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气发〔2009〕25号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气发〔2009〕25号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为培养造就适应气象现代化需要的气象人才队伍,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局战略,依靠人才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在继续实施和完善“323”人才工程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学科带头人、业务科研骨干和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基层一线人才培养和使中国气象局文件—2—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二)总体目标到2012年,在关键业务科研领域培养造就一批领军人才,具有一定国内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达到200名左右,具有不同专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团队达到10个左右;省级业务科研骨干达到2000名左右;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司局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处级以上领导班子结构不断优化,县局领导班子不断健全;与2008年相比,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整体提高10%,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比例整体提高10%。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基层气象台站人员缺乏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到2020年,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的气象人才队伍。形成适应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的学科带头人、业务科研骨干人才和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基层台站和西部地区人才队伍的状况明显改善,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体制不断完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气象人才体系基本形成。二、主要任务(一)着力造就学科带头人队伍制定并实施“双百计划”。引进、培养各100名左右在气象及相关领域有所建树、被国内同行公认、在国际和国内有一定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把他们放到重要和关键岗位,解决业务科研—3—中的重大关键问题,切实发挥其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和气象科技创新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并以此带动创新团队的建设。实行项目总工程师和首席专家制度。以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气象业务建设项目为纽带,建立和实施国家、区域和省级重大业务建设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总工程师和首席专家制度。建立海内外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国(境)内外合作与交流,建立3-5个相对稳定的海外人才培养基地;与国内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3-5个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和省级业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国家级每年建设1-2个创新团队,区域中心和各省级单位每年也要努力建设1-2个创新团队,并成为国家级创新团队的重要补充。(二)大力培养业务科研骨干人才队伍着力建设骨干人才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国内有一定竞争力、主要在省级以上关键业务科研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业务科研骨干人才,大胆使用有事业心、有能力、有潜力的年轻业务科研工作者,让他们在关键业务岗位上锻炼成长。加大骨干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参与国家级或主持省级创新团队、重大业务科研项目、重大气象服务项目以及进修访问、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加强业务科研骨干人才的培养,每年选送50名左右业务科研和管理骨干到海内外人才培养基地访问交流和培训。—4—稳定骨干人才队伍。建立中国气象局业务科研骨干人才信息库;探索建立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稳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营造专业技术人员专心业务、潜心研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三)努力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选干部配班子。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拔标准和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切实把政治素质好、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注重从基层选拔领导干部,省市局领导班子成员中逐步达到一半左右来自基层或具有基层工作经历。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并实施《气象部门后备干部工作规定》,着力培养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注重培养和实践锻炼。把一些有发展潜质的年轻干部放到基层单位重要岗位锻炼,放到急难险重的岗位上磨练,放到艰苦地区考验,提高他们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综合领导能力,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强化考核评价与监督。建立并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强化监督和管理,不断增强领导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四)切实加强基层台站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切实做好县气象局“一把手”—5—的选配工作,对年富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县气象局局长优先纳入处级领导后备干部队伍重点培养和使用。充实基层人才队伍。完善《艰苦气象台站人员补充的规定》,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推广;探索定向培养大气科学类本科生方法和用人机制,切实改善基层台站人才短缺状况。倡导岗位技能培养。广泛开展技术竞赛和技术创新评比活动,并将评比活动与岗位练兵、岗位考核和职称评审相结合,发现、选拔、培养一大批业务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五)全面提升气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并实施“强基工程”。充分利用部门内外、国(境)内外多种培训资源,开展大规模培训工作,每5年轮训一次全国气象部门业务科研和管理人员,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国家和省两级预报员的轮训和县局长综合素质的培训;以岗位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强化岗位培训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轮训。加强教育培训制度建设。建立教育培训登记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成果的应用,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使教育培训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提升教育培训能力。以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国家、区域和省级培训中心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气象远程教育培训,逐步形成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开放式气象培训体系。建设学习型部门。各级气象部门要建立相应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创造学习条件,营造广大职工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6—良好氛围。要配备学习室和适合远程学习的设施,多渠道充实有用的学习材料和书籍,加大基层台站配书的力度和针对性,多方式组织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提高毕业生质量。紧密与高校合作,促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相关学科建设,不断完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联合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加强对气象函授教育的指导,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开放实验室的作用,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进人、晋升、晋级公示和信息公开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气象人才队伍的活力。深化岗位设置管理。以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为契机,优化配置人才资源,科学设置各级各类岗位及上岗标准,引导人才合理流动,调整和充实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关键岗位的急需人才,建立岗位年度和聘期述职考评制度,完善持证上岗制度。加强编制外人员管理。研究制定编制外人员管理办法,探索人事代理用人机制,用好各类人才资源。兼顾公平,编制外人员参加岗位培训、职称评审等可参照在职人员的相关规定执行。建立和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改进人才评价办法,完善人才评价手段,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建立各类人员考核结果与培训、晋升和晋级相衔接的工作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和完善人才交流机制。坚持和完善预报员交流制度,实—7—施“东西部人才对口交流计划”,建立优秀年轻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到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台站以及地方相关部门挂职、任职制度。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特殊人才津贴制度,吸引、稳定优秀人才;建立中国气象局直接联系专家制度,并在业务、科研项目以及出国(境)培训交流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三、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和考核评估。按照党管人才原则,充分调动各级气象部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爱护人才的积极性,形成推动人才发展的强大合力;要继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和带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要完善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定期考核、评估、检查和通报制度;建立人才体系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并将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效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的重要内容。加大投入力度。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专项安排人才队伍建设经费;通过重点人才项目,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项目经费支持;大中型气象现代化工程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要专门安排人才培养经费,并作为立项和验收的内容之一;气象科技服务收益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对人才投入资—8—金使用的监督管理,调动用人单位和人事主管部门积极性,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绩效考评,切实提高人才资源开发的效益。大力弘扬气象人精神。要大力弘扬气象工作者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发展创新、争创一流的时代风范。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加强气象文化建设,用事业发展成果和气象人精神吸引人、凝聚人和发展人。二〇〇九年一月二十三日主题词:气象人才建设意见中国气象局办公室2009年2月1日印发校对:王梅华(共印90份)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