•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安排的情况与规定的内容不同,就有不同的汇率制度。2、汇率制度演变的四个阶段(1)1944-1957试运行阶段,布雷顿森林会议规定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度,以避免汇率大幅度波动或竞争性贬值;各国忙于放松战时经济管制,世界经济波动,并非所有成员国都采纳。(2)1958-1971布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全盛时期,可调整汇率制度和黄金美元本位制大体为各国遵守;(3)1971-1998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期,1971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多元储备货币间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美元仍处中心地位,部分中小工业国独立浮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形式多样。(4)1999-欧元时代的“三极多样”格局的形成和发展。3、汇率制度的分类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制度的固定汇率制度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浮动汇率制度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1)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两国货币具有法定兑换比率并基本保持稳定,汇率只能围绕法定比率在一定幅度内波动的汇率制度。•从固定汇率制度的发展看,可分为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和纸币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以铸币平价为基础,汇率波动受黄金输送点限制,基本上固定。纸币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一国汇率确定后,不得随意改动。市场上汇率波动幅度限制在金平价的±1%,70年代初扩大到±2.25%市场上的现实汇率超过规定界限时,各国货币当局有义务采取措施进行干预。•(2)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两国货币之间不规定法定兑换比率和汇率波动幅度,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自由波动的汇率制度。•从政府是否对市场汇率进行干预划分,浮动汇率制度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从是否组成集团来划分,浮动汇率制度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当前浮动汇率制度运行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政府干预下的管理浮动。三、目前世界上汇率制度分类•1.没有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2.货币局安排•3.传统的钉住安排•4.在水平波幅带内的钉住汇率•5.爬行钉住•6.爬行带内浮动•7.不事先公布汇率路径的管理浮动•8.独立浮动当前世界主要汇率制度形式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制度严格固定的汇如美元化率制度货币局制度传统固定汇率制度中间汇率制度钉住水平带汇率制度爬行钉住制度爬行带内浮动制度没有事先宣布汇率路径浮动汇率制度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独立浮动汇率制度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37国实行)例如美元化和货币联盟;(1)美元化如拉美的巴拿马,自1904年以来,使用的纸币是美钞,本币巴波亚仅以硬币形式流通,巴波亚与美元的汇率为1:1。由于不发行纸币,也无须保护本国货币,巴拿马没有设立中央银行。(2)货币联盟:各联盟国家放弃本国货币,使用共同货币,联盟内部国家间没有汇率,对外有统一的汇率。欧元区的汇率安排也属此类。各成员国使用同一种法定货币—欧元,对外则实行联合的浮动汇率。