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常识中国古代戏曲定义•有人演,有人看,表现了一定内容(故事情节)的,就是戏剧。•中国的古代戏剧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般称为“戏曲”。戏曲的大致发展脉络: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近现代京剧及各种地方戏元杂剧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歌唱、说白、舞蹈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元杂剧的结构1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只有个别的是一本五折、六折(如《赵氏孤儿》、《秋千记》),或多本连演(如《西厢记》五本二十折)。•“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一折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一套曲子。•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一套曲子的唱词再加上相应的“科”“白”就是“一折”,一折表现全部剧情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为了把四折难以纳入的剧情插叙进来,有的杂剧还有“楔子”,它的篇幅比较短小,位置也不固定,一般在第一折的前面演出,对故事由来作简单的介绍,也有在折与折之间演出的,交代不可忽略之关节,作用和后来的过场戏相似,用来衔接剧情。元杂剧的结构2题目正名:元杂剧剧本的末尾或开头有两句、四句或八句韵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西厢记》结尾的“题目”是“老夫人闭春院崔莺莺烧夜香”,“正名”是“小红娘传好事张君瑞闹道场”。元杂剧的结构3元杂剧的内容构成:曲:白:科:剧中人物的唱词。人物的对白、独白和旁白。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元杂剧的舞台演出1唱是杂剧演出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元杂剧的舞台演出2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起着串联唱词,交代内心活动和人物间交流的作用。科剧本中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做“科范”,简称“科”。元杂剧的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正末、副末、外末、大末、小末;正旦、副旦、贴旦、老旦、小旦、花旦;副净、二净正末是男主角,正旦是女主角。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驾-皇帝孤-官员洁郎-和尚•元曲杂剧散曲小令套数元曲的分类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蝴蝶梦》《望江亭》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元曲四大家《西厢记》的主要内容:写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佛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杜确率兵至,平定了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结为夫妻。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谢了张生与莺莺的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张生只能与莺莺分别,进京应试并中了状元,最后两位有情人终于成了眷属。惊艳匪惊赖婚传简赴约赖简佳期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