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宪法》作业一、辨析题(辨别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立宪主义意义宪法的基本特征是制定统一的成文法典。(错)答:立宪主义意义宪法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制定法律来限制国家权力而保障人权2、凡成文宪法也必然属于刚性宪法。(错)答:凡成文宪法不必然属于刚性宪法。3、宪政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对)4、宪法渊源指的是近代宪法的起源、来源。(错)答:宪法渊源就是宪法的表现形式5、宪法惯例也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宪法规范。(错)答:宪法惯例不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宪法规范。6、宪法性法律的效力与普通法律相同。(错)答:宪法性法律的效力比普通法律的效力强。7、宪法关系的主体中,通常有一方为国家或国家机关。(对)8、我国的宪法修正案与宪法本文相同,具有独立的宪法规范价值。(错)答:我国的宪法修正案是宪法的组成部分之一,不具有独立的宪法规范价值。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到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宪法的分类中,属于本质分类的有(B)。A、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B、社会主义宪法与资本主义宪法C、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D、原始宪法与派生宪法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的渊源有(AC)。A、宪法典B、宪法性法律C、宪法解释D、宪法判例3、宪法在结构上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ACD)。A、序言B、修正案C、正文D、附则4、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共同性有(ACD)。A、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B、国家最高的行为准则C、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D、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则5、以宪法关系的主体为标准,可以把宪法关系分为(ABD)。2A、国家与公民的关系B、国家与国内各民族的关系C、国家与政党的关系D、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6、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惯例的有(AB)。A、全国人大会议每年第一季度召开B、政协委员可以列席人大会议C、国家主席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D、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公布宪法7、宪法规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它的(ACD)。A、原则性B、概括性C、最高性D、广泛性8、依据《立法法》的规定,普通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法律规范性文件同宪法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A)。A、进行审查的建议B、进行审查的要求C、进行复议的请求D、加以撤销的要求9、我国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是(B)。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D、法规审查备案室10、我国宪法修改的提议权属于(AD)。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家主席C、国务院D、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三、简答题1、简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答:宪法与宪政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宪法是一国宪政运动的结果,又是一国宪政的规范形式和依据。实行宪政必须有所依据和标准,因而,宪政的前提和基础是制宪,即由宪法对宪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指标作出明确的规定。制宪的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宪政的水平。第二,宪政是宪法的实施。宪法确认了民主事实,将民主事实制度化和法律化,这样一部宪法的有效实施,即意味着实行了宪政。实行法治,建立法治国家,是实行宪政的基础。2、简述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答:宪法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一种,也就是具有法律规范所具有的一般属性。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1、宪法规范的根本性和最高性。2、宪法规范的广泛性。3、宪法规范的原则性。4、宪法规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3、简述宪法法院违宪审查制的主要特色。3答:宪法法院并不属于普通的司法系统,有其自身的特色:1、以抽象的原则审查为主,附带的案件审查为辅。2、适用一审终审制。3、宪法法院的判决具有一般效力。4、在判决主文部分判断法律的合宪性。四、论述题1、如何理解我国现行的违宪审查制度及其发展。答: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的同宪法、法律和法令相抵触的决议和命令,改变或者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的不适当的决议。1975年宪法由于在文革期间修改的,所以没有对宪法监督制度作过任何规定。1978年宪法回复1954年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的不适当的决议。现行宪法沿袭1954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的规定,仍然采用最高代表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体制。但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的实践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做法,进一步发展了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形成了现行的富有特色的最高代表机关监督制度。现行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1)宪法序言确认了宪法的最高地位和最高效力。(2)现行宪法第5条规定了违宪审查的目标,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3)现行宪法第5条规定了违宪审查对象,即“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4)现行宪法规定了我国违宪审查主体。(5)现行宪法规定了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违宪审查的机构。(6)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7)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批准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违宪审查。(8)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对提交备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违宪审查。2000年由全国人大通过的立法法、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程序》等规定对我国审查违宪工作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1)违宪审查的对象。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启动主体。根据法律规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认为上述规范性法律文件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这些主体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上述规范性法律文件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可以向全国人4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意见。(3)审查程序。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在审查中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法律相抵触,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也可以要求制定机关到会说明情况再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查违宪时,既可以进行事前的预防性审查,也可以进行事后违宪审查。既可以在没有发生案件的情况下进行抽象的原则审查,也可以是国家机关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发现规范性法律文件可能违反宪法而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后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需要使用规范性法律文件过程中,认为上述规范性法律文件可能违反宪法,而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违宪审查。第二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史略一、辨析题(辨别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错)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挥临时宪法的作用。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治体制上确认的是五权分立的原则。(错)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治体制上确认的是三权分立的原则。3、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错)答:1988年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4、美国宪法在制定之初的一大缺陷是没有规定公民权利和自由。(对)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到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代意义的宪法最早产生于(B)。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2、宪政问题在中国的提出,始于(C)。A、戊戌变法时期B、1905年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时期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A)。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D、中华民国宪法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民主政权颁布的宪法性文件是(C)。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D、中华民国宪法55、1954年宪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是(AB)。A、社会主义原则B、人民民主原则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原则D、灵活性原则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上,将宪法草案提交全民讨论征求意见的宪法有(A)。A、1954年宪法B、1978年宪法C、1949年的共同纲领D、1982年宪法三、简答题1、简述近代宪法产生的主要条件。答:近代宪法产生的主要条件有:(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2)政治条件。资产阶级掌握国家证券,实现对社会的通知,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3)思想条件。宪政实践必须由宪政思想指导,没有宪政细想就不会有宪政实践。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与人权等宪政思想观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条件。(4)法律条件。法律部门划分的出现,法律部门的增多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是宪法产生的法律条件。2、简述1979年全国人大《〈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的主要内容。答: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主要内容有: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委会,改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为各级人民政府,将县级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改为直接选举,恢复各级人民检察院的设置,并将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规定为监督关系。3、简述1954年宪法的主要特征。答:(1)1954年宪法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在规定事项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制度的方法、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反映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2)既以《共同纲领》为基础而产生,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顺利成果,又总结了新中国成立5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3)既确认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基本路线,保证消灭剥削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又规定要依法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反映出社会主义过度时期的特点。6四、论述题1、试述2004年宪法修正案所体现的人权保障原则。答: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14条宪法修正案,其中有好几条涉及人权保障问题,具体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关于戒严一律改为进入紧急状态。”“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上规定从不同的侧面均体现了我国保障人权的原则。可以说,2004年宪法修正案关于人权保障原则相关条款的修改,是我国30年来改革开放的一种重大进步,也是我国公民的人权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体现,更是在法律层面上人权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例如关于“戒严”改为“进入紧急状态”的修改,表现了我国国家和公民对人权的观念上的改变;关于私有财产的不受侵犯,保护继承权等的入宪,说明我国对私人财产的认可和保护。从物质上保障了人权的原则。而“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则是从社会和国家的层面保障广大公民的人权,上述条款无不是从不同层面体现我国站在加大完善公民的人权保障。第三章国家性质一、辨析题(辨别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也反映了人民主权原则。(对)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错)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中啊哟机构。3、依据宪法规定,农村的土地一律属于集体所有。(错)答:依据宪法规定,农村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都属于集体所有。4、在现代社会,政党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宪法惯例。(对)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