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简史李春暨南大学翻译学院2018HistoryofChineseandWesternTranslation第九讲中国现当代翻译史HistoryofChineseandWesternTranslation中国现当代翻译史主要内容:•现代翻译发展历程•几位重要的翻译家中国现当代翻译史现代翻译发展历程1)《新青年》与翻译中国现当代翻译史诗歌小说剧本合计翻译893513137原创16594178合计254441731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1917年迁往北京。1)《新青年》与翻译中国现当代翻译史以提倡写实主义之杂志,而录古典主义之诗,一经足下指斥,曷胜惭愧感。惟今之文艺界,写实作品,以仆之寡闻,实未尝获观。本志文艺栏,罕录国人自作之诗文,即职此故。——陈独秀给胡适的回信,见《新青年》2卷2期通信栏,1916年10月1日。1)《新青年》与翻译中国现当代翻译史以提倡写实主义之杂志,而录古典主义之诗,一经足下指斥,曷胜惭愧感。惟今之文艺界,写实作品,以仆之寡闻,实未尝获观。本志文艺栏,罕录国人自作之诗文,即职此故。——陈独秀给胡适的回信,见《新青年》2卷2期通信栏,1916年10月1日。2)文学研究会与翻译•文学研究会十分重视翻译文学。茅盾主编《小说月报》,刊出过《俄国文学研究》增刊、《法国文学研究专号》、《泰戈尔号》、《拜伦号》、《安徒生号》、《易卜生号》等,大力提倡翻译文学。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们如茅盾、郑振铎、冰心等都积极从事翻译工作。如:•茅盾译欧美小说和戏剧;•郑振铎译《新月集》、《飞鸟集》;•耿济之译《复活》、《父与子》;•李青崖译《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波华荔夫人传》;•傅东华译《奥德赛》、《伊利亚特》等。中国现当代翻译史3)未名社与翻译•以鲁迅先生为首的未名社对翻译文学的贡献有口皆碑。未名社的翻译家曹靖华、韦素园、李雾野等人翻译、编辑、出版《未名丛刊》,专收翻译作品,重点介绍苏俄文学,在中国的翻译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中国现当代翻译史4)创造社与翻译•创造社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方面不遗余力。郭沫若因翻译歌德、雪莱、惠特曼的诗歌而受到读者称赞。创造社编辑的《创造季刊》刊出过《雪莱纪念号》。中国现当代翻译史5)现代评论派、新月派与翻译•现代评论派和新月派重视翻译介绍外国文学著作。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人在翻译介绍外国的文艺理论和诗歌方面成绩卓著,影响深远。中国现当代翻译史6)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与翻译•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年在上海成立,1936年解散。中国现当代翻译史6)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与翻译•1934年,在上海创刊《译文》月刊,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刊登翻译文学作品的期刊。其编辑工作就是在左联领导下,先后由鲁迅、茅盾指导,黄源主持进行,在传播外国先进文学思想、促进中国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现当代翻译史6)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与翻译•除创办翻译刊物外,左联还积极提倡翻译文学,并通过各种形式扩大翻译文学的影响。中国现当代翻译史•我们的文化落后,无可讳言,创作力当然也不及洋鬼子,作品的比较的薄弱,是势所必至的,而且又不能不时时取法于外国,所以翻译和创作,应该一同提倡,决不可压抑了一面,使创作成为一时的骄子,反因容纵而脆弱起来。(鲁迅,“关于翻译”,1933)中国现当代翻译史作家既创作又翻译由于左联的提倡,当时许多作家既从事创作,也热衷翻译。1)鲁迅、茅盾等不只翻译文学作品,也译介外国先进的文艺理论。2)瞿秋白翻译的托尔斯泰和高尔基的小说,表现了译者的创造性才华,为文学翻译树立了榜样,受到鲁迅称赞。中国现当代翻译史作家既创作又翻译3)周扬译介了外国先进的文艺理论,他翻译的托尔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和夏衍翻译的高尔基的《母亲》,忠实原作,文采斐然,受到读者赞扬。4)冯雪峰、巴金、黎烈文、孟十还、丽尼、周立波、王维克、郑振铎、许地山等翻译家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翻译文学史谱写了光辉篇章。中国现当代翻译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翻译1)国统区傅雷、朱生豪、李健吾等对翻译文学做出过巨大贡献。如:傅雷译巴尔扎克小说;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戏剧;李健吾译莫里哀戏剧集等,中国现当代翻译史2)解放区A.