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教材梳理一、回顾各单元的知识点,形成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做到复习心中有数。第一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1、教学内容:例1:十几减9例2:十几减8、7例3:十几减6、5、4、3、2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经验直接口算相关的退位减法。3、教学难点:让学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4、本单元的教学注意点:(1)、要在尊重多样算法的前提下,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并逐步掌握“想加算减”的思路(2)、要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仅靠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根据式题之间的联系及其蕴含的规律合理灵活地进行推算。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1、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2、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由几何体到几何体上的面,再到平面图形的抽象过程。3、教学难点:2“体”与“形”的联系和区别4、本单元的教学注意点:学生经常把长方形说成长方体,学生形成口误的原因是:学生对“形”与“体”的产生了混淆,所以教学中不能忽视“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1、教学内容:例1:数数、数的基本含义例2:两位数与一百的组成与读写例3: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例4:100以内数的顺序例5: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例6: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2、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3、教学难点:让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方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4、本单元的教学注意点:关于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方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时,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恰当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并做出合理灵活的选择。使学生在认识100以内数的含义,探索100以内数的组成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等活动中,体会数的抽象过程,发展数感,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教学内容:例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例2: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例3:求原来多少(被减数)的加法实际问题例4: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例5:求去掉多少(减数)的减法实际问题例6: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例7: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2、教学重点:理解100以内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的算理,掌握算法,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3、教学难点:利用对加、减运算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正确解答求被减数、减数以及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4、本单元的教学注意点:100以内的加、减法是小学阶段很重要的知识。一方面,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加、减法可以由此类推;另一方面在学习乘、除法时,也少不了100以内加、减法的配合。而且这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还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一定要围绕算理、算法的探索以及计算技能、习惯的形成,使学生切实学好这部分内容。在此之前,教材尚未单独安排例题教学解答简单实际问题。本单元之所以连续安排三道例题教学用加、减法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主要是因为这些实际问题与加、减运算含义之间的联系相对隐蔽一些,理解和建立这种联系的难度自然也大一些,因此需要教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第五单元:《元、角、分》1、教学内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例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单位之间的进率。4面值是1元、1角、1分的人民币。例2:面值是五角、五分、贰分的人民币。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例3:面值是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2、教学重点和难点:初步学会解决购物活动中的简单实际问题3、本单元的教学注意点:本单元不光是让学生认识元角分以及不用单位人民币的换算,还要使学生依据不同情况那怎么拿钱、怎么还钱、怎么付钱、怎么找钱,而这些技能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学会解决购物活动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与此同时学生对元角分应用意识、相关的思维活动也在增强。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教学内容:例1: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例2: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例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例4: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2、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能够正确笔算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需要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3、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满10进1”和“退1作10”的算理以及相应具体处理方法。4、本单元的教学注意点:教学过程中注意帮学生理顺思维的过程,并能有序的用5语言表达出来。另外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要注意学生的估算意识是否得到增强,要努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关于每个单元的提出一个建议:大家在复习之前一定要好好的看一看教师用书中每个单元的的第三部分:评价建议,那么为什么要看这个呢?因为这个板块基本都把每个单元应该掌握的内容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梳理,还包括每个知识点在不同阶段应达到什么要求,看了以后就可以反思下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掌握情况是否达到基本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补缺补漏,另外这个板块还告诉我每个单元该如何考察学生等相关的内容。二、梳理好《期末复习》中的习题,把握好本册教材中各知识点的权重,做到有针对性的复习。(一)、《期末复习》整体认识本单元复习全册教科书所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和涉及的数学思想。