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教学模式案例1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第2课时)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刘宏丽一、教材分析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分两课时,第1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定义,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本节课是第2课时,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问题,要注意处理好哪些方面的关系。“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最终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设计,为后面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虽然平时对人机关系缺乏注意,但有一些生活经验,教师可引导其通过体验、感受进而总结,将学生的经验转变为课程资源。同时教师所用的实例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还要注意引起大家的兴趣,尽量选择那些他们身边的、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实例。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应注意处理好普通与特殊人群、静态与动态尺寸、心理与生理需求及信息交互几方面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总结身边的人机关系实例,树立起正确的产品设计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技术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熟悉在设计合理的人机关系中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使其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难点: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2.解决方法围绕着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日常生活中身边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应注意哪些方面,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案例资源来突出本课的重点,使学生从直观的体验中逐渐提升对合理人机关系的认识,再通过实践活动突破难点。五、辅助教学手段及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投影设备各组学生的电子作品、教学课件(视频、图片资源)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复习人机关系的定义,任选两组同学通过电子作品方式展示体现人机关系目标的产品图片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或其它方式搜集体现人机关系目标的产品图片,整理制作成电子作品;两组学生代表展示本组成果。通过制作电子作品的活动复习人机关系目标,明确人机关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授1注意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1)教师用一段麦当劳餐厅的视频资料展示面向普通人群的设计;(2)教师引导学生列举麦当劳餐厅面向特殊人群的设计实例;(3)教师引导学生列举出身边可同时满足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的设计实例学生观看视频资料,积极思考、总结麦当劳餐厅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举例使学生加深对产品设计应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理解。将学生身边的实例以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增强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合理人机关系,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产品设计应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新授2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注意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1)教师运用实例讲授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的定义;(2)教师引导学生列举出身边动态和静态尺寸协调好或未协调好的设计实例学生充分理解动态和静态尺寸的区别;通过寻找生活中“动态”与“静态”没有协调好的实例,体验在设计中忽略了“动态”会造成什么后果。与“普通与特殊人群”的学习存在并列的关系,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概念并能发现身边的实例。新授3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注意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1)教师展示一段饮料性别划分的案例,请同学讨论分析产品之所以畅销的原因?(2)组织讨论生活中哪些设计满足了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引导学生感受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对合理人机关系设计的影响分析案例,总结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应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案例的讨论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新授4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注意信息的交互教师以乘客电梯为例说明产品的信息交互功能所提供更好的人机关系,并引导学生总结身边其它的实例学生领会信息交互的含义,并总结身边其它的实例。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体会信息的交互方式对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作用。实践活动展示交流教师布置小组实践活动任务:(1)每小组组成一个设计团队,根据某个主题进行室内设计,说明要实现哪些合理的人机关系而对色彩、功能、环境布置等方面如何设计(见附表)(2)讨论时间:5分钟(3)确定成员分工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探究活动,选择主题,根据设计主题、组内协作完成任务。综合运用本节课程内容,通过设计活动提升学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协作、创新的能力;采取有效分工和监督等组织形式保证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请3组同学分别展示设计成果3组同学代表展示设计成果,同学在比较中加深对设计应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理解。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彼此共享学习成果总结反思布置教师请同学总结学习本课的感受并布置课后作业学生总结反思,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帮助学生总结归纳重点并为下节课作铺垫作业七、教学反思1.用丰富多彩的资源来充实课堂内容人机关系作为高中学生学习技术设计的入门,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哪些目标,如何在设计中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我认为学习设计应先从观察入手,寻找身边合理的人机关系设计,发现不合理的设计。教学中我紧紧围绕着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日常生活中身边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在设计存在哪些人机关系,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应注意哪些方面。例如通过麦当劳产品设计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哪些设计是面向普通人群的,哪些设计是为特殊人群考虑的;利用西装与运动服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动静态尺寸对人机关系目标的影响;“他她饮料”案例材料能很好的说明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同时要迎合大众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有好的收益。手机、电梯、计算机等产品设计更多的体现了信息交互功能,实现了合理的人机关系。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案例资源来突出本课的重点,使学生从直观的体验中逐渐提升对合理人机关系的认识,完成理性的升华。2.