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我班学生特别是在实际学习中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却很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兴趣不高,计算水平低下,而且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还分析了学生上学期末试卷计算题解题的情况,我认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数学组的教师通过讨论,决定开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能灵活运用各种运算定律,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有关的计算。二、课题的界定能力等于知识加经验加智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掌握数的基本的运算,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要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和探究数学问题。”对学习者而言,学会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和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掌握了计算器是外在的工具,计算技能是内在的能力。掌握了计算器,你只能掌握了按哪几个键会得到什么数字,而掌握了计算技能,你就明白了“怎么样”去计算,“为什么”要那样计算。计算能力是一个人必须要掌握的能力。在第一学段时,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能更好地塑造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建立数感、发展数学心智、解决实际问题等。三、课题研究目标:1、课题的界定: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本课题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在此同时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总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具体目标(1)学生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的学习,养成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学生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整体计算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2)教师目标面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教师要善于发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校特色。七、主要内容及措施:(一)、主要内容:1、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2、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1)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口算训练。在每天中可以安排3—5分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2)在减负的前提下,控制一定的训练量,培训学生一定的数感能力。3)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对学生数学计算训练重视训练把握基础性,突出针对性,寻找规律性,适当综合性。(二)、研究措施:1、实录数学新课程实验课堂教学案例,依照新课程理论对案例进行剖析。2、开展教学研究反思活动,在教师日常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反思,积累教学成功的案例。3、开展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4、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从细节做起。1)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2)平常练习严要求,养成好的计算习惯。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4)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5)培养总结反思的习惯。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例,摘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并写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常这样做可以吸取平时的教训,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或减少错误的产生。6)加强练习,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7)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每堂新授课可以加入前一天作业中的易错处,让学生改错。几节新授课后,在练习课中安排一节专门以改错类型的课,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化知识为能力。8)培养认真演练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不燥、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注意认真进行笔算。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同时,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无误。9)培养细心检验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绝对万无一失,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习惯,把检验当作计算题不可缺少的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四、研究方法1、观察法、调查法:通过对学生及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研究,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建立课题研究的现实基础。2、文献研究法:查阅关于小学计算方面的资料,开阔研究思路,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总结,3、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验证、提升、总结,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方案。4.个案研究法:对个别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出有价值的研究经验。五、课题研究的步骤:1、申报阶段(2013年3月)根据本校教育教学情况选题,申报课题。2、准备阶段(2013年4月)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初步探索,制定实施方案。主要围绕新课程理念和数学计算教学的理论,组织开展学习,丰富实验教师的知识贮备;实验教师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流程。调查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为开展研究作好准备。3、实施阶段(2013年5月)课题开题,完善方案,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案,将方案与全校数学教师交流,寻求验证,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并将较为成熟的方法在全校推广。4、总结阶段(2013年6月)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准备验收。分析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为结题做准备。实验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六、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长:苏丽晓成员:杜星韩晓平张晓亮七、研究的成果形式1、案例、研究方案、问题及解决策略、学习资料、个人成果等2、研究报告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