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合理运用分析研究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马场镇中心学校叶茜562105【内容摘要】新课改下,一幅幅色彩鲜艳的“主题图”吸引了学生眼球,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的一大创新,这不仅给乏味、单调的数学赋予了生机,拉近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更为广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但“主题图”的丰富内涵有时令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给教师的教学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本文认为首先要走进主题图,深入地挖掘主题图中的内涵,理解主题图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创新思维,灵活应用,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进而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关键词】主题图,理解,合理应用,创新,内涵新课标的落实与实施,教材“主题图”的运用可谓一大创新,其生动活泼的情境内容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其的使用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在充分钻研“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挖掘了主题图在教学活动中的功能价值,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就如何合理运用主题图,使其真正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思路与方法。一、现状和问题新课改下,主题图的使用被越来越越多的教师所接受。然而,教师对主题图的内涵理解不够,功能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对主题图的使用停留在表层与浅层上,缺乏有效开发与深度加工。使得主题图很难真正融入课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使用形式单一大部分老师把主题图当“情境图”来使用,仅仅是起到导课的作用。第二、呈现形式单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给老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于是,课上我们总习惯于借助白板或幻灯片呈现主题图,然后就抛出问题: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等?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往往只能通过图中已有的文字信息来找和得出结论,没有经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尽管这个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会通过设疑的方式来呈现,但没有多大成效。对学生而言,主题图犹如看图说话。第三、选择途径单一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思考,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那么如何才能让主题图真正融入课堂,使主题图在课堂中生根?二、解决方案(一)认识主题图,了解其内涵。主题图的形式多样,从教材安排的不同功能来看,可以把主题图分成三类:第一类,单元主题图。这些主题图因为要适用于整个单元,所以信息量大,涵盖面广,常常蕴含了整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等。第二类,课时主题图。一般是指新授课、例题中出现的主题图。信息量相对较小,主题明确,知识重点突出,知识问题化,明确呈现出本节课需要研究的、解决的问题。如三年级上册第50页为了让学生认识倍数而设置的“白兔灰兔拔萝卜”、第95页为了让学生对分数有一个表象认识而作的“分月饼”图等。第三类,习题主题图。这类主题图就是与前面所学的新授内容有关的一些生活情境图,以提供给学生相应的习题情境。如二年级上册第64页为巩固有余数除法而作的“小朋友分棒棒糖”和“小刺猬分山楂”图等。从呈现方式来分析,也可以分为三类:1.自然情境类,其主要展现的是我们生活中原型的或加以提炼的生活场景,这类教学资源突出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强调了“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理念,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运用数学的意识。如一年级下册P28家庭游戏图,学会分类与整理;四年级下册第46页外币兑换图,学会利用小数点移动规律来计算等。2.活动方式类,提供了一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和操作方式。如五年级上册P44“可能性”的主题图,通过让学生抽取节目单并表演相应节目,既活跃了课题气氛,有达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对话形式类,提供的是师生、生生或小精灵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展示了一种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氛围中体现了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积极学习数学。同时这类主题图展现了数学学习过程、突出知识点,增加了数学教材的可读性,引导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下自己如何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为自学数学教材提供了可能。如五年级下册P29“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三位小朋友相互征求对方意见并提出了各自解题方案,最后加以综合得出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二)走进主题图,体会其作用首先我们要挖掘主题图中的内涵:主题图的内容大多以鲜艳的画面配合简洁的文字出现,如一年级“认位置”的主题图是小朋友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等,其内涵是让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场景进行观察、思考和交流,体会生活中的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的主题图是实验演示石子占据空间,这提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体验和感悟数学。其次要理解主题图之间的联系: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十分紧密。教师只有理解了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理清其来龙去脉,才能做到教学时瞻前顾后,以防顾此失彼。如二年级(上册)“加法”这一教学内容,主题图的素材是老师带学生参观博物馆,利用数的不同特点的组合(相加时不需进位、需要一次进位、需要连续进位)呈现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素材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提供了比较广阔的背景,学生可以从这样的背景中自主地选择、提取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这些加法计算的联系和区别,以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最后依据主题图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主题图恰恰把握住了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会。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中的两个花坛,猜测哪个大,再利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接着放手让学生通过剪、拼、移、转等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整个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发现与创新,学会了探究。(三)跳出主题图、体现其价值1.变静为动,使主题图“活”起来教学中要学会让静止的画面为动态过程性的出示,赋予情境式的说明,便于学生思维拓展。比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播放动画小朋友买练习本、报纸、玩碰碰船等画面,学生观察动画后,提出问题:从以上的画面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小朋友买东西都用到什么?你还想说什么?通过这样处理,使原本静态的主题图变成了动态过程式的演示,让学生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得以彰显。2.结合主题图让学生“动”起来教材中很多主题图呈现的是与学生联系十分密切的生活场景,如果我们能结合实际让学生参与进来,成为主题图中的一员,既可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也可以让他们在“动”的过程中领悟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如五年级上册“位置”这一教学内容呈现的是一幅教室的情境图,要求学生根据图中老师的话来确定其他同学的位置。于是我就把这一场景运用到课堂中,先是让他们描述自己的位置,在描述的过程中我又不断加以引导使学生初步了解位置的编排特点,然后和他们玩“遥控机器人”的游戏:当我报一个位置时就请这个小朋友站起来和我打招呼。在玩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身体动起来,脑子也动起来了。3.改动主题图让教材“活”起来许多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表现的,而这个场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是静态的。它往往无法同时兼顾学生情趣、现实意义与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知识于一体。教学中对主题图的使用,是选用课本的,还是重新选择主题场景,是每位教师值得考虑的。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2~103页实践活动:打电话。教材中主题图设计了教师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再将得到的信息传递给其他同学的活动场景,单凭借助这一主题图,学生对知识不易理解,于是,本人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模拟打电话的整个过程,通过实践体验,了解了传递信息的快捷方式,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习欲望。三、主题图功能价值的实现主题图是新教材中的亮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依托教材,对主题图充分理解创新,使得主题图充分实现其功能价值。(一)利用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主题图的引入往往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能够激发他们好奇心的场景,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场景中充满着奇妙的数学知识。好奇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索,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提高教学质量。(二)依托主题图渗透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与传授知识相依相存,思想教育融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进行育人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数学也不例外。数学主题图的运用不单纯是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设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更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结全主题图情景进行着积极情感传播的特点。许多主题图让学生明白做一个公民应具备哪些素质,让学生感受爱劳动、讲卫生、热爱班集体、与人合作、会学习等等情感熏陶。(三)依据主题图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基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题图是新课改所孕育的产物,是老师的教学好帮手,学生的学习好工具。为我们在教学中有效落实课标理念提供了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理性地看待主题图,并深入地领会主题图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主题图进行灵活地、创造地使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主题图的最大价值,使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标。参考文献:①柏凌《也谈对主题图的认识与运用》[J]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中华文库②高立娟《数学主题图使用的误区及对策》[J]小学数学教育辽宁教育杂志社2007(12)中华文库③韩洪刚《让主题图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效载体》浙江省上虞市华维文澜小学中华文库(注:文中所列举的知识点、主题图、情境图均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