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洋县龙亭中学课题组(摘要)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学中适时利用三模式教学资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民主协作的教学氛围,构建了网络资源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模式。教师通过设计、收集、加工、整理,制定了较为满意的课堂教学资料,依据模式实施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应用一、课题概述1、课题提出的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洽的教育体系”,《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主要是在语文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这些阐述告诉我们:必须树立植根于社会和生活的语文观,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必须依托大语文观理念的树立。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时代,教育也必须接受时代的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无疑对教1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是课程改革走向成熟深化的翅膀。从2000年开始,县教研室陆续组织实施了素质教育语文课堂模式的研讨和推广、创新教育语文课堂模式的研讨和推广等研活动,这些活动为我校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曾使语文课堂教学面目一新。我们在教学中也深切体验到:固有的模式一定要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优化,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保证其旺盛的生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能够使语文教学课堂模式呈现万紫千红的崭新色彩。我校地处农村,单调封闭的田园生活环境使我们的眼界相对狭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单一的语文教学手段依然禁锢着语文教学的课改。为了“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碾砺能力”,这一要求的实现,随着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我校配置了大量优质快速的远程设备,已建成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使优质教育资源成为优化教学,提高效果的有力保障。因此,我校结合实际经多次研讨,反复论证,确定我校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试图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将学科资源建设的理念转化为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让教师在研究中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让学生通过学科资源与教学整合的平台上,自主学习、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为日后成为具有广泛的知识和信息社会的有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2、研究目标我们研究的思路是:根据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参照发达地区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借鉴一些成功的教学模式,遵循边实践边总结和循序2渐进的原则,寻找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科资源建设的最有效的途经和做法,以语文科为突破口,逐步整合到各个学科。(1)、教师队伍建设目标:通过课题研究,迫使教师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自觉学习和应用,同时进行定期集中培训,个别指导,用传、帮、带、考试等方式,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三种模的播放、课件的下载、制作整合等,使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运用自如。(2)、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会与同伴相互学习,学会带着问题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自立创新的能力。(3)、宏观发展目标:我校已建有电脑室,多媒教室各一个。为了让其充分发挥作用,电脑室,上课学生用,课后教师用,假日培训用。多媒教室制定专用上课表,让教师轮流使用,同时教师的每一节上课课件存入计算机,形成校本教学资源库,赛选优秀课件向上推荐、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课题研究,促使学校加快校园网络建设,努力探索的信息技术发展之路。3、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1)、文献研究法:关注国内信息技术发展崭新成果与发展的动态,学习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佳方法。(2)、我校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3在一定范围内,科学系统地开展课堂教学并研讨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个体实践、共同交流、集中研讨、撰写论文、制作课件、成果展示、评优树模等教研活动,不断把课题研究推向深入,以求达到快速而良好的效果。(3)、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消除干扰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总结成功经验,及时推广,以求达到最佳效果。二、课题实施情况我校的课题研究分为五个实施阶段(2005年4月——2008年元月)。(一)、第一阶段(2005年4月——2005年5月)准备、报审阶段。主要步骤如下: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实施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李元龄任组长,付校长王伟民任副组长,李建德、薛宝斌、白伟民为领导小组成员。主要负责课题的全面管理,指导课题研究小组开展教研活动,落实课题资金,为课题研究提供时间及设备保证,召集课题研究实施小组开展研讨活动,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困难。课题实施小组由教导主任李建德任组长,薛宝斌副主任为副组长,课题实施小组成员高宝化、李晓继、李博、白伟民等人主要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杜振源、吴浩源主要负责软件下载与整合的研究。2、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织学习了《基础教育课题实施纲要》、《语文课程标准》,组织开展了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课标解读,教材分析与研究等学习,从现实上充实了课题的研究,从思想意识上使远程研究小组成4立更新了理念。3、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确定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目标,对课题研究作了科学的预期分析,提出了课题研究的阶段及每阶段实施的预期成果。4、聘请县电教中心教师来校指导,邀请县教研室教研员来校观摩教学,指导骨干教师,结合课题研究实施小组教师的个人特长,确定研究的专题及方向。5、分析认证,申报研究课题(二)、第二阶段(2005年6月―――2005年8月)课题研究第一阶段主要工作如下:1、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制订了龙亭中学远程教育师资培训实施方案,由杜振源、白伟民老师对全体教师,尤其是课题研究实施小组教师进行培训,使其能熟练运用光盘、录音带、VCD等媒体创设语文课堂情况,能够掌握远教设备模式(一)和模式(二)辅助语文课堂教学。