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二、补体系统的激活三、补体活化的调控四、补体的受体五、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六、补体与疾病一、概述*补体(complement):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中的一组球蛋白,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包括30余种成分,称为补体系统。(一)理化性质及生成部位1.补体多属β球蛋白,少数属α或γ球蛋白;2.各补体成分的分子量及血清含量不一,C3含量最高;3.均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4.主要由肝细胞、巨噬细胞产生。(二)补体系统的组成1.补体的固有成分•经典途径的C1q、C1r、C1s、C4、C2;•MBL途径的MBL(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和丝氨酸蛋白酶;•旁路途径的B因子、D因子;•三条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C3、C5~C9。2.调节蛋白:备解素(P因子)、C1抑制物、I因子、H因子、C4结合蛋白等。3.补体受体:CR1~CR5、C3aR、C2aR、C4aR等。(三)补体的命名C1~C9;C1、C4b2a;C3(C3a、C3b);iC3b。二、补体系统的激活补体系统各成分通常以非活性状态存在于血浆中,在活化物作用下,补体发生复杂的级联反应,表现出生物学活性,此为补体激活。(一)经典激活途径(classicalpathway)(二)MBL(mannan-bindinglectin)途径(三)旁路途径(alternativepathway)(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膜攻击阶段)(一)经典激活途径(classicalpathway)C4C3C1complex(一)经典激活途径(classicalpathway)1.识别阶段:C1(C1q)与IC中Ig分子的补体结合位点结合,至C1(酯酶)形成。2.活化阶段:C1s作用于后续成分,至形成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C4b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C4b2b——C3转化酶C4bC3b经典途径——C5转化酶的形成C4b2b3b——C5转化酶MBLMASP(二)MBL(mannan-bindinglectin)途径(二)MBL(mannan-bindinglectin)途径•病原微生物感染M和中性粒细胞产生IL-1、IL-6、TNF急性期反应肝脏产生MBL等急性期蛋白•MBL与细菌甘露糖残基结合激活MASP(MBLassociatedserineprotease)水解C4和C2(类似活化的C1q的功能)形成C3转化酶。Mannan-bindinglectinpathwayMBLMASPC4b2b——C3转化酶(三)旁路途径(alternativepathway)•不经C1、C4、C2,由C3、B因子、D因子、P因子参与的补体激活过程。•“激活物”主要是细菌脂多糖(内毒素)和其他多糖,以及凝聚的IgA和IgG4等(为补体激活提供接触面)。C3C3自发性活化C3iC3bC3转化酶的产生ThisC3bmoleculehasaveryshorthalflifebC3bC3biC3biC3b自发产生的C3b很快被降解自发产生的C3b很快被降解C3bC3biC3biC3bC3dgC3dgC3cC3cC3bC3b沉积在细菌表面C3bbbC5转化酶形成如果不被降解……•识别自己与非己;•补体效应的重要放大机制;•参与早期非特异抗感染。旁路途径的特点识别自己与非己C3bbC3bC3bC3激活之放大机制C3bC3bC3激活之放大机制C3bbC3bC3bC3bbC3bC3激活之放大机制C3bC3bC3bC3bC3激活之放大机制C3bC3bC3bC3激活之放大机制C6C9C7(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膜攻击阶段)(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膜攻击阶段)补体激活形成C5转化酶裂解C5系列的连接反应形成C5b~C9复合物(membraneattackcomplex,MAC)损伤胞膜细胞崩解。末端通路——C5活化C3bC4bbbC6C7末端通路——MAC形成bC6C7C9C9C9C9C9C9C9C9C9末端通路——MAC插入胞膜三、补体活化的调控(一)补体的自身调控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某些中间产物极不稳定,成为级联反应的重要自限因素。(二)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经典途径和凝集素途径(I、CR1、MCP、DAF、C1INH、C4bp)•旁路途径(I、H、CR1、MCP、DAF、P)•末端通路(HRF、CD59、S蛋白、SP40/40)I因子的作用C3bC3biC3biC3bC3bC3biC3biC3bC3dgC3dgC3cC3cI因子的作用DAF的作用C3bDAF抑制B因子结合C3b自身细胞膜CR1DAF将B因子解离自C3bbbC3b自身细胞膜CR1DAF的作用自身细胞膜C3bC3biC3bCR1的作用CR1CR1C1InhC1qrs解聚1.C1抑制物(C1inhibitor,C1INH)与活化的C1q、C1r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灭活C1r、C1s。2.C4结合蛋白(C4bindingprotein,C4bp)竞争性抑制C4b与C2结合→阻止C3转化酶形成。3.I因子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裂解C4b、C3b。4.膜辅助蛋白(membranecofactorprotein,MCP)促进I因子裂解C4b、C3b干扰C4b2b和C3bBb形成。5.衰变加速因子(decay-acceleratingfactor,DAF)*抑制C4b2b形成;*干扰C3bBb形成(B与C3b结合↓;C3bBb解离↑)。6.H因子与B或Bb竞争结合C3b促使C3b被I因子酶解失活。7.备解素(properdin,P因子)与C3bBb结合稳定其作用。8.补体受体(CR1)*阻止C4b2b形成(C4b与C2结合↓;I水解C4b↑);*阻止C3bBb形成(抑制B因子与C3b结合;促进Bb从C3bBb解离;促进I因子裂解C3b)。9.同源限制因子(homologousrestrictionfactor,HRF)即C8结合蛋白(C8-bindingprotein,C8bp)*干扰C9与C8结合抑制MAC形成。10.膜反应性溶解抑制物(membranelnhibitorofreactivelysis,MIRL)阻碍C7、C8与C5b~C6复合物结合抑制MAC形成。四、补体的受体五、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一)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补体激活→形成MAC→*溶解各种靶细胞→抗微生物*溶解自身细胞→组织损伤与疾病(二)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1.调理作用(opsonization)C3b、C4b、C5b的氨基端和羧基端分别与靶细胞和(表达C3bR的)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杀伤。2.引起炎症反应(1)激肽样作用:C2a→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2)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与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脱颗粒并释放组胺→血管道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3)趋化作用:C3a、C5a→促进中性粒细胞趋化。补体的生物学作用调理作用趋化作用C5a的生物学作用1.激活中性粒细胞2.促使中性粒细胞粘附3.促进中性粒细胞迁移和趋化作用4.激活单核细胞5.激活肥大细胞,使之脱颗粒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渗透性增高3.C3b参与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IC)*补体与Ig结合→抑制新的IC形成;*C3b与红细胞表面CR1结合→运送至肝脏清除。4.免疫调节作用*C3b参与捕获、固定Ag→易被APC处理、提呈;*C3b与B细胞表面CR1结合→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3b参与免疫复合物的清除。•C3b参与免疫调节六、补体与疾病(一)补体的遗传缺陷1.补体组分缺损或异常C1、C2、C4缺陷→易发SLE2.补体调节分子的遗传缺陷C1抑制物缺陷→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I因子缺陷→严重的反复细菌性感染(二)补体含量增高传染性疾病→补体代偿性增高(三)补体含量降低补体消耗增多;补体大量丢失;补体合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