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第一章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文学环境
幻灯片1第一章50-70年代的文学环境幻灯片2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50至70年代的文学背景;教学内容:文学遗产、文学刊物和团体、文学规范的形成、新的作家队伍、文艺界的思想批判运动、文艺政策的调整;参考书目:《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胡风革命集团冤案始末》(李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幻灯片3第一节文学遗产一、苏联文学遗产的位置“摆在中国人民,尤其是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积极的把苏联文学艺术电影更广泛的普及到中国人民中去,而文艺工作者则应当更努力的学习苏联作家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技巧,特别是深刻地去研究作为他们创作基础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幻灯片4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写作的革命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新青年的励志作品,鼓舞着年轻人直面现实的勇气。五十年代翻译成汉语进入中国后,更是得到那个时代青年人的热爱。保尔·柯察金成为那一代年轻人的人生楷模,他的那段传世名言也成为一代青年的人生座右铭。幻灯片5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幻灯片6保尔与初恋女友——资产阶级小姐冬妮娅的跨越阶级的爱情悲剧也成为中国一代青年人心头的忧伤。清纯美丽的冬妮娅成为50年代男青年的青春偶像,也成为女青年的模仿对象。幻灯片7此外,高尔基的《母亲》、绥拉菲莫维之的《铁流》、法捷耶夫的《毁灭》、《青年近卫军》、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福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等小说,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伊萨可夫斯基、特瓦尔多夫斯基等诗人的诗歌,《静静的顿河》、《列宁在1918》、《牛虻》、《青年近卫军》、《乡村女教师》等电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喀秋莎》、《山楂树》、《田野静悄悄》等歌曲在50年代的中国广为流传。幻灯片8幻灯片9伟大的战争、爱情,成为让几代青年热血沸腾的人生梦想。英俊潇洒的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狂热妩媚的阿克西妮娅、温柔贤淑的娜塔莉亚,默默奉献的女教师瓦尔娃娜,还有伟大的革命领袖列宁、革命战士保尔等等,成为年轻人的精神楷模、崇拜偶像。忧伤柔情的苏联歌曲成为中国年轻人的至爱。幻灯片10二、西方文学遗产的位置世界和平理事会,1950年成立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每年选定几位“世界文化名人”;1954年7月,中国作协主席团第七次扩大会议通过,“文艺工作者学习政治理论和古典文学的参考书目”(“其他各国”包括了“荷马史诗”、希腊悲剧直到19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中译本67种);幻灯片11幻灯片12中国作协创办的《译文》、《文艺学习》等刊物除介绍苏联作品外,西方和沙俄时期的古典文学作品也占有很大比重。十九世纪以前的文学,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作的文学作品为主;二十世纪,则是“进步的”、“现实主义的”作家作品。幻灯片13巴比赛:一战至二战期间法国共产党员作家。《光明》、《火线》等作品被认为是法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代表作。阿拉贡:二战后法国作家。《共产党人》被看作是法国战后影响最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萧伯纳:英国现代主义戏剧奠基者。1933年到过中国,剧本所从经济角度揭露资产阶级虚伪本质。辛克莱: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作品主要以讽刺手法描写中产阶级庸俗生活。德莱赛:《珍妮姑娘》、《嘉莉妹妹》都是描写资产阶级腐朽生活对农村姑娘的腐蚀。《美国悲剧》更是标志着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高峰。