能够独立运用网络下载优秀课件和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制作及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2、确立课题研究实施对策。我校把七、八年级各2个班作为实验班,任课教师均选为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知识和深厚教学功底的骨干教师承担教学研究,四个班学生分为两个层面分头进行。3、尝试利用远教资源,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和研讨活动。七、八年级四个班的语文教师在掌握了远教设备的应用后,尝试在远程教育设备辅助语文教学的环境下,各自开展了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白伟民老师执教5的《社戏》,高保华老师执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李晓继老师执教的《大雁归来》,李博老师执教的《岳阳楼记》等。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初步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体现了多元化思维。多次观摩教学活动后,在全校师生灵魂深处引发了巨大振动,师生共同认识到远教应用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课题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又开展了两次研讨活动,执教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得了奖励。(三)、第三阶段(2005年9月――2005年12月)课题研究第二阶段。1、总结出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师生对语文教学的理念,教学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再认识:运用远教资源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使学生兴趣提高,视野开拓,学生学习态度及课堂结构发生了变化。明确了远教资源运用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课堂教学中,已经生成的资源如何恰当地切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完美链接整合。2、全方位学习实践,多角度研讨交流。利用课余时间,教师加强了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的实际学习,采用讲解与上机实践相结合,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等方式,极快地熟炼掌握了远教的操作与应用,进一步加强了理论学习。利用《中语教参》等杂志和互联网,强化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理论学习,进一步牢固树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改理念,从而把实际操作与理念学习结合起来。6在课堂教学中,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织安排了多次观摩教学示范活动。这些教学实践,丰实了教师教育教学生活,体现出了教材立体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发生了根本娈化,互动型课堂结构已形成。在这些学习实践中,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率先深入学习,及时指导,全校教师积极参与,不断学习提高。教学实践之余,研讨活动紧随其后,通过评课、说课、总结每节课的成功之处,探讨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执教教师撰写的论文,制作的课件,随堂录制的课堂实录等成为全体教师学习借鉴的丰富的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全体教师达成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的共识。3、积极探索符合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远程应用研究开展过程中,我们自始自终明确一个目标: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构建在远程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课堂模式。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和反复的研讨交流,我们把在远教环境下的教学课堂模式定位为:教学目标――远教资源――质疑答疑――迁移引申四环节,并且始终以学生互动协作交流为主线,以远程资源为主要教辅手段组织语文课堂教学。(四)、第四阶段(2006年2月――2007年5月)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即推广经验,丰富成果阶段。遵循认识论的一般规律,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依据求同存异,取为存真的原则,对课题研究已产生的经验成果,让全体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修正。这一阶段我们分为四步:教学示范、全体教师上公开课、研讨交流、撰写论文,最后群策群力,共同7提高,并且确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五)、第五阶段(2007年6月----2008年元月)汇集成果,总结材料,准备结题。1、收集整理课件,个性化教案,优秀论文,教学实录,心得体会,总结材料等。2、总结分析归纳,分析研究,汇总成果,形成结论。3、撰写研究报告及课题研究工作总结,上报课题研究成果。三、课题研究成果及分析1、远程教育模式的应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增强。1979年6月,美国曾派一个方问团来中国考察基础教育,他们在考察摄去的见闻部分第一条写道:中国的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的时候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除外)。但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欣喜的看到:在远程教育模式用的情景下,在我们这些农村学校,语文课前学生多方查看书刊、图片、收集资料。课堂上我们看到了一张张手抄报,谈到了百日一新的短文,看到结构精巧的版面设计……。那一只只高举的小手在告诉大家:“我也想说”,那一张张生动活泼的笑脸洋溢着:“我也能行”的豪情……。学生钻劲的现象说明:循规蹈矩的乖孩子要喊出“我要革命”了,而其动因无疑是兴趣的提高,参与感的增强。2、学生个性得到展示张扬,尊严和自信得到尊重,形成互动型的协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以往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来源于教师、家长。课题研究过程中我8们发现,除了已有的途径,学生更多的利用报刊杂志,音像制品,甚至网络。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了知识也就丰实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也个性化了,头颅也昂扬了,课堂上,娓娓的交流时时被讨论的争吵声打断,家庭作坊式的学习方式带之而起的是知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为师不再唱“独角戏”,搞“一言堂”。远程应用模式使学生的革命成为了现实。3、实现了课内外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迁移转化,教学效果和质量得以提高。《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碾砺能力”,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我们感受到学生知识得到迁移转化,能力还等培养,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我校七、八年级学生成绩变化统计表即可见一般:七年级课题研究前课题研究中期课题研究后期平均成绩(分)68.375.588.6优秀率(%)8.218.124.3八年级课题研究前课题研究中期课题研究后期平均成绩(分)73.382.590.1优秀率(%)9.520.131.4四、构建了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