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酷网2014年浙江省杭州高中高考生物最考前模拟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年浙江省杭州高中高考生物最考前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或不选的均得0分)1.(6分)下列垂体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不存在的是()A.葡萄糖:细胞外→细胞膜→细胞溶胶→线粒体B.R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溶胶→细胞核C.CO2:线粒体基质产生→细胞溶胶→细胞膜→细胞外D.生长激素: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外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是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细胞器指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性考查,根据选项涉及的内容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中,A正确;B、RNA聚合酶(核内酶)的作用部位是细胞核,由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后,通过细胞质基质由核孔进入细胞核,B错误;C、二氧化碳产生于线粒体内,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运输到细胞质基质、细胞膜、细胞外,C错误;D、生长激素是分泌蛋白,先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进入内质网、高尔基体进行加工,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D错误.故选:A.点评: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细胞器指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性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2.(6分)(2014•河北一模)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菁优网版权所有难度星级:五星分析: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的.解答:解:A、核膜具有2层膜结构,4层磷脂分子,A错误;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更没有核孔,B错误;C、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的,C正确;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有关,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色素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的能力..(6分)如图表示某细胞代谢过程的示意图,GLUT2表示葡萄糖转运载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除了同卵双胞胎以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分子B.若该细胞为胰腺细胞,在条件反射中引起胰液分泌的“信号”是血糖浓度C.若该细胞为神经元细胞,甲在稳定状态时K+进出膜达到平衡D.若该细胞为成熟的B淋巴细胞,图中的受体是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分子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动物激素的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细胞代谢过程和物质跨膜运输,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MHC分子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所以MHC分子的差异来至于MHC基因的不同,而不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错误;B、胰腺细胞在条件反射中引起胰液分泌的“信号”是神经递质而不是血糖浓度,B错误;C、若该细胞为神经元细胞,甲在稳定状态时K+进出膜达到平衡,使神经细胞膜外为正电,C正确;D、若该细胞为成熟的B淋巴细胞,图中的受体是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结合题图信息,通过分析比较与综合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是本题考查的重点.4.(6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下列有关该机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导不一定会到达效应器,也有可能终止于中间的某一突触B.B淋巴细胞在接触抗原之前是没有特异性的,接触抗原之后经分化成为浆细胞就能分泌特异性抗体C.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同,其受体存在部位也不相同,有的存在于细胞膜表面,有的则在细胞内D.寒冷环境中,我们通过神经调节迅速增加身体热量的产生,同时也会提高某些激素的分泌量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从而使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恢复平衡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人体体温调节:(1)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2)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2、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物质:抗体.解答:解:A、神经递质分为兴奋型和抑制型,因此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导不一定会到达效应器,也有可能终止于中间的某一突触,A正确;B、B淋巴细胞在接触抗原之前也具有特异性,B错误;C、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同,其受体存在部位也不相同,有的存在于细胞膜表面,有的则在细胞内,C正确;D、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迅速增加身体热量的产生,同时也会提高某些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量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从而使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恢复平衡,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识记激素的化学本质及用于特点;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识记体外调节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6分)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一般先用生根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不定根,然后再移栽到生芽培养基上诱导形成丛状芽B.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需要使用经射线处理的胚胎成纤维细胞来制备滋养层细胞C.动物细胞培养时可采用胰酶处理动物体组织,从而将组织细胞分散开,这样做方便形成细胞的单克隆D.相比较胚胎干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后由于DNA上结合了特定的调节蛋白,因而在培养早期阶段核基因无法进行表达,只有在第三次细胞分裂后,才能逐渐恢复其全能性考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2、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传改造.解答:解:A、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一般先用相应的培养基诱导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用分化培养基诱导分化形成根和芽,A错误;B、胚胎干细胞的培养需要添加饲养层细胞(输卵管上皮细胞),作为提供干细胞分裂和增殖的营养细胞,B错误;C、动物细胞培养时需将动物器官或组织首先剪碎,然后用胰蛋白酶处理,这是为了使细胞分散开.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每个细胞能与培养液接触,C错误;D、相比较胚胎干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后由于DNA上结合了特定的调节蛋白,因而在培养早期阶段核基因无法进行表达,只有在第三次细胞分裂后,才能逐渐恢复其全能性,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属于中档题.6.(6分)下表是人工饲养的肉用太白鸡生长过程中体重的变化情况,据表分析正确的是()周龄123…9…171819体重(g)5792138…610…123112531255周增重(g)243546…92…57222A.每周体重测量值即为生物量B.周增重可反映周次级生产量的变化C.饲养周期内净增的有机物总量与呼吸量之和即为次级生产量D.生物量一直在增加,尽量延长饲养时间可提高效益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据表格分析,体重和每周体重测量值都为鲜重,另外动物的体重开始一直再增加,但是到最后三周时,体重增加的量已经很少,所以延长饲养时间不能提高效益.解答:解:A、生成量、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都指干重,即有机物的量;每周体重测量值为鲜重,所以不能指生物量,故A错误;B、生物量、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都指干重,即有机物的量,但是可以用鲜重来反应其变化趋势,周增重指一段时间(一周)内,动物增加的体重(包括有机物、无机物、水分等),能反应动物的有机物的量在增加,动物一周内有机物的增加即为周次级生产量的变化,故B正确;C、动物次级生产量为同化量减呼吸消耗量,即只包含周期内净增的有机物总量,故C错误;D、据表格可以看出动物的体重(鲜重)一直再增加,从而可反映出动物的生物量(干重)一直在增加,但是到最后三周时,体重(鲜重)增加的量已经很少,从而反应出生物量(干重)的量增加也很少,所以延长饲养时间不能提高效益,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体能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二、填空题(共3小题)7.(14分)(2014•丰台区一模)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1)叶绿素分布于组成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C3的还原过程,进而形成有机物.(2)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去叶程度的增强而增大.本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去除2片叶.(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单株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穗位叶获得的光照和CO2更充足.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有机物输入量降低,使其积累的有机物减少,造成减产.(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适度去除顶部叶片,可使玉米单株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速率增长趋势一致.(5)为确认穗位叶的光合产物是否向遮光叶片运输而导致减产,可进一步设计实验:对玉米植株顶部2片叶遮光处理;用透明袋包住穗位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实验时向包住穗位叶的透明袋中通入14CO2,其他生长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顶部2片遮光叶片是否有放射性.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难度星级:二星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