幻灯片14幻灯片15而对于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则称之为“20世纪欧美资产阶级没落期的颓废文学各派别”进行排斥。现代派的思想根源是主观唯心主义,创作方法是反现实主义,是反映了没落中的资产阶级的狂乱的精神状态和不敢面对现实的主观心理;在极端歪曲“事物外形的方式下”来发泄作者个人的幻想、幻觉。(茅盾《夜读偶记》)幻灯片16文学刊物及团体一、文学团体的设立及功能对作家的创作活动起协调保障的作用,对作家的文学活动进行领导、控制;发起推动了许多文艺运动。文学团体是国家对作家进行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文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949年7月19日成立,下设五大团体会员——作协、戏剧协会、音乐协会、美术协会、舞蹈协会。历任主席(五、六十年代):郭沫若;副主席:茅盾、周扬(金鸡百花电影奖、茅盾文学奖、夏衍电影奖等都是由其设立)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改选了领导机构。这届中国文联的领导人是:名誉主席:茅盾;主席:周扬副主席:巴金;夏衍;傅钟;阳翰笙;谢冰心;贺绿汀;吴作人;林默涵;俞振飞;陶钝;康巴尔罕幻灯片1750年代文艺界三巨头:郭沫若、茅盾、周扬幻灯片18周扬(1908-1989)湖南益阳人。原名周起应。三十年代后中国共产党在文艺领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1949年,当选为文联副主席。建国后,历任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顾问。幻灯片19被人称为三十年代左翼文艺的宿将,四十年代解放区文艺的组织者,五十年代文艺斗争的领导者,六十年代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代言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思想解放的先驱。主要论著有:《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新的人民的文艺》、《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等幻灯片20作协: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文协”)→中国作家协会(1953年9月改名);历任主席(五、六十年代):茅盾;副主席——周扬、丁玲、冯雪峰、巴金、老舍、柯仲平、邵荃麟、刘白羽;第七届作协主席:铁凝(2006年当选);副主席:王安忆、张平、陈忠实、张抗抗、叶辛、刘恒、李存葆、陈建功等。幻灯片21幻灯片22二、文学刊物:五六十年代,文学刊物成为宣传党和国家的文艺政策,培养新的作家队伍的重要阵地:重要刊物:《人民文学》;《文艺报》;《文学自由谈》、《诗刊》、《中国作家》、《长城》、《十月》、《上海文学》、《收获》、《北京文艺》。幻灯片23《文艺报》创办于建国前夕1949年9月25日,历任主编有文化巨匠、文学大师和卓有建树的文艺理论家茅盾、丁玲、冯雪峰、张光年、冯牧等,新中国的文艺风云均与《文艺报》有着密切关系,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生前曾对《文艺报》的工作做过重要指示。历史奠定了《文艺报》在中国文艺界的影响和权威地位,是展示名家风采,纵览文学艺术新潮,让世界了解中国文艺界的主要窗口之一。幻灯片24《人民文学》创刊于1949年10月26日,是新中国第一份文学期刊,得到党和国家及文艺界领导人的高度关注,第一期在封面和目录页后的首张内页上,刊登了毛泽东的坐姿照片,照片背面又是毛泽东专为《人民文学》创刊所写的题词手迹“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刊名题字则是经毛泽东提议由郭沫若(全国文联主席)手书。全国文协主席、《人民文学》主编茅盾的《发刊词》置于内页的文字页首。综合《人民文学》创刊号及其早期(第一至三卷)的基本内容来看,对反映部队、农村和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文艺作品最为重视,数量也最多。其次,虽然有相当自觉的努力和重视,但成果却并不如意的是有关工业题材的作品,创刊第一年内仅发了15篇。幻灯片25《人民文学》的“编辑者”名义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人民文学编辑委员会”,地点在北京东总布胡同22号。主编茅盾,副主编艾青,1952年3、4月号合刊起正式列出编委名单,共有四位:艾青、何其芳、周立波、赵树理。,《人民文学》早期所发生的第一次重大“改组”(也可说是“挫折”)是在1952年初的文艺整风学习运动期间。艾青被公开点名严厉批评,刊物的一系列严重“错误”也被逐一“清算”。幻灯片26《人民文学》创刊号幻灯片27第三节文学规范的形成一、文学批评与批判运动“文艺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评”(毛泽东)。