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2015年11月目录一、导言1二、总体要求2(一)指导思想2(二)主要目标2(三)基本原则4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5(一)建立适应现代产业体系的人才培养机制5(二)推进职业预备教育和继续教育衔接贯通6(三)促进办学类型、学习形式多样化7(四)构建开放衔接、多元立交的体系结构8(五)优化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布局9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9(一)推进职业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9(二)健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10(三)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12(四)推动各级职业教育有机衔接13(五)推进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14(六)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5(七)促进职业培训快速规范发展16五、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五大工程16(一)实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工程16(二)实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工程17(三)实施职业教育强师工程18(四)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工程19(五)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化工程20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21(一)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机制21(二)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1(三)落实税收金融支持职业教育政策22(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地位待遇22(五)健全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机制23(六)营造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良好氛围24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粤府〔2015〕12号),特制定本规划。一、导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外向度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区域。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广东经济发展面临极大挑战,长期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发展方式和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依靠要素投入的外延扩张经济发展方式亟需转变,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当前,广东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和层次结构,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体目标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为总揽,以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为抓手,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职业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广东特色、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下同)实现从层次到类型,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变,使现代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取得更大更好发展,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动力源泉和重要支撑,为建立人力资源强省奠定坚实基础。(二)主要目标。——2017年,基本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得到广泛宣传,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制度基本形成,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基本完备,职业教育吸引力显著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提升,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2020年,建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职业教育纵向衔接、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横向贯通、学校企业社会相互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和布局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政策措施更加完善,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结合更加紧密,建成一批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度提升,全面建成我国南方重要职业教育基地和职业教育强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量化指标指标单位2017年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在校生数万人220200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万人90100继续教育参与人次万人9001080职业院校职业教育集团参与率%85100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际工作经验学习者比例%1530职业院校培训在校生(折合数)相当于学历职业教育在校生的比例%3050大中型企业职业教育办学参与率%5080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4560职业院校国际合作项目覆盖率%2040职业院校宽带和校园网覆盖率%100100数字化资源专业覆盖率%85100(三)基本原则。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充分发挥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坚持产教融合、特色办学。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要求,根据产业链各环节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优化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和专业布局,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融合发展。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提升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和实体经济的能力。坚持体系统揽,协同培养。打破传统的学校类型和办学层次界限,促进各层次职业教育衔接互通,建立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构建多方参与的培养机制,推动地方政府、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与社会协同培养人才。坚持交流开放,国际接轨。吸收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引进或共同开发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及认证体系,开展高端国际合作;适应建设“粤港澳台经济圈”的要求,与港澳台职业院校、教育机构、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建立职业教育联盟。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加快广东职业教育国际化步伐。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一)建立适应现代产业体系的人才培养机制。现代职业教育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及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从初级到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初等职业教育培养初级技术技能人才。在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内部开展短期技术技能培训,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普职渗透教育,为成人举办各种职业教育培训,在中小学阶段提供职业指导教育和初级技能培训课程,使学习者获得基本的工作和生活技能。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中级技术技能人才。在中等教育机构为初高中毕业生开展较为系统化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教育,使学习者获得与生产服务的技术、工艺、流程相适应的技术技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术应用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高等学历教育和高等继续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专科高职、应用技术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逐步形成以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为龙头,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为骨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招收实际工作表现突出的技术技能人才,招收具有技术技能特长潜力的高中阶段毕业生,通过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培养。在技师学院开展高级工以上学制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二)推进职业预备教育和继续教育衔接贯通。全面开展职业预备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初高中学校要全面开设职业指导和职业课程,开展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评价和测试,并在毕业年级开设或与职业院校联合开设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一般普通高等学校要开展以职业道德、职业发展、就业准备、创业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预备教育。大力发展职业继续教育。各类职业院校是继续教育的重要主体,要根据学习者的要求,设置多样化的专业、课程,建立灵活的入学制度和学习方式。中高等职业院校要承担职业继续教育的重要职责,通过开发模块化课程,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完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探索“宽进严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切实保证劳动者接受职业继续教育的权利。探索艺术类职业教育资格认证体系。鼓励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培训机构举办职业继续教育。(三)促进办学类型、学习形式多样化。坚持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社会办学并举。各级政府要建立适应产业布局和公共服务体系的职业院校网络,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促进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共同发展。企业必须履行职业教育的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鼓励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举办职业院校、企业大学。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依法举办面向社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坚持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并重。统筹管理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将工学交替、双元制、现代学徒制、半工半读、远程教育等学习方式纳入职业教育各项政策支持范围。改革学制、学籍和学分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各种灵活学习方式的职业学校教育。坚持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沟通衔接。推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课程,满足行业、企业和社区多样化需求。以学分制和模块化课程为基础,通过质量认证体系、学分银行和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对非学历职业教育进行学历认证。(四)构建开放衔接、多元立交的体系结构。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开放衔接。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探索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服务一线劳动者的职业成长,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拓宽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通道,扩展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建立学分银行,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学习者可以通过考核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普通高中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共享师资和教育资源,普通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并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促进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开放衔接。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协同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专业体系、培养方式和质量标准。畅通一线劳动者继续学习深造的路径,增加有工作经验的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学生中的比重,建立在职人员学习-就业-再学习的通道,实现优秀人才在职业领域与教育领域的顺畅转换。(五)优化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布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规划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珠三角地区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重点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同时坚持面向全省办优办特中等职业教育。粤东西北地区根据振兴发展战略的要求,重点发展支撑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同时各地市集中力量办好一所服务区域产业转型提升并能引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加快建设以省级和珠三角职业教育基地为核心,以粤东西北地区各市职业教育基地为节点,辐射泛珠三角地区的职业教育网络,建成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根据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需求优化职业教育结构。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将城市化建设、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统一规划,推动区域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重组,鼓励职业院校集中力量办好当地经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