一共编排16道习题,把复习内容分成六部分,即100以内的数(第1~4题)、常见的平面图形(第5题)、人民币的知识(第6题)、100以内的口算(第7~9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第11题和12题)、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第10题以及第13~16题)。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整理已经教学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调整或重组个体的认知结构;组织适当的计算练习,使学生形成必要的数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重温数量关系,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数学思想是不能单独安排复习的,只能蕴含在知识整理、技能训练和解决问题之中。复习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解题回忆知识;通过学生的交流6与教师的必要追问、转问整理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解题的评价以及适当的强化练习,提升学生的能力。所以说,解题是复习的一项活动,但不应是复习的全部活动。复习可以从学生解题开始,但得出题目答案不应是复习的结束。认真分析每一道复习题所对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认真准备在解题以后的学生交流以及教师的追问、转问,才能上出高质量的复习课。(二)、解读每一道习题1.认识100以内的数,包括这些数的数数、计数、大小顺序及其实际应用,形成初步的数感则是学生掌握数的知识并转化成个体数学素养的表现。第1题:(所属章节:第三单元数数)数数能够了解物体有多少,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一群一群地数。如果物体的总个数不是很多,而且物体的分布没有规律,人们一般会逐一数数;如果物体个数比较多,而且排列有规律,人们就会按群数数。第1题呈现的书架上有许多书,每种书都是5本,教材安排学生5本5本地、10本10本地数出一共有的本数。这道题要学生体会的是:数一数就能知道物体有多少个,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几个几个地数,后者既快又方便。这题里应该回忆的知识是计数单位一、十和百,以及相邻单位的进率“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个百”。第2题:(所属章节: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组成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核心概念是数的意义,按十进制计数法分析数的组成具体表达了数的意义。1~100的每一个数都有其特定的组成,人们通常把一位数理解成是几个一组成的数,如5个一是5,8由8个一组成;通常把两位数看作几个十或者几个7十与几个一组成的数,如40里面有4个十,7个十与2个一合起来的数是72。第2题主要是复习两位数的组成以及大小比较,考虑到学生对这些内容很熟悉,所以题目采用了开放的设计。让同课桌两名学生在计算器上各拨出一个两位数,交流各自拨的数的组成,并比较两人拨的数的大小。复习这道题要让学生体会到每个数都有其组成,不同的数组成不同,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其实是比它们的组成。这道题里应该回忆的知识有:计算器上的数位顺序,数的组成与读写,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一般会遇到的几种情况等。第3题:(所属章节:第三单元数的大小比较)新授阶段比较数的大小,经常只对两个数进行。第3题要求把给出的六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引导学生把已有经验应用于更大的、稍复杂的情境,更好地把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思想方法。这些数里,有的十位上的数不同,有的十位上的数相同,题目要求学生先读出各个数,在读数时感受数的组成,接着按顺序排列这些数就方便了。通过这道题,要整理出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程序:先根据十位上的数判断大小关系,十位上的数相同时才继续比较个位上的数。第4题:(所属章节:第三单元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培养学生的数感是认数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数感的形成需要计数知识为基础,需要体验数的实际意义以及大小关系,还要应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第4题对数感有积极的作用,根据小丽有30本书,体会与小丽“差不多”的可能是几本书,比小丽“多得多”的可能是几本书,比小丽“少一些”的可能是几本书。学生在100以内数的范围里,体会“差不多”“多得多”“少一些”的含义,具体感受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并且用这些生动的词语描述数的大小关系,他们的数感应该得到了相应的发展。82.本学期认识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学生直观识别这些图形的难度不大。第5题:(所属章节:第二单元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第5题把识别平面图形与找图形的排列规律结合起来,让学生一边辨认图形一边探索规律,增加了趣味性,加强了思维性。发现的规律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通过继续画的方式表达。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每组图形是怎样排列的,如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再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像这样一直排下去;一个长方形接着两个三角形,再一个长方形接着两个三角形,像这样一直排下去。然后让学生指出每组图形的括号里应该是什么图形,即各组图形如果继续画出一个,会是什么图形。教材考虑到学生画图形还有困难,一年级没有画出图形的要求,所以采用选择图形并连线的方式来表示括号里的图形。3.通过解答表格里的三个问题帮学生理顺元、角、分的相关知识。第6题:(所属章节:第五单元认识元、角、分)涉及的数学知识主要是: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已知付出的钱和商品价钱,求找回多少钱的数量关系,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这道题,要帮助学生看懂表格,理解表格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整理出表格里的三个实际问题;要在交流和评价学生的解答时,突出所涉及主要知识。4.复习100以内的加、减口算,要让学生进一步清楚哪些加、减计算应该口算,进一步掌握口算的思路和步骤,并通过练习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第7题:(所属章节:第四、六单元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第7题设计了两个题组,其中一组是55+30、55+3、955+8三小题,分别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与进位加);另一组是是55-30、55-3、55-8三小题,分别是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与退位减)。设计这两个题组就是要学生知道这些加、减计算都应该口算,通过比较同组三小题的计算过程,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应该先算几十加、减几十,两位数加一位数应该先算几加几,两位数减一位数应该先算几减几或十几减几。第8题:(所属章节:第四、六单元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第8题是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练习。其实大家仔细观察下就知道第7题和第8题的口算都是第四、六单元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内容,二本册教材涉及口算的内容包括7个地方,而为什么只复习了第四、六单元的内容,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这些口算需要经过两步计算的思考过程,这些口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算理训练,有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而其他的都是直接口算出来的,具体的有20以内的退位减和依据数的组成为基本算理的口算。第9题:(所属章节:包括本册所有的口算内容)第9题是口算能力检测。5.复习100以内的笔算,要让学生知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可以列竖式计算,进一步掌握笔算的法则,对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