2、货币局制度(8国)法律规定本币与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汇率;并对本币发行作特殊规定,以履行法定联系汇率义务,即以外币的一定比例(即联系汇率比价)作为准备金发行本币,并在货币的流通中始终保持这一要求。货币当局称为货币局而非中央银行,因为她不独立地实施货币政策职能。代表性国家与地区是阿根廷和香港。3、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制(39):又称固定但可调整的盯住制,它是指汇率波动围绕中心汇率上下不超1%,包括盯住单一货币、盯住一篮子货币、盯住合成货币SDRs。4、钉住平行汇率带例如欧洲货币体系下欧洲汇率机制,钉住平行汇率带,对外联合浮动;各国间汇率波动限定在中心汇率的正负2.25%,各国货币ECU汇率波动限定在中心汇率正负(2.25%×0.75)1.6875%内.(12国)中心汇率欧共体上限欧共体下限IMF上限IMF上限+2.25%–2.25%+1.6875%–1.6875%隧道中的蛇5、爬行钉住:政府有维护平价的义务,但平价可经常小幅度调整;(6国)“小步快跑”汇率持续小幅调整,调整时间和幅度由官方规定;央行有义务入市干预;实行爬行钉住汇率制的有埃及、匈牙利、越南、以色列、波兰等;6、爬行带内浮动(10国)又称汇率目标区指将汇率波动限制在中心汇率附近一定区域内的汇率制度;与钉住汇率的区别是目标区可随时调整,而且货币当局对目标区并不严格承诺;硬目标区,指汇率变动幅度小、调整少,目标区对外公开,政府维护责任大;软目标区,指汇率变动幅度较大、经常调整,目标区严格保密,政府维护责任小;汇率允许汇率波动范围目标区下限目标区上限汇率在目标区内的表现汇率ACDB货币增长率目标区上限目标区下限蜜月效应离婚效应修正因素•目标区可信度•央行干预活动S型均衡汇率曲线7、不事先宣布汇率路径的管理浮动(26国)无区间有管理。8、自由或独立浮动(47国),汇率由完全市场供求决定,政府不干预。其中:1、2类称为硬钉住;3、4、5、6、7类称为“中间汇率制度”1、2、8类又称为两极或端点汇率制度2、1991和1999年国际汇率制度安排的结构特征16%62%22%24%34%42%0%10%20%30%40%50%60%70%硬钉住中间制度独立浮动1991年1999年数据来源:StanleyFisher,2001CEPII&BRUEGEL,GlobalCurrenciesforTomorrow:anEuropeanPerspective(2011)P.54四、国际汇率制度演变趋势1975-1998:各国趋于采用更有弹性的汇率安排,较多的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安排日益以市场为基础,日益依赖银行间市场协调外汇的供给与需求。IMF成员国中,1975-97年间,采用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占比从77%下降至36%;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从87%下降到40%,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则从40%下降至10%以下。2000-中间道路又有增加,硬钉住与自由浮动减少。五、可供选择的汇率制度的优缺点1、自由浮动制度特点:市场定价;优点:汇率变动充分反映商品和金融资产供求的预期和实际变动;由名义汇率的变动承担对国内外冲击进行调节的负担;缺点:名义和实际汇率变动不定,扭曲资源分配;汇率不作为名义锚,故需名义锚并相应制定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率高;解释:事实上,没有任何一国实行纯粹浮动。美国、德国、瑞士,以及日本,较接近于这一制度。2、肮脏浮动或较大波幅的管理浮动特点:中央银行有时干预外汇市场,模式和频度各异,指导方针亦不同;积极干预(冲销和不冲销干预)使国际储备变动;间接干预(改变利率、流动性和其它金融工具),国际储备不变动。优点:同自由浮动相同,但需有较多的国际储备。能抑制汇率的过度波动。缺点:中央银行的行为不透明,引起许多不确定性;干预的有效时间较短,并可能带来不稳定性。解释:许多发达国家采该制度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日本。墨西哥在1994年危机后采类似制度;肮脏浮动可视为具较大波幅的管理浮动,(未公布的)波幅提供干预的指针。3、一定幅度内管理浮动(目标区浮动)特点:名义汇率在一定幅度内自由浮动。在幅度的中心,有一固定汇率,钉住某一货币或一篮子货币。幅度宽度各国不同;某些国家属集体合作安排,有的则是一国单方面决定。优点:既有一定的弹性又有一定的公信力;其关键参数,如幅度和中点,可指导公众的预期;名义汇率在幅度范围内进行波动,可吸收对基本经济因素的冲击。