在这里,文艺批评成为了一种包含了政治意图的斗争方法:一方面,支持和赞扬那些符合规范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对那些偏离规范的作家作品予以打击,毛泽东形象的称之为“浇花”和“除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几次大规模的对作家作品的批评:对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的批评;对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的批评;对李建彤的《刘志丹》的批评幻灯片28当毛泽东和文艺界权力阶层认为某一作家、作品,某种文学思潮、现象的“错误”性质严重,对文学权威产生挑战时,批评便会演化为大规模的批判运动。如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及胡适主观唯心论文艺思想的批判、对“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的声讨、文艺界的反右斗争、对周扬“文艺黑线”的斗争幻灯片29二、新的“读者”群的形成50-70年代,文学批评在引入“读者”概念时,一般不具备独立存在的意义。“读者”的引入,一般是为了加强批评的权威性,一般使用“工农兵读者”、“群众来信”这样的称谓。多数情况下,“读者”是被权威者构想出来的,不承认文学读者是可以划分不同层次的阅读群体、不承认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阅读需要,因此也就不承认有属于不同群体的文学出现,因此,文学在当时就只有一个面目。在这种文学环境中,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读者”感受方式,从而培养了一批善于捕风捉影、呼应权威批评的“读者”。在历次的文艺界发起的每次运动中,都能顺应方向、适时地写信写文章支持呼应权威的意见,从而成为文学规范的一部分。幻灯片30三、经济及政治方面的控制作家的稿酬问题:20世纪50年代时,文人的稿酬不算低。当时的“基本稿酬”是:按作品的字数(或诗歌的行数)或著作页数为计算单位,通常是以一千字或以若干诗行(如10行,20行)或一个著作页为计算单位,付给作者若干报酬。通常计算标准如下:著作稿每千字老人民币6万—18万元(新人民币6—18元、合今60—180元),翻译稿每千字4万—13万元(合今40—130元)。幻灯片31也就是说文人出版一部长篇小说可得稿费数千元,而当时人们平均月工资只有区区40元新人民币而已,而文人万字左右的论文就可以得到差不多200元新币,用现在的话来说,当时的文人们算是金领了。当时在北京买套中等水准的的四合院要一万多元新人民币,而老舍、张恨水、艾青、吴祖光、赵树理等文人,都在50年代初就拥有了自己的四合院。幻灯片32“三名三高”——名作家、名演员、名教授;高工资、高稿费、高奖金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左倾”思潮的影响,使得稿酬一降再降。有些文人所谓的“罪行”还因此与稿费有了关联。文心在《沧桑变化说稿费》一文中提到:“著名诗人艾青不仅自己成了大“右派”,他的夫人也因稿费问题被骂得狗血淋头,当时的批判文章指出:艾青的夫人高瑛在和艾青结婚前,有一次到艾青处统计稿费(是遵照组织指定去统计的),艾青说出数字后,高瑛吓了一大跳,当时就暗下决心要嫁给艾青了。文章侮辱了高瑛还嫌不够,又配了一幅漫画:艾青的屁股后拖了一个长尾巴,长尾巴上穿了一串铜钱,铜钱上写着“名利稿费”,高瑛则两脚踩在铜钱上,随艾青飘然起舞。”(网易新闻中心-2008-02-01)幻灯片33作家的政治地位:由于当时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作家们尤其是“左派”作家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许多名作家被委以官职。郭沫若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全国文联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丁玲1949年后历任《文艺报》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宣部文艺处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文艺报》、《中国》、《人民文学》主编、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全国人大代表。但他们的政治地位是不稳固的,如果作家本人对于文学方向表现出偏离的倾向,甚至敢于向中心话语提出挑战,那么他的政治待遇及物质待遇便会一落千丈。比如丁玲因历史问题被定为“丁陈反革命集团”,在此事件中被开除公职,开除党籍,随后被打为“右派”、“叛徒”,“文化大革命”中被关押5年
本文标题:第一章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文学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2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