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皖政〔2010〕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人民政府二○一○年一月八日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目录第一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省情一、自然环境与资源二、经济社会发展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四、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第二部分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影响和挑战—2—一、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三、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影响四、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原则三、目标与任务第四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第五部分保障措施一、加强机构和体制建设二、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研究三、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四、培养和吸引人才五、加大资金投入六、提高公众意识—3—前言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气候变化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7号)要求,特制定《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本方案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旨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防御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影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保证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4—第一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省情安徽省地处华东长江三角洲腹地,是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自然环境与资源(一)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南北迥异,皖南和大别山区以山地和丘岗占绝对优势,淮北和沿江以平原为主,江淮地区以平原和丘岗为主。(二)季风气候明显。以淮河为界,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14-17℃,南北相差2℃左右;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年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三)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2007年,全省农用地1119.33万公顷,建设用地165.23万公顷,未利用地111.44万公顷,分别占80.18%、11.84%、7.98%。农用地中,耕地和林地的比重超过83%。(四)生物资源丰富。拥有生物资源1013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木本植物有38种,珍稀野生动物49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分别有17种和32种。200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6.06%。—5—(五)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611亿吨,约占华东地区一半以上。煤层气资源比较丰富,总量达9087亿立方米,开发前景良好。水力资源理论总蕴藏量为4118兆瓦,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在4400—50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全省常年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约4000多万吨。(六)水资源比较紧缺,时空分布不均。2007年,全省水资源总量达712.4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164.5立方米。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南部人均水资源量大于北部;水资源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也非常明显,夏季降水最多,春、秋季较少,冬季最少。(七)旅游类型齐全。名山胜水遍布全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至2007年,有黄山、九华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2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和红色旅游景点18处。二、经济社会发展(一)经济社会较快发展。2007年,全省年末户籍人口6675.7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35‰,城镇化率为38.7%;地区生产总值7345.7亿元,占全国总量的3%,位于全国中等位次。三次产业结构为16.5∶44.7∶38.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015元,在全国位次靠后。安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为落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二)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初步形成了以汽车、石化、钢铁、有色、装备制造、纺织等行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体系。2007年,全省汽车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3亿元,汽车工业出口额居全国同行业首位;—6—石油和化学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20.2亿元;钢铁行业生产生铁1517万吨,钢1663万吨,钢材1769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430亿元;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9亿;装备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003亿元;纺织工业总产值341.0亿元。(三)能源工业比较发达。2007年,全省原煤产量9265.65万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6%。从能源生产来看,能源产品主要是煤炭及火电,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6742.44万吨标煤;发电总量为874.43亿千瓦小时,其中火力发电总量853.76亿千瓦小时,水力发电19.67亿千瓦小时。一次能源生产量和电力生产量均占全国总生产量的3%左右。能源消费以煤炭、原油、电力为主,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使用比例占到85%以上。2007年,全省共消费能源7753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全省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大。(四)农林业发展步伐加快。200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70.09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05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0.9%;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3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58.22元,占35.4%。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茶叶、蚕桑,水果等。粮食总产量为2901.4万吨,油料产量199.2万吨,棉花产量37.4万吨,肉蛋奶总产量450.3万吨,水产品产量166.4万吨。全省共完成人工成片造林5.4万公顷,完成义务植树9200万株,完成森林经营9.8万公顷,林业产值已达345亿元。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7—按照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估算方法,全省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29881.4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林业碳汇后,净排放量为29761.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排放以及固体废弃物和废水排放。(一)化石燃料燃烧。经估算,2007年全省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为20071万吨。从排放量来看,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的温室气体占全省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61.17%。从温室气体排放结构来看,煤炭及石油消费的排放比例超过95%,其中煤炭燃烧排放占90.45%,石油、天然气燃烧排放分别占7.9%和0.85%,其他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占0.8%。(二)工业生产过程。经估算,2007年全省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温室气体共计8141.9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7.25%。从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结构来看,排放主要来自于水泥熟料和钢铁、有色金属生产过程,其中,水泥熟料制造温室气体排放占93.08%。(三)农业。2007年全省农业甲烷排放总量为52.7万吨,折合1106.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稻田甲烷排放量为35.83万吨,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量为13.02万吨,动物粪便管理系统甲烷排放量为3.85万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省排放量的3.70%。(四)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2007年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排放甲烷总量为26.8万吨,折合561.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固体废弃物排放甲烷15.48万吨,废水排放甲烷11.27万吨。—8—(五)林业碳汇。经估算,2007年全省森林碳汇总量为119.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碳汇量约占全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0.4%。四、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组织实施关停小发电机组和代发电量工作,截至2007年底,我省共组织实施关停能耗高、污染大的小机组229.8万千瓦;组织实施大机组代发小机组电量42.6亿千瓦时。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针对全省能源工业及水泥、钢铁等重点排放行业所占比重较大的特点,通过总量控制、市场准入、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等措施,有效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通过加大水电投资、扶持太阳能产业、推广农村沼气工程等措施,全省清洁能源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至2007年,水电装机容量达151.21万千瓦,太阳能实际利用总面积达262.14万平方米,农村户用沼气达49.21万口,养殖场大中小型沼气工程286处。煤炭在全省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在“十五”期间降低了7个百分点,水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由2000年的0.2%上升到2005年的2.0%左右。(三)加大节约能源力度,提高能源效率。组织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和推广活动,在冶金、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等行业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节能示范项目,万元GDP能耗由2000年的1.68吨标准煤降到2005年的1.36吨标准煤,五年内累计节能1450万吨标准煤,相当—9—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46万吨。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交通、建筑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源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工业生产排放。积极探索循环经济试点,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循环利用,重点组织实施了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农林废弃物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全省县以上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已由2000年的71.6%提高到2007年的82.2%,利用量由2014万吨提高到4909万吨。通过开展工业和城市节水技术改造及技术进步等措施,2007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16%,同期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由40%提高到52%。(五)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为减缓排放做出贡献。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重点行业指导、认真组织申报、强化项目管理等措施,在项目开发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39个CDM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年减排64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六)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相互促进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有机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省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50多个,试点面积超过200多万公顷。(七)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利管理,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全面完成治淮14项骨干工程建设任务,通过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技术改造等,—10—强化防汛抗旱保障措施和应急管理,有力提高了水利设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八)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省直27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徽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工作。—11—第二部分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影响和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十年来安徽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气温明显升高,降水的空间分布出现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且强度加剧,对安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且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一)气温明显升高。近50年来,全省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5—1.5℃,年平均气温增幅为0.12—0.27℃/10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温速度明显加快,增温幅度上升到0.65—1.0℃/10年。从各季来看,春、秋、冬季都在增暖,其中冬季增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