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换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是历史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气候、土壤、山脉、河流、矿藏等等。构成社会地理环境的自然条件不是指整个自然界,而是指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于人类社会因而构成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条件的那一部分自然界。•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以及人口的发展和分布等方面。•一定数量的最低限度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生产主要取决于物质生产状况,受制于社会进步的程度。•无论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在社会生活诸因素中,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即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法和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如下:•1.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3.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可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等。•以前所有的历史观,都以下述观念为基础:一切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应当到人们变动着的思想中去寻找,并且在一切历史变动中,最重要的、决定全部历史的又是政治变动。——恩格斯•唯心史观的共同本质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但它有多种表现形态:•神学史观•观念史观•人本主义史观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8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法国人是以英国哲学为依据的),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但是,不论在法国或是在德国,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普遍的学术繁荣一样,也是经济高涨的结果。——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前提•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然而,事情被思辨地扭曲成这样:好像后期历史是前期历史的目的。•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当然也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贺新郎读史(毛泽东,1964年春)•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硚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铖。歌未竟,东方白。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两个划分”、“两个归结”•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列宁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狭义: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广义: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会推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不变更旧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过程,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换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国家•“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德意志意识形态》•“国家作为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来说是独的立力量,马上就产生了另外的意识形态。”“正是国家制度、法的体系、各个不同领域的意识形态观念的独立历史这种外观,首先迷惑了大多数人。”——恩格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恩格斯•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恩格斯四、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现实存在的社会形态是复杂的,而不是“纯粹的”。•划分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准是经济基础而不是上层建筑。•“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亚细亚公社(氏族公社共有制:土地、财产归全体氏族成员共有)→古代公社(大家庭公社所有制:公有地与家庭所有地并存)→日耳曼公社(农村公社所有制: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社)→私有制。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马克思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孤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也没有孤立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经常交织在一起,构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它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发展和变化。•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其矛盾运动过程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成为社会发展的最一般、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其他特殊规律,都是这种最一般规律的具体表现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恩格斯•阶级:特定的经济实体•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