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摘要:本文重点回顾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30年的辉煌成就,讨论了当前国内教育技术发展的现状,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教育技术发展的前景。关键词:教育技术;发展;历史回顾;现状;发展趋势Abstract:Thisarticlereviewssomegloriousachievementswhichoureducationaltechnologyhaveachievedinthepastthirtyyears,discussesthecurrentstatus,importantachievementsandsomeproblemsaboutthedevelopmentofdomesticaleducationaltechnology,analysisestheprospectsofeducationaltechnologydevelopment.KeyWords:educationaltechnology;development;review;status;development引言我国教育技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教育技术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高度概括提出:“教育技术的发展将对我国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的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我国教育技术专家学者经过长期研究与实践,提出结合我国国情创建符合我们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大家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取得了共识: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料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我国自己的特色,也有它自身的特点。一.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回顾总结20世纪20年代,受美国视听教育运动的影响,我国教育界也尝试利用电影、幻灯等媒体作为教学工具。后来,还成立了一些专门的机构。此外,在一些大学里,像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央大学,还开设了电化教育的课程。电化教育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1949年,我国成立了电化教育处。20世纪70年代,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的电化教育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教育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全国城乡的教育技术系统;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与可喜成绩。2.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我国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立了具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3.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向整体、综合、广泛、纵深发展。【1】4.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高了农村的教育质量和效益;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推动教师教育创新;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网络教育办学体系。5.具有了一批专业性的杂志,主要有《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外语电化教学》等。其中,《中国电化教育》由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教育工作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的综合性杂志,属于中国教育类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创刊于1980年11月,是一本理论性刊物,主要由电教理论探讨、网络教育、中小学电教研究等栏目构成。二.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1.教育技术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中没有被列为独立的研究学科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中教育技术没有列为独立的研究学科,这影响了教育技术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使学科研究布局规划无法展开,使整体教育技术战线协作无法实现,客观上束缚了教育技术应作为单独的学科的发展。2.教育技术研究力量分散,未形成统一的研究队伍目前教育技术的研究力量主要来源于电化教育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和从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专家群体,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研究队伍。这样造成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底蕴不足,重具体工作轻理论建设;作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概念没有得到认同,使名词术语不规范。因此,在理论上无法实现学科领域的突破。【2】3.绝大多数学校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经费不足,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尽管学校可以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赠、与企业合作、自筹等渠道发展教育技术,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实际状况是大部分学校资金还很缺乏。据统计,当前58%的城市地区学校,74%的县镇地区学校,78%的农村地区学校,教育技术应用发展所需经费情况都处于短缺状态[1]。4.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媒体中心论还有较大影响多年来,教育媒体中心论艺一直是教育技术的流行观点。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媒体中心论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目前,教育媒体中心论已落后于世界本领域的理论发展,限制了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的范围。5.教育软件开发不足,教学环境建设浪费严重在一定的教学环境条件下,教育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软件质和量,只有质量高、数量足,并与教学系统环境相协调的教育软件才可供教师和学生选择。而目前,我国教育软件市场萧条,现有的软件大多数是题库型、练习型、强化型等,还没有开发出足够的适合现代教育应用的各种教育软。另一方面,我国现代教学环境建设,如常规教学媒体的购置、各种教学系统的配置、校园网的建设等,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有许多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教育环境建设浪费严重。三.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1.学习环境理论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的个案研究将继续成为研究热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现代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基于环境的学习理念产生的理论基础。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研究性、协作性和情境性。它强调学习者以原有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信息的选择、相互作用而生成理解、发展智能,建构自己的“经验现实”。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环境的创设是知识建构的重要因素,它特别强调“情境创设”、“协作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有效的学习环境能促进知识的建构和学习的迁移,并能培养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2.技术的革新使得新的学习环境的构建正在形成。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深入研究,IPv6和网格等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就。技术的发展必然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新的学习环境如U-Learning(UbiquitousLearning),M-Learning(MobileLearning)学习环境的构建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华东师范大学丁刚教授认为:U-Learn-ing,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掀起一场新的教育变革,让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然而当前U-learning,M-learning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理论尚处于探索期。3.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展望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前景,至少还有两个方面是需要特别强调的。一是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将是立体的多层次的。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将会以教育科研网为骨干为核心发展。同时,中央教育电视台卫星电视教育网和各地有线电视网,随着其铺设面积的延伸,节目的增多,也将推动中国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二是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将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教育信息化的作用,不仅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并将用于学校行政管理,教师备课及查阅资料,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进而包括教师培训,学生的考试、录取,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企业人才培训等许多方面,都将在网上进行。我国信息化的方针是“抓应用,促发展”。教育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多项应用,必然会拉动教育的大众化与终身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4.教育资源、教学软件建设将取得更快的进展由教育部高教司、师范教育司等司局通过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系统开发的CAI和多媒体系列软件项目将继续实施。软件的开发采用新的软件设计和开发思想成为现实,开发软件资源库、CAI软件系列素材库将成为主流。为适应校园网广泛建立的需要,大多数多媒体软件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网络课程和各种电子读物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基于网络的教育平台开发也将取得新的进展。教育软件开发的途径将多样化。计算机教学软件的开发已不再是政府的支持教师去做,而更多是走向商业化,实现教育专家与商家联合开发教育软件的新体系。5.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扩大教育规模,推广终身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得到迅速发展在教育技术领域中,现代远程教育将是发展最快、取得成果最突出的一部分。这主要是因为现代远程教育由于其技术的先进性、办学的灵活性、学习的交互性为我国教育在21世纪的大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成为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建设网络教育学院的试点工作在部分高校展开。其主要内容是搞好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探索网络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协作开发网上资源和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四.结束语教育技术,无论是在基础理论上还是在技术实现上,都有一个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无论是在人力、技术,还是物力上都必须进一步增加投入;把现代教育理论和新型的教育模式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教育成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任何新媒体、新技术、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模式的出现并投入教育领域应用,都有可能促进教育技术的飞跃。教育技术在未来的教育中必将得到更普遍的应用,所用的理论与技术也将更加先进。参考文献:[1]徐福荫.改革开放推动我国教育技术迅猛发展[Z].会议资料,2009:5-6.[2]刘雍潜.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告(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1,(1):8.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