延安设有专门的翻译机构,翻译出版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这时期翻译的《马恩列斯论文艺》、《苏联文学艺术问题》,为中国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创造了条件。B.翻译苏联的文艺作品,受到中国读者热烈欢迎。中国现当代翻译史建国后的翻译•建国至文革的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文革结束至21世纪(1976-)•从1949-2000年的文学翻译,并不是直线发展的,可以说始终是和政治运动(意识形态)绑在一起发展或倒退的。建国至文革的十七年(1949-1966)发展与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翻译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成立了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专门组织翻译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并开展了翻译的“组织化”、“计划化改造”。建国至文革的十七年(1949-1966)发展与问题•全国成立了许多外语学院,培养翻译人才。例如:从延安迁到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就是一所创建较早的培养外语翻译人才的学校。翻译文学在党的领导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建国至文革的十七年(1949-1966)发展与问题•解放后,虽然俄苏文学仍然是重点,一些弱小国家的文学也有较多的翻译,其中包括蒙古、朝鲜、印度等。•文学翻译活动还是有了很大的发展,翻译队伍有所扩大,翻译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就翻译量来说,也相当可观。•问题:•重译复译、抢译乱译、质量低等问题。•盲目性,错误严重、粗制滥造、晦涩难懂•转译的较多,基本都是从俄语和英语译本转译•1950年曾召开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在会上作了《为了发展文学翻译事业和提高翻译质量而斗争》的报告。这次会议对推动新中国的翻译文学事业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学翻译工作,先后翻译出版了大量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作品和英、法、德、俄、意等国的文学名著以及亚、非、拉美各国的文学作品。中国现当代翻译史建国至文革的十七年(1949-1966)翻译事业建设和特点•建设•上海翻译工作者协会•建国后第一个翻译工作者组织,包括知名的翻译家,如巴金、吕叔湘、李健吾等•两次全国性翻译工作会议•分别在1951和1954年召开,提出翻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将翻译工作组织化、计划化、制度化、并提高翻译质量。•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居于决定性的主导地位。政治意识形态成了文学翻译选择的首要标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甚至更远。建国至文革的十七年(1949-1966)翻译事业建设和特点•特点:•重点译介苏联文学和俄罗斯古典文学•“弱势”的亚非拉文学受到更多的关注•文学翻译也成为强化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欧美现当代文学遭到有意的忽视建国至文革的十七年(1949-1966)译作代表•季羡林:迦梨陀娑《沙恭达罗》(1956)•丰子恺:日本物语文学(《源氏物语》•纳训:阿拉伯文学《一千零一夜》•周作人:希腊文学•罗念生:古希腊戏剧文学•卞之琳:《汉姆雷特》•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叶君健:《安徒生童话》•杨绛:《堂·吉诃德》(第一个从西班牙原文译本)•杨必:《名利场》•杨宪益:古希腊罗马文学•张友松:马克·吐温小说文革十年(1966-1976)•背景国内形势混乱,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意识形态极左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被认为是世界革命的中心•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之后,文学翻译活动日渐式微,到文革开始完全停顿。文革后,1977-1979年也是一个调整期。文革十年(1966-1976)翻译概况•文学翻译成为政治工具(“政治绑架文学”)•文革期间的文学翻译活动,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66.5-1971.11为第一阶段,这段时间完全是个空白,这五年间未见任何翻译文学作品出版。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文学也遭到排斥。欧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现在也受到了批判。