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民族乐器的分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节民族乐器的分类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多用于民间的婚丧喜庆,迎神赶会等风俗生活,以及宫廷典礼、宗教仪式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有地方特色的多种多样器乐乐种。中国的民族器乐按性能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拔乐器、打击乐器。简称为:吹、拉、弹、打吹奏阅悠远细腻,乐器多为竹制或木制。如萧、笛、笙等,这是一种最纯粹,最贴近自然的声音,是远离尘嚣的天籁。丝竹阅缠绵柔和,如二胡、琵琶、三弦等,手扶琴弦寄予情思,每一次手指的拨动,在仿佛让心绪在弦上掠过,留下或隐或现的诉说。打击乐欢快热烈,如锣、鼓、板等。在奔放的鼓点里。同样畅快淋漓的是人们的喜悦和欢乐。吹管乐器根据这类乐器的发音特点,又有人称其为“吹奏乐器”。主要利用气流振动管体而发音。它分为有簧、无簧两类:前者如唢呐、笙、管子等,有人称它们簧管乐器;后者如洞箫、笛子、葫芦丝(巴乌)等,有人称它们为吹管乐器。笛子:中国笛是由竹子制成,所以又称竹笛;因为是横持,所以又称横笛、横吹。笛子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可演奏出连音断音、颤音和滑音等色彩性音符;还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还擅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把听众带入鸟语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笙排萧葫芦丝巴乌唢呐萧萧:萧也是竹子做,在中国的广大地区,笛和箫的称呼,存在着一定的混乱,比如有的地方将箫称为笛,却将笛称为箫;也有的地方正相反。现在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是:演奏方法、发音原理差不多的这两种乐器,横吹者为笛,竖吹者为箫。萧的音乐比较柔和一些,笛的音乐比较明亮。唢呐:俗称“喇叭”,调门高,有些地方还称为“海笛”。是我国富有民族特点的簧管乐器。据传唢呐原来是古代波斯和阿拉伯一带的民间乐器,约八百多年前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语Surnā的音译。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的形象。唢呐曾用于军乐之中,在武将戚继光《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现今的唢呐大小不一,常用的唢呐体形较小,有8个音孔,是民间吹打乐和民间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之一。中小唢呐,广泛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北方称之为“南方唢呐”,大唢呐和柏木杆广泛流传于北方各省,有“北方唢呐”之称。在我国所有的民族乐器中,唢呐特别适合于表现婚礼的欢乐、丧葬的悲伤,也特别适合于渲染气氛和表现热闹的场景。作为独奏乐器,唢呐更有异常丰富的表现力。由于应用范围较广,还有地理环境、地方习俗、语言差异、艺术趣味不同,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风格。巴乌:是一种主要流传于我国云南傣族,阿昌、德昂等少数民族的簧片,这种乐器的音色非常的优美动听。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云南西傣族地区,在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中.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广大中小学生,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葫芦笙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也叫(弓弦乐器)是用裝在細竹弓子上的马尾摩擦琴弦,使之震动发音的一种乐器。主要乐器:二胡、京胡、高胡、板胡、中胡、马头琴、革胡、倍革胡等乐器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又称南胡、嗡子、胡胡等,由北方游牧民族发明创造而推广开来,是民族乐器中最常见的、用途最广泛的乐器之一。本名应该称为胡琴,只不过胡琴家族太庞大了,才逐渐细分为:二胡、高胡、中胡、京胡、板胡等。前身是唐代乐器奚琴,最初为弹拨乐器,到宋代时采用马尾弓拉弦。最早的记录产生在宋朝,在沈括《梦溪笔谈》“马尾胡琴随汉车”,明清时期在民间广为流传。主要作品有:《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等。演奏方式主要以独奏为主。◆它的特点是琴筒、琴杆都是用竹子制成,发音刚劲嘹亮。二胡演奏的声音具有优美、浑厚、欢快、忧郁之感。高胡是高音拉弦乐器,其形、构造、演奏弓法与技巧以及所用演奏符号等,均与二胡相同,只是琴筒(共鸣箱)比二胡略小,常用两腿夹着琴筒的一部分演奏。高胡的优秀曲目有《双声恨》《雨打芭蕉》《鸟投林》《平湖秋月》《昭君怨》《连环扣》《步步高》、《小桃红》和《三潭印月》等优秀作品。高胡:“高音二胡”的简称,即广东音乐中使用的粤胡,在广东也称为“二胡”或“二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二胡改革而成。它的琴筒比二胡小,定音比二胡高四至五度,所以称为高胡。高胡音色清澈、明亮,富于表现力,是民族乐队中二胡族的高音乐器,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地方戏曲及歌舞伴奏。京胡原称“胡琴”,最早也称“二鼓子”。京胡于清乾隆年间在胡琴基础上改制而成,因主要用于京剧伴奏而得其名。主要作品《鸟语虫鸣》《思凡》等等。