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的质的分析(下)徐晓东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州市中国【摘要】在本论文的上篇中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界定以及信息技术教育方法的讨论出发论述了开展“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图;在下篇中介绍利用非即时性网上对话记录展开的质的分析,并探索利用这种质的研究方法对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可能性。【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情境化学习、质的分析4.一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4.1开发“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目的。为什么要开展校际协作学习呢?当初,设计并开发“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目的有两个:(1)通过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开展信息技术教育。(2)通过校际协作学习实现“校校通”工程的目标。读者都知道,“校校通”的目标是:“在未来的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可是,在当时,大多数人并未真正理解这一目标的实质。有些人认为,“校校通”只要硬件设备安装到位,或只要因特网链接到学校,甚至像日本那样链接到教室,也就实现了“校校通”的目标。但著者并不这样认为。因为,虽然“校校通”的实施依赖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但“通了”之后的软环境——课程以及资源建设甚至比前者所要做的工作还要多。另外,还有些人认为,“校校通”最终是让学生学习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但著者认为,除了网上以符号形式表征的教育资源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互联网开展交流活动,最终达到利用网络开展共同学习、交流学习、协作学习,这才是“校校通”的目的和目标,也是网络技术的最有效利用。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只学习网上知识即从生活中抽取出来的抽象概念性的知识,以及整天阅读电子书本,这种基于知行分离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并不能改变我国学生学习以及教育的质量。A.Collins(1988,高文,1999)等人根据词语学习的调查发现,传统学校教育由于假定“知”和“行”可以分离,所以造成学校教育的低效率和学生学习的失败。相反,日常生活中,人们以惊人的速度(17岁的人一天可以学习13个新词)学习词语,这说明,“词语和句子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总是存在于一定的交际场合和说话情境之中”。他们认为,这一研究结论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同样具有指导意义(Brown,Collins&Dugid1988)。关于“做中学”的理念,最早由杜威提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支持这种看法。近年,心理学的种种研究表明,人类的认知特征反映出“知”和“行”不能分离。Schon(1987)指出,许多专门行业的知识、技能、行规术语,无法完全用文字或语言详细进行表述。要想获取这一专业技能,以及专家的风范和气质,唯一的办法是进入专业情境,成为一名学徒,身临其境亲自观察和亲身体验和参与,才能有所收获。所以,Schon提出了“在行动中求知(knowinginaction)、在行动中反省(reflectioninaction)”的学习概念,这就是近年来认知科学中强调的有关人类学习隐喻的情境学习理论的重要内涵之一。被学术界公认为人机界面研究的第一人的Suchmon(1987)通过观察人们操作复印机时行为发现,大部分的人并非先阅读完使用说明书后再操作机器,而是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再查阅说明书或直接请教有经验的人。所以Suchman提出了“情境行动(sitiuatedaction)”的观点,强调知识若脱离使用情境,则学习就变成玩抽象符号的游戏。况且,知识中的许多概念及规则必须透过实际的经验来琢磨,在付诸实际行动中才能够理解其真正的含意(Suchman,1987)。上述研究成果说明了,人类知识的获得不能脱离知识产生的情境,也不能光靠人的大脑对符号的加工来实现这一事实。由此也很好地说明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什么人工智能研究出现停滞的原因。就连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R,Schank(1992,1994,1999)也强调它的重要性,并开展一些现场认知的研究和以情境认知为指向的教育实践研究。后述的GBS教学设计模式,就是R,Schank开发的一个实现情境化学习的典型例子。总之,学习是埋藏于情境中的、是一种实践活动。所以,真正的学习不是在大脑中对抽象符合的操作,而是参与真实世界的文化实践活动。因此,基于网络的学习必须根植于实践活动。所以,有必要设计一些体现这一理念、使得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系统开发的教育产业和教育研究工作者可供借鉴的典范课程,供大家参考。这也是开发这一“综合学习网络课程”意图之一。另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开展基于网络的共同学习研究和教育活动,为了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迅速赶上发达国家,也是为了培养适应于21世纪人才,推进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综合媒体学习环境的整备,需要我们开发一些利用先进的学习技术开展学习和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4.2.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定义和内容基于上述想法,我们决定开展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实验研究。为了体现上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以及知识的综合化、学习的情境化等理念,由著者策划与设计,并由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教师和研究生参与开发了5门课程:①《小灵通信息台》、②《儿童自然探奇》、③《爱迪生学校》、④《全球华语学校协作学习》、⑤《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其中①~④是针对小学生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科学教育、培养发现的能力和态度、开发儿童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掌握发散性思维技能、国际理解教育等课程,⑤是针对中学生开展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课程。我们称课程名为:“integrativestudynetworkproject:综合学习网络课程()”。“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2001年9月作为由中央电教馆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和实践”(负责人:王珠珠等)的专项研究,在全国28各省市自治区的87所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开展实验。