文革十年(1966-1976)翻译概况•“友好”国家的文学•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古巴、智利。文革开始之后,外国文学被归入“封资修”之列,成了批判和横扫的对象。文学翻译完全停顿了。•“反面教材”、“供批判用”•1972年毛泽东表示了对文艺现状的不满,通过周恩来的努力,文学翻译才开始复活。但是,它之所以能有所发展,还是因为“四人帮”认为可以利用外国文学作为武器,为自己的政治阴谋服务。文学翻译成了政治的工具。文革十年(1966-1976)翻译主要特点翻译、发行特点•集体翻译和译者主体性丧失•无选择权•译无署名权•无稿酬文革十年(1966-1976)翻译主要特点译作内容的特点•内容单一、乏味(基本上都是“革命的”、“进步的”):绝对没有问题的苏联文学经典、“友好”国家的作品占多数,但基本都是“革命的”、“战斗的”、“胜利的”、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作品也同样是“革命的、战斗的檄文”文革十年(1966-1976)翻译主要特点译作内容的特点•没有装帧,译文质量低劣(”白皮书”、”黄皮书”等)•内部出版:单本发行和《摘译》等刊物•“地下”译作。译作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翻译和出版的,是翻译家们私下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翻译出来的作品,在当时不能公开发表,也不能内部参考的翻译作品。文革十年(1966-1976)地下译作•穆旦:拜伦《唐璜》及英美现代诗歌如《荒原》等•冯至:海涅政治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973-78)•季羡林:印度史诗《罗摩衍那》(1973-76)•巴金:苏联赫尔岑《往事与随行》•田德望:瑞士德语作家凯勒教育小说《绿衣亨特》(1973-77)•丰子恺:《落洼物语》&《竹取物语》(1970-72)、《伊势物语》(1972)和《旅宿》(重译,1974)文革结束至21世纪(1976-)•背景:•新时期以来,与经济上相对应的是文化交流上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文化氛围。•新时期(主要指八十年代及以后)迎来了继汉唐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五四运动时期文学翻译后的又一次翻译高潮。三个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1977-1979)恢复阶段•第二阶段(1980-1989)补缺阶段•第三阶段(1990-)世界文学语境化阶段第一阶段(1977-1979)恢复阶段•在第一阶段,由于政治上刚刚解冻,文革思维并没有立刻消褪。文学翻译还出于试探的状态,译者一般都是一边译介,一边批判。“从1977-79年,无论是重版旧译还是新译作品,大都是世界古典名著和被认为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近现代作品。翻译出版社选题基本上还是以五六十年代的翻译选择规范为标准。”(查明建、谢天振,2007)第二阶段(1980-1989)补缺阶段•随着政治气候逐渐变暖,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文学翻译也逐渐挣脱了种种思想的束缚,开始大量译介20世纪西方现代派的文学作品。意识流文学、黑色幽默、存在主义小说、法国新小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作品都纷纷翻译出版,形成了一个高潮。第三阶段(1990-)世界文学语境化阶段•由于前两个阶段的大量翻译,在这个高潮过后,到了90年代,外国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基本都翻译过来了。所以,90年代文学翻译进入了一个基本平稳的低谷期。“除了填补某些翻译缺失外,就是跟踪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这个时期,世界文学的优秀作品出版之后,很短时间内国内就会有翻译或研究。比如,译林出版社对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译介,总是很及时。有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其得奖之前,其重要作品都早就有了译介。而且到了世纪之交和本世纪以来,文学翻译界对外国文学畅销书的翻译都几乎同步了,如《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我的名字叫红》等作品。文学翻译与中外文学的关系•翻译文学开阔了民族文学的视野,它不仅教会了民族作家该写什么,而且也教会了他们如何写。八十年代,萨特和卡夫卡在中国影响非常大,一时间“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成了最为流行的文学词汇。“萨特对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生活的权力的思考,卡夫卡对“异化”现象、现代社会人的灾难感、孤独感和荒诞感的揭示,在经历了十年文革的人们心灵深处引起了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