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古代史同步模拟训练九姓名班级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尼罗河畔巍峨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是用来作为A.宗教寺庙B.天文标记C.法老陵墓D.祭祀神坛2.“一个等级的成员一生都不改变……而且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是一脉相传。他们也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姑娘联姻,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人交友”。这段文字描述的是A.分封制度B.种姓制度C.等级制度D.采邑制度3.《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规定说明印度四个种姓A.职业世袭不变B.社会生活不一致C.宗教权利不同D.法律地位不平等4.参观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的石柱(如右图)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上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A.王权至上B.君权神授C.天人合一D.天赋人权5.2001年,某国举行纪念其祖先发明楔形文字5000年的庆祝活动,该国是A.印度B.墨西哥C.埃及D.伊拉克6.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A.幕府政治统治的建立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D.天皇制度的建立7.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对这一论断最贴切的解释应当是:两者A.同时产生的B.同一个事实C.同一创始人D.密不可分的8.6世纪时,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是A.创立伊斯兰教B.建立统一国家C.废除奴隶制度D.对外扩张领土9.下列与罗马教皇国的形成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西罗马帝国灭亡B.查理·马特实行土地分封C.丕平献土D.查理曼帝国分裂10.“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材料中自称“臣下”,宣誓效忠者的身份最可能是西欧中世纪的A.农奴B.贵族C.市民D.商人11.“国家并不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政治单位,国王的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广大民众只效忠于其直接依附的封建领主”。材料所体现的中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是A.封建领主彼此割据B.森严的等级制度C.君主集权专制D.城市与领主分享权力1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如果当初水星上有一位观察者,在观察约1500年前后的世界,那么,给他印象更深的将是伊斯兰世界而不是基督教世界。”其中的“伊斯兰世界”是指A.波斯帝国B.奥斯曼帝国C.蒙古帝国D.阿拉伯帝国13.琅城起义是城市反封建主斗争的典型。琅城起义是为了A.免除什一税B.夺得公民权C.推翻富人统治D.获得自治权2二、非选择题14.(6分)假如你乘上“时空穿梭机”,就可以体验不同的历史时刻,见证各种历史变迁。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中填写史实。[历史时空](1)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在古埃及,人们建造——作为法老的陵墓,其中(国王)的陵墓建造得最大。在两河流域,公元前l8世纪,王国的第六代国王——统一了两河流域,并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印度是古代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作。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创立,它的创始人是。(2)中古时代的欧洲别有一番风景。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推行,实行土地分封。那时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占有土地,形成的遍布西欧各地;罗马教皇被视为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教会不仅占有欧洲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还要向全体居民征收税。15.(5分)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史实与推论]史实推论正确与否(1)“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育着埃及。”——摘自川教版教科书尼罗河水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2)“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地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摘自吠陀经典《原人唱》宣扬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神的旨意。(3)佛教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摘自川教版教科书佛教是国王维护统治的工具,没有任何进步意义可谈。(4)“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来的。”——摘自川教版教科书在中世纪的欧洲,国王几乎没有任何政治权力。(5)1131年法国王子骑马行走在巴黎大街上,突然一只觅食的猪窜入马腿之间,马受惊跃起,致使王子坠地身亡。——摘自《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充满田园风光和乡村野趣。1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伊朗古城苏萨遗址发现一根黑色的玄武岩石柱。石柱上端是浮雕,下端刻满法典条文。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正文部分共282条,其中有35条已经磨损,但根据在苏萨及其他地方发现的泥板文书上的法典抄本片段,大部分得以补上。石柱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右图为石柱上部的浮雕。(1)浮雕中站立的人物是法典的颁布者,法典因此得名。根据已有知识判断,这个人物是谁?他的身份是什么?(2分)(2)浮雕中的画面对法典的来源做了什么样的诠释?(2分)I(3)石柱和其他泥板文书上使用的应为何种文字?(2分)材料二该法典片段——196.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3197.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4)法典序言中声称“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你觉得材料二中涉及法典的具体内容与序言宣扬的理念完全相符吗?试用史实说明。(3分)(5)从史料价值的角度说说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珍藏该石柱的理由。(4分)【中考同步训练九】1.C2.B3.D4.B5.D6.C7.D8.B9.Cl0.Bll.Al2.Bl3.D14.(6分)(1)金字塔胡夫巴比伦汉谟拉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佛教乔达摩·悉达多(2)查理·马特采邑制封建庄园什一税(每空0.5分,共6分)15.(5分)(1)√(2)√(3)×(4)×(5)×(每题l分,共6分)16.(1)汉谟拉比;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2分)(2)法典来自神授。(2分)(3)楔形文字。(2分)(4)不完全符合,材料二反映法典对于不同等级的人同罪不同罚。(3分)(5)第一,法典作为历史文献,价值极高,是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是第一手文献资料。第二,刻有法典的石柱作为考古发掘的实物,充分印证了《汉谟拉比法典》的存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