为了使读者了解这一研究的宗旨和设计开发以及如何开展这类学习活动的方法,下面将对5门课程中的一门“儿童自然探奇”作简要介绍,在此之前有必要明确几个概念。①所谓协作学习是指:处于相互作用这一环境中的人或集体,其中一方一旦达到目标,同时也会助长他方达到目标,这种相互依存的助长关系,一般被称为“协作(cooperation)”。在学习中采用这一理念构建学习活动的形式,就是协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②基于网络的共同学习是指:处于远距离的学校之间利用因特网和视频会议系统在设定共同学习课题情况下开展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也称“远距离共同学习”。例如:在相同时期的语文课中开展同一单元学习(或教学)的学校之间定期地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就环境、植物生长问题互相交换数据、信息和情况,如:酸雨、气候观测、南瓜种植比较等都属于基于网络的共同学习。③基于网络的校际交流学习是指:以相互介绍自己班级和学校特色、发表学习成果为主的远距离学习一般叫做基于网络的校际交流学习。与长期持续性地开展同一主题学习的基于网络的共同学习不同之处,它是短期的、一次性的、可以是很多不同主题的学习。④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是指,利用因特网开展校际共同主题学习活动,并关注在不同学校间学习的差异性,学习这一差异,并相互利用这一差异开展学习,由此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相互认识,并开展共同的调查研究或作品创作,以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形式的学习。在具有这种特征的学习活动中,参加学习的伙伴之间表现出一种相互协调、互相补充和合作的关系,由此一般称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Learning)。协作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成员组成和小组目标;协作学习是由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构成,而合作学习通常指的是由一个班中水平相近的学生组成;协作组的目的是借助各个成员的力量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或是成员之间彼此教学,而合作组的目标是建构新知识并用于解决问题(JohnsonandJohnson,1994;Joyce,Weil,Showers,1992;吴洪健等译,pp234~235.)。校际交流学习与合作学习以及协作学习的关系:在现实中,作为校际交流学习的拓展,根据某一方的提议设定共同的主题可以开展共同学习;相反,在开展共同学习中交换各自学校、年级的特色等也可开展交流学习,由此可见交流学习与共同学习没有严格的界限和区分,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基于不同地区或不同经验的学校之间开展的学习,通常将这两者统称为“校际协作学习”。图2、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原理图那么究竟远距离校际协作学习的教育和学习的效果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利用因特网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可以实现传统教育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比如,即使是今天,现实中很难实现与远离我们地区或跨省市的其他学校同学之间开展的交流学习。然而,利用因特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开展实时交流和信息的交换学习。正因如此,由于利用因特网可以开展分散于各地同学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对话等学习活动,因此把它叫做“远距离协作学习”。至少在分工、互相补充这一点上,表现出协作学习的特征。今天,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学校教育和教学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不管对方距离我们有多么远,我们及对方都可以很容易地开展交流,几乎跟距离没有关系,所以有时简称做“协作学习”。归纳起来,在协作学习中,儿童可以体验到以下的经验。①信息量大。针对同一主题,几十所甚至几百所学校共同开展调查,他们所获取的信息量与以一所学校为单位所收集到的信息量相比,相差悬殊,同时学生教师可以体验共享大量数据和信息的经验。②主题的共同性,地区的差异性,使得调查结果的差异变得明显化。结果的多样性这一差异将引发出进一步学习的课题。③协作学习使因特网上集结的学习活动结果信息增加了现实感。即,由于知道全国其他学校的小朋友在和自己开展着同一活动,学生由此可以亲身感受到收集到信息的真正价值。④促进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及理解。由于支撑这一协作学习的环境是计算机及网络,要想完成协作学习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这样学生很容易地就能体验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及作用。综合上述特点,在协作学习或交流学习中,学生们由于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信息表现的方法会有所不同。这种同伴连带学习,会有意识地使得自己的学习尽善尽美,会充分地展示学习的成果。4.3.开展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开展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步骤一般包括如下过程(郭锂、徐晓东,2002):①确定学习内容:首先,需要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思考开展什么样的共同学习和校际交流学习、是否可行这些问题。②确定协作学习的对象学校:根据教学的大致设想,寻找具有不同经验的相互合作(协作)的伙伴即对象学校。③建立具体的教学计划:决定协作学校后,利用在线会议在相互协商中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④制作上传学习活动成果的白板。制作电子白板用于学习结果的上传和交流,便于信息共享。如果是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开展现场直播学习,那么要制定当天的详细学习计划和时间表。4.4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实践效果的质的分析接下来,就5门课程之一的“儿童自然探奇”课程学习方法以及实践效果作简要介绍和质的分析。案例:青椒种植的南北方比较图3、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案例示意图比如,同一时间在位于南北方两地的中兴小学与解放路小学同时种植同一品种的青椒,并且两所学校每天定时对青椒的成长进行测量观测并作记录,在网上协作学习平台上公布记录数据,8周之后,经过测量,确认中兴小学的青椒已经成熟可以食用了,可是这时的东北解放路小学的青椒经鉴定还没有成熟、不能食用,直到12周之后,经鉴定才能食用。这一显著的差异使得两方学校的学生非常吃惊,并产生解开谜底的强烈愿望。这时指导教师对此进行了必要的引导:教师:“为什么呢?南北方有什么差异呢?”带着强烈好奇心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经验,首先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