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范围1、什么是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创立标志、两大发现及其意义?历史条件:①社会经济条件: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日益激化,经济危机经常发生。②社会阶级基础:欧洲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而出现。③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创立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4)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2、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贡献:1、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与批判,为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展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提供了启发个人阶级觉悟的思想材料2、空想社会主义者在研究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史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进步的、合理的思想或思想萌芽,为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和直接的思想材料。局限性:1、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宜杨天才论和英雄历史2、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始终没能找到发行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3、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只能是空想4、其理论基础是理性原则,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5、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3、《共产党宣言》主要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哪些基本理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核心思想;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无产阶级民主专政的理论;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关于国家问题的理论;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与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理论;关于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的理论。4、试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成因、特点、历史成就和弊端,以及对苏联解体产生了哪些影响?苏联解体留给社会主义国家哪些深刻的教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渐形成了一套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的体制,理论界称为苏联社会主义主义模式。它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形成原因:1是当时情况下实现无产阶级对国民经济管理领导权的需要2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迅速建成社会主义,摆脱帝国主义干涉威胁的需要3是与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理解直接相关。特征:其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的计划指标由国家自上而下集中制定,囊括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旦制订出来,经最高苏维埃批准,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其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忽视民主和法制,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党的领导,党、政、经、文大权过分集中于中央,名为联邦制国家实际上成为单一制国家,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执政党自身不能实施自我监督,民主集中制得不到很好贯彻,党的领导体制呈金字塔型。其三,严格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理论主张和学术观点的取舍,均受官方意志裁定。历史成就:第一,建成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苏联模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第三,苏联模式有利于实行宏观经济控制和管理,改变了苏联的工业布局。弊端:1.压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经济发展。2.干部特殊化和官僚化严重。3.文化专制导致社会意识贫困和教条主义盛行。4.长期突出阶级斗争和政治高压,使社会政治气氛和人际关系不正常。5.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造就了庞大臃肿的管理机构,为以后的改革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历史教训:一是要警惕右面的,但主要纠正“左“的错误;二是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三是要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1)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必须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路线和方针。(2)必须注重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使人们从切身利益中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搞好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使人民拥护党。(4)必须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积极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5、请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对完成当代中国历史任务的理解。两大任务:a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1.把握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a是b的历史前提,只有实现这一历史任务,才能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扫清障碍、创造条件。b是a的根本目的,也是维护民族尊严、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物质基础。2.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而全面的复兴,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推卸的神圣责任。每个人都努力肩负起历史责任,同心同德,奋发拼搏,中国共产党所担当的庄严历史使命就一定能够实现。6、作为一名研究生,应当如何坚定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系统的回答了社会主义、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特主把马原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道路,着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生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武装自己的头脑。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不断加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准确把握西方社会社会思潮,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市场、观点、方法辨析批驳错误思潮和观点,筑牢思想防线。。2.强化历史意识,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党史国史的学习。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3.强化实践体验,自觉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环节和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机会,走出校门,深入农村、企业、社区等进一步了解国情、民情,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和文化的理论认识和情感认同,努力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有责任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出努力,从自身做起,树立信仰,把认真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于心。只有拥有了强大的自信,才能勇往直前,成就我们的伟大事业。只有中特社事业拥有了足够的自信,明天才会更好。7、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什么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中特社是实践、理论、制度的紧密结合。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所以,其特色在于这三者,在于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并统一于中特社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三科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内涵丰富、系统完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特色鲜明、富有效率。8、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当前,我国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增加。在此形势下,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1.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这为我国实现和平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应看到,我国自身实力和影响力增强。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努力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2.客观看待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因素增加,局部动荡和热点问题复杂难解。上述风险增加了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险和难。我们一方面要增强忧患意识,妥善处理各种风险挑战;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战略耐心和定力,坚持中央既定的内外大政方针不动摇。3.辩证看待和处理机遇和挑战的关系。机遇和挑战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新形势下,我们更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善于在复杂局面中发现机遇,在形势发展中抢抓机遇,努力赢得主动、优势、未来。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1)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避免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3)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政府要自觉遵循市场规律,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克服“市场失灵”现象。(4)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10、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的重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经济体制机制的改革,完善市场微观机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夯实长期增长的基础,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增长,要依靠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改革教育体制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提升创新能力。”11、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制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从严治党为3个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意义:四个全面是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方略更加完善;标志着我们党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2、如何理解“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