京胡是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左右,随着京剧的形成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拉弦乐器,至今已有20O余年历史。最早的京胡,不仅琴杆短,琴筒也小,为了能拉高调儿还有蒙蟒皮的,而且是用软弓子(不张紧弓毛)拉弦。马是蒙古族拉弦乐器,源于奚琴,因琴头雕有马头而得名。历史久远,源于奚琴,公元十三世纪初便在蒙古族中广泛流传。元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曾于1275年5月到达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仕元十七年他回国时,把马头琴带到欧洲,对西洋拉弦乐器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马头琴独奏乐器,也可用于器乐合奏和为说唱、民歌、舞蹈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弹拔乐器我国的击弦乐器(也称弹拨乐器)历史悠久,品类多样,演奏技巧也在发展中逐渐完善和丰富,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形成一个具有特殊色彩的乐队组。他们的性能、表现力与弓弦乐器差异很大,是乐器的音色与演奏特点所形成的独特风格。主要乐器:古琴、古筝、琵琶、柳琴、月琴、大阮、三弦、独弦琴、竹琴等多种乐器。琵琶弹弦乐器。初称为“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现代琵琶背板用紫檀、红木、花梨木制作,全长约96厘米。主要的有《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昭君出塞》等作品。最重要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一。琵琶自唐朝时期基本定型以来,还不断经历一些小的改动,其音色、音量和音域也随之变动。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琵琶的音质特点。其演奏技巧相当复杂,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模仿许多声音效果(如潺潺流水乃至战场上的人喊马嘶等等),十分逼真。琵琶在中国民族乐队中,琵琶也是极为重要的旋律乐器和伴奏乐器。另外,在以苏州评弹为代表的许多中国地方曲艺中,琵琶也是主要的伴唱乐器。古筝现代体呈扁长方形,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为中空共鸣体。根据音乐史学界的研究,早在西周王朝统治时代,秦国建立之前,筝已经开始流传于秦地。民间现代体呈扁长方形,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为中空共鸣体。面、底板采用梧桐木制,面板决定筝的音色和音量。音域达三个八度。大筝全长2米左右。小筝全长1.3—1.5米.传统曲目有《渔樵问答》、《渔舟唱晚》、《天下大同》。创作乐曲有《庆丰年》、《幸福渠》、《战台风》、《清江放排》。民间常用的筝为十三弦和十六弦。经过改良的筝有十八弦、十九弦、二十一弦、二十三弦、二十五弦等规格。古琴琴,是我国古老的弹弦乐器。因为它有七条琴弦,又称作“七弦琴”,由于历史悠久,现代称古琴。关于古琴的起源,因为历史太久远,已无法考证,但从《诗经》的诗句“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中可以知道,古琴在孔子时代已经广为流传。从有文字记载的文献及出土的文物推断,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古琴造型优美,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琴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所特有的苍古的共鸣、深沉的韵味和独特的泛音,是古琴器乐性的最显著特点。作品主要有:《梅花三弄》、》、《阳关三叠》、《高山》、《流水》、《广陵散》等等。打击乐器打击乐器也叫“敲击乐器”,是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出声音的。其中有些是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云锣、编钟等;其他还有一些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铃鼓等。根据打击乐器不同的发音体来区分,可分为两类:(1)“革鸣乐器”也叫“膜鸣乐器”,就是通过敲打蒙在乐器上的皮膜或革膜而发出的乐器,如各种鼓类乐器;(2)“体鸣乐器”,就是通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声的,如钟、木鱼、各种锣、钹、铃等。编钟编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当时的钟多为陶制;商代以后的编钟多为铜制。乐器特色:属于变音打击乐器族,发音类似钟声,清脆悦耳、延音持久。具有东方色彩,适合于演奏东方五声音阶的音乐。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扬琴琴身一般为木质结构;琴弦(共有124根)一般为钢丝弦或金属缠钢丝弦;琴键一般为竹质,击弦的一端套上橡胶类材料,以增加弹性。乐器特色:属打击弦鸣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刚柔并济;但个性又不是很强,因此容易与其他乐器融合。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无论用于独奏、伴奏还是合奏,扬琴的音色特点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走过漫长的历史,中国的民族乐器也在不断的改良和发展,经过民族器乐艺术家几十年的探索,在江西景德镇研制出了一套瓷制的中国民族乐器。这套瓷乐器包括瓷钟、瓷笛等十几个品种。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