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10月月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5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第78代嫡孙孔维克提案建议将教师节改期到孔子诞辰日,即9月28日。下列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A.克己复礼B.为政以德C.有教无类D.敬鬼神而远之2.《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所属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3.荀子强调“礼学”,认为“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并培养了韩非子、李斯等著名的法家代表人。这说明()A.荀子的思想属于法家思想体系B.荀子主张尊“礼”贬“仁”C.儒家与法家有某些相近的内涵D.韩非子与荀子基本主张一致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主张()A.通过选官实现平等B.选官路径推崇荐举C.按照才能选拔官吏D.选官对象普及百姓5.“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6.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反映了孔子()A.反对用“俑”随葬B.仁者爱人的思想C.对鬼神敬而远之D.恢复周礼的意图7.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A.课程设置多样化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向社会下层扩展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8.《春秋繁露卷一•楚庄王第一》曰:“由此观之,正朔(帝王新颁历法)、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A.提出天行有常探究客观规律B.强调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C.宣扬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D.主张知行合一重建儒家信仰9.近代“科学”一词最初汉译作“格致”,即取义于程朱理学。然“格物致知”的字典解释为“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说明()A.程朱理学阻碍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B.格物致知与西方科学精神具有共通之处C.重人伦轻自然的儒家伦理阻碍科学进步D.西方科学精神起源于中国宋代程朱理学10.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2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1.南宋理宗在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下诏:“朕观朱熹集注《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发挥圣贤蕴奥,有补治道。朕方励志讲学,缅怀典型,深用叹慕,可特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南宋理宗嘉奖朱熹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文化,繁荣学术B.统一思想,维护统治C.奖励学术,端正官风D.怀念先贤,光大懦学12.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A.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B.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3.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以下观点符合两人的共同主张的是()A.完全否定传统儒学B.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C.讥讽士人专注研究文字D.批评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1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之《置相》中发出了“有明之无善治,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的感慨,主张恢复宰相制度,提高宰相地位。这突出表明黄宗羲()A.主张限制君主权力B.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C.希望健全中央机构D.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15.明清思想家提出了诸多观点,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他们的思想说明()①君主专制制度受到批判②反对教条,倡导个性解放③儒学正统受到冲击④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6.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点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低谷的原因:秦朝“焚书坑儒”的压制B.b处顶峰的原因: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c处低谷的原因:魏晋、隋唐“三教并行”D.d处顶峰的原因:明清批判传统思想的推动17.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3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书籍出版业的管理受到政府的重视18.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A.注重对经验的总结B.缺乏创新和逻辑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D.与农业息息相关19.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B.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C.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D.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0.“龙”字象征着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寓意深刻。下列对“龙”解读全部正确的是()①从龙字字体演变看出中国字体总趋势是由繁到简②第二个“龙”字字体始于西周时期,具有线条的特点③龙字书体由曲线逐渐发展到笔画并摆脱描绘过程④龙字写法从难到易说明要固守传统文化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1.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A.婚姻自主日渐流行B.三纲五常日益强化C.爱情至上观念流行D.佛教观念影响较大22.有学者认为,宋代是近世的开始,其中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平民阶层喜闻乐见的俗文化逐渐兴起,并达到相当繁荣的程度。下列选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有()①狂草的出现凸显对个性的追求②“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③《清明上河图》描摹市井风情④能歌的词成为文学的主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3.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④向西方学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实行民主法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4.有人说:“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这反映出其思想主张是()A.反对学习西方B.中体西用C.变法改制D.民主共和25.黄仁宇说道:“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以4上材料主要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国人()A.普遍接受了不平等条约的苛刻待遇B.对“国门洞开”感到非常不安C.“天朝上国”的思想依然浓厚D.开始传播“师夷长技”的新思潮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共50分)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晚清统治层从最高统治者至大小官员,总体来看是个平庸的群体。他们是处于衰败状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儿,又在腐朽不堪的专利制度制约下活动。按照19世纪下半叶人类文化已达到的水平去衡量,这批统治者都是知识低下、目前短浅的平庸之辈。但在激烈的社会震荡中,他们中也分化出一些比较杰出的人物。李鸿章就是其中的一个。——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材料二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李鸿章晚年之著著失败,皆由于是。彼李鸿章固非能造时势者也,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义理所困,而不能自拔。李鸿章不生于欧洲而生于中国,不生于今日而生于数十年以前……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而况乎其所遭遇,又并其所志而不能尽行哉?吾故曰: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梁启超《李鸿章传》材料三具有开创精神的个人——“伟人”“英雄”“天才”——是因为塑造历史的力量而?赢得他的地位。他不全是卡莱尔(Carlyle)所说的神,他是在他那个时代、他那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他既是历史事件的执行人和代言人,又是其产物和象征;若无形势所迫,他的新观念便不合时宜,无从实践……但是他也不只是历史事件的一个结果,历史事件通过他或者围绕着他而发生,他的想法和决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历史的进程。——选自【美】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下半叶西欧社会发展的概况。(6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梁启超“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的含义。(6分)(3)据材料三指出杰出人物与时代的关系。(4分)27.(16分)关于人性与道德的论述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材料二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圣人之性”者与“斗筲之性”者,一为天生的善,一为天生的恶,无可改变,惟“中民之性”者可经教化而为善。——张世英《儒家与道德——在基本人权平等前提下容许差等之爱》材料三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仇者。圣人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王阳明《答顾东桥书》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概括孟子关于人性论和道德观的基本观点。(4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对人性论看法与孟子有何差别?结合所学,董仲舒这一思想5的理论依据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6分)(3)结合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王阳明对人性的看法继承了谁的思想?王阳明“克其私、去其蔽”的途径有哪些?(6分)28.(18分)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主轴,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及今上(汉武帝)即位,赵绾、王藏之属明儒学,而上亦向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春秋》于齐自胡毋生,于赵自济南伏生;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自胡毋生,于赵则董仲舒。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材料二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