缺点:当幅度过分狭窄,或当国内的宏观政策与波幅不一致时,这一制度不稳定,并易受投机攻击;较难选择波幅的大小;如规定波幅和中心平价可予调整,则该制度的公信力会受影响。解释: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是著名例子。欧洲汇率机制1992-93年间的危机表明当货币汇率错置,中央银行不愿保卫规定的波幅时,该制度会受到严重的投机攻击压力,甚至崩溃。4、滑动管理浮动特点:政府不无限期维持中心平价。相反,因提高竞争力之类的考虑,中心平价会定期调整;目标区浮动制在高通胀情况下的变体。优点:允许通胀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能采用目标区浮动制,但又可避免实际汇率严重升值。缺点:因中心平价何时和按多大幅度进行调整不公布,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常导致利率高度可变性;与目标浮动制相似,波动的幅度难以确定。解释:以色列于1989年初至1991年曾实行过类似的制度。该制度的不确定性和可变动性,使它相对其它制度较少吸引力。5、爬行带内浮动特点:一种带波幅的制度,在波幅内中心平价随时间推移而爬行;爬行的速率按不同的规则确定,最常见者有“后顾”爬行,即根据过去通胀差异确定爬行速度;及“前瞻”爬行,根据预期和目标的通胀率确定爬行速度。优点:该制度使高通胀国家得以采用幅度制,而不必大幅度调整中心平价。缺点:选择决定爬行速率的标准,充满风险。“后顾”爬行会引入很大的通胀惯性,在采用“前瞻”爬行时,如定错了通胀目标,会导致货币高估和受到投机攻击的压力。解释:以色列在1991年12月采用这一制度。智利从1986到1998年中期,采用了一种汇率波动幅度不断扩大的制度。意大利在1979至1991年间,实行的实际上也是这类制度。6、爬行钉住特点:名义汇率按一套指标(通常按滞后的通胀差),定期进行调节。汇率波动不超过一狭小的幅度(如2%);一种变型是按事先公布的比率,调整名义汇率。这一调整比率有意定得低于现行通胀率(一般称为tablita制度)。优点:使高通胀国家得以避免实际汇率的严重高估。在所谓的tablita制度下,对公众预期的形成,可起到指导作用,并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公信力。缺点:纯粹的后看爬行钉住(这时名义汇率机械地按以前的通胀差进行调节),会引入通胀惯性,最终使得货币政策失去其作为名义锚的作用。很难对实际汇率的均衡变动做出反应;如没有财政政策和收入政策的支持,tablita制无法持久。解释:在1960和1970年代,这一制度在智利,哥伦比亚和巴西很流行。哥伦比亚实行了较长时间,但该国有较高的通胀惯性。7、可调整的固定汇率特点: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其集中体现。名义汇率固定但央行并不无限期维持这一汇率。对政府货币和财政政策不加限制。采用政策时不考虑维持平价的需要;平价调整(贬值)是强大的政策工具。优点:较少不确定性,通过维持本国贸易品价格同外国的相应价格的一致关系,提供宏观纪律;其内在的“例外条款”(允许当局在必要时贬值),使得该制度有一定的弹性。缺点:汇率调节(贬值)通常幅度大,冲击性高,会带来不确定性和通胀压力.如有独立的中央银行,该制度的内在时间不一致问题可缓解.解释:最流行的制度。大部份发展中国家1973年后仍持这一制度。至今,一些新兴经济体,如墨西哥和泰国,事实上仍采这一制度。8、货币局制度特点: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体制上的规定(法律甚至宪法规定);平价不可变更;货币当局须有100%外币支持才能发行本国货币。优点:有最大的公信力,并能减少以至消除时间不一致(timeinconsistency)问题。缺点:缺少弹性;大规模外部冲击不能通过汇率变动来适应,只能由就业和经济活动的变化来吸收;中央银行失去最后贷款人功能。解释:历史上一些小国或小经济体曾实行。但一些国家在面临重大外部冲击时放弃了该制度。目前香港和爱沙尼亚实行,阿根廷和保加利亚实行类似制度。9、完全的美元化特点:极端的货币局制度,一国完全放弃本国货币而采用另一国的货币。优点:有最大的公信力,政府无法做让市场出其不意的事。缺点:缺少弹性,必须由实体经济吸收外部冲击;央行失去最后贷款人功能和货币主权;常因政治和民族主义的理由遭拒;极端情况下规则会遭变更。解释:巴拿马实行类似制度,运行良好。但是在利比利亚,出现紧急状态(内战)时,政治家改变了规则,发行本国货币。•独立浮动(18.7%)无单独法定货币(21.9%)管理浮动(27.3%)爬行钉住(3.2%)钉住幅

1 / 7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