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作用本课的设计从三个层次体现了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拓展了单纯的将信息技术作为展示工具的局面,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环境的作用,让学生利用因特网广泛获取信息并加工制作电子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较好的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3.实践活动围绕教学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最后环节的小组活动是检验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普通与特殊人群”“静态与动态尺寸”“心理与生理需求”“信息的交互”四个方面来完成某个主题的设计任务。完成体验——总结——应用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已经总结出设计合理人机关系应注意的内容,这是在观察中发现的,那么让学生初步体验设计的过程就是从总结到应用的过程,在设计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四个方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4.带着“枷锁”跳舞保证课堂活动效果所谓带着“枷锁”跳舞就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展示才能,在一种公平、有序的环境下进行交流学习。通用技术课上让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很多,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在布置小组活动内容时,我强调了组内的分工及成员的职责,特别是讨论的时间及展示的时间,在活动进行中使用计时工具进行有效监督。我认为对时间的规定和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既是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保证又可以提高学生有效地利用时间意识,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八、教学点评1.处理好课程内容与教材的关系,基于教材并不局限于教材。本课所突出的重点是“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局限于教材中的案例,而是应用了许多学生身边的、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例如:麦当劳餐厅、他她饮料、乘客电梯等,这些实例既体现本节课程内容又贴近学生实际,既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这种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将“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展现给学生。2.教学中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组织学生课前将体现人机关系目标的案例制作成电子作品,课上展示。用这种方式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有利于知识建构。在小组实践活动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围绕“以人文本”核心理念的设计想法,通过课堂交互活动使学生的想法有实质性碰撞和争鸣,在师生互动、同学间的相互协作、亲身体验等积极的学习方式中,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河东教育中心曹彦红)备注:本节课获2008年劳动技术、通用技术全国视频说课一等奖;获2007年天津市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课一等奖九、附件:实践活动记录表组长:书记员:代言人:组员:主题儿童房中式餐馆办公室设计中存在的人机关系涉及到哪些因素和指标合理的人机关系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信息的交互其它如何体现色彩选择功能确定环境布置其它方面范例教学模式案例2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第2课时)北师大天津附中张莉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本节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中第二章第二节内容。课标中指出:技术是满足人的需求的。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是众多设计理念中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2.教材地位“我们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最终实现为人服务的目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教材中的这句话说明了学习人机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既是技术的价值和技术的性质的延伸,又是学习“设计的构思”、“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内容的基础。3.教材内容分析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一节2课时完成,包括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三部分内容,三者之间是层层递进。本节课是第2课时。“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既是理念学习,又是方法学习。它为学生提供了设计分析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而对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进行分析,最终还是落实到了人,落实到了技术为人服务这一最终目的。因此教材中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学会设计分析的方法,也体现了教材人文引领的独特特色。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人机关系这个概念是陌生的。但是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感悟了技术的价值,了解了“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的技术理念。再有高一学生也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只是在具体的设计中如何去实现“为人服务”的技术思想和理念方面还有差距。教学中通过对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进行的逐步分析,使学生知道技术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人服务。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深入理解人机关系的概念及其社会价值。(2)学习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2.过程与方法在日常生活事件思考中进一步激活思维,在对产品设计讨论中学习和运用人机关系的分析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对案例分析中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2)在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学习如何实现合理人机关系,使学生进一步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难点: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往往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不易领悟而容易被学生忽视。使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各有所得、能者多获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2.解决办法本节课运用范例教学模式,引入“电梯的设计”这一典型案例,利用乘电梯的视频创设教学情境,师生互动进行案例分析,归纳出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法。再对一系列技术产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做出总结,引导学生理解“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最后通过学生经历设计活动,进一步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体会作为设计者是如何在设计时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形成理念。五.辅助教学手段及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PPT课件、乘电梯的视频、各种设计中体现合理人机关系的图片、生活中各种产品(耳机、椅子、鼠标、饮料瓶、手机、带显示屏的电话等),自制演示教具、LEGO(乐高)插件等。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
本文标题:几种模式的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648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