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认知发展与教学有怎样的关系?答:(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制约学习内容的深浅,制约学习方法的选择,对个体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在学校教学中,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该研究如何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阶段,并提出适当的目标。(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方法和内容恰当,系统的学校教学就能够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我们应该研究如何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阶段,并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针对这个问题,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呢?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强化学生的课前预习。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每当我们要上节新课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新课的内容,识记有关基础知识,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前做练习册上的练习部分。然后让学生把作业交上来,这时老师就可以基本知道学生的预习情况了第二,设计容易吸引学生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设计导入语的问题。如果导入语设计的好,那么这堂课应该是生动而富有情趣的,如果导入语设计的不好,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这堂课多半没有什么生气。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尽量设计一些吸引学生学习的导入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合理安排上课的结构,精心组织上课的语言。在讲授新课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注重课堂结构的设置,虽说教学无定法,但是至少我们应该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所讲的话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如果老师上课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语气语调抑扬顿挫,那么学生上课听讲的时候就会认真一些,相反,就会遏制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我们上课时尽量要做到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尽量用普通话,尽量说话时语气语调抑扬顿挫。第四,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教学时应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应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老师在讲授的时候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量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的思考,在学生不能自己解决问题时老师就应该组织班上同学一起讨论并解决。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动脑,动口说话的能力。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不断地组织和再组织过程,在新水平上整合新、旧信息以形成新结构。所以我们应该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五,教育教学要适应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由于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班上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老师在讲授新课的时候要注意设计不同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学习。第六,教学时板书设计要清楚明了,布置作业要适当,要有针对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板书设计的清楚明了,让学生一目了然,要突出重点,布置作业的时候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适度布置作业。第七,要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点的落实尽量在课堂上落实。教师上完一节新课后要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尽量将知识点落实在课堂上完成,比如,可以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检查上一新课的基础积累等等。总之,数学老师要想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就应该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更好的成长。以上就是我个人对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初步认识,由于个人经验有限,还望各位老师提出建议。在教育领域里最重要的活动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关键之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结构是怎样的?怎样激发、转化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些都是动机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所以动机研究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学习动机的涵义学习动机是指个体由一种学习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这就是说,学习动机是个体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它是不可以直接观察的,但是,可以通过个体的外部行为推测。例如,通过学生对任务的选择、努力的程度、对困难的态度和坚定性等,可以推测出学生学习动机的指向性,即兴趣、爱好和方向;也可以推测出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度以及维持时间的长短等。它是由一定的学习目标或对象所指引、激发和维持的,这里强调了学习目标的重要性,目标或对象可以指引、激发和维持个体的学习。例如,学生为实现成为三好学生这样一个目标,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努力克服困难,争取获得优异的成绩。简单地讲,学习动机就是激起和引导个体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力量。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一定的指向性,如有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去学习,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去吸取知识等,而且也有一定的动力使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状态、兴趣水平保持下去,在遇到困难时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可见,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保证。二、学习动机与学习为了进一步了解学习动机的本质,我们将探讨与学习动机有关的几个问题。(一)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学习目的(learninggoal)和学习动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习目的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而学习动机则是促使学生去达到那个结果的某种动因,它说明学生为什么要达到那个目的。动机与目的是不可分割的。即,有动机必有与之相伴随的目的,反之亦然。没有无目的的动机,也没有无动机的目的。同时,动机与目的又是有区别的,即活动动机并不同时就是活动的目的,反之亦然。但是,动机与目的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可以彼此交替、相互转化的。例如,学生为了要精通某一门外语,就必须去记住大量的外语单词,这样“要精通某一门外语”,就成为“要记住大量的外语单词”这一目的任务的学习动机。进而言之,他为了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就至少要精通一门外语,这样,“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又成了“至少要精通一门外语”这一目的任务的学习动机。可见,在此时属于学习目的的东西,在彼时便成为学习动机了,反之也是一样。正是由于动机与目的的相互交替、彼此转化、共同推进,才使二者贯串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保证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因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既要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要向他们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机与目的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动机与目的的关系,有些像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一样,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一个学习动机不一定只有一个学习目的,一个学习目的也不一定只存在一种学习动机。具有同一学习目的的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优秀的学生,其学习动机往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认识到是自己对祖国的责任;有的可能是由于个人的物质要求;有的则可能是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等等。同样,学习动机相同的学生,其目的也可能不同:有的希望自己的数学成绩能全班第一,希望本学期进入班级前十名等;有的想将来要当科学家等。(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学习动机的性质一方面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有正相关,说明学习动机在学习中是一个很有效能的因素,它能够大大地促进学习,特别是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认知领域的学习更是十分重要。长期的认知领域的学习,如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需要个体不断地作出积极的努力,把新概念或新知识组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它要求个体具有集中注意、坚持不懈、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才可能获得好的成绩。所以,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不可缺少的因素。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learningeffects)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优等生的学习动机较广,水平也较高,而差等生的学习动机范围比较窄,水平也较低。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存在着动机与效果不太一致的情况,学习动机好、短期内学习效果比较差,或学习动机差、学习效果却较好的情况都是存在的。这是由于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不是直接的线性关系,而是一个很复杂的关系。并不是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成绩就越好,两个变量之间有许多中介变量,如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策略和学习的条件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也就是说,动机是以行动为中介来影响效果的。而人的行动除了受动机的控制与调节外,它还要受到其他主客观方面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学习动机好而短期内学习效果不好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差,智能发展滞后,学习方法不对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身体状况不好等原因所造成;而学习动机不正确、学习成绩却较好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这些条件较好所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般人们只注意动机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认为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忽视了动机与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就是说,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也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所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有效学习获取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学习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也就是说,教师要依靠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成绩来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却不是惟一的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应重视激发学习动机因素,同时还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注意改善学生的主客观条件,以便使二者保持一致。(三)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一般认为,学习动机越强烈,强度越高,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越大,学习效率(learningefficiency)也越好;反之,动机的强度越低则学习的效率也越低。然而,事实并非都如此。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此时的学习效率最高;一旦超过了顶峰状态,动机强度过强反而会对活动的结果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当然,如果动机水平过低,也不会有高效率的活动。那么,为什么动机水平过强会对学习不利呢?这是因为动机水平过强时,人们就会出现过度焦虑和紧张的状态。如学生在考试时,要获得好成绩的动机过分强烈,以至产生“怯场”的现象,从而干扰记忆和思维过程,竟然回答不出自己本来十分熟悉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对学习是不利的。耶基斯和多德森(R.M.Yerkes&J.D.Dodson,1908)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这一规律在心理学中称之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Law)(图1-5)。图1-5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资料来源:彭聃龄,2001)三、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关于学习动机的成分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有两个成分:学习内驱力和学习期望。在个体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来自个体的内部,个体内部的需要和愿望形成一种内驱力是一种内部的推动力量,简称推力。例如,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和对未来的理想等都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力量。另一方面来自外部,是指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吸引力和压力形成一种拉动个体学习的力量,简称拉力。例如,学生为了成为好学生、取得学位、谋求一个好职位以及达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要求等,都是拉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外部力量。这种学习的拉力形成个体主观上的学习期望。因此,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内驱力和学习期望,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一)学习内驱力在探讨学习内驱力时,我们首先对内驱力(drive)这个概念进行界定,内驱力是由于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所产生的,旨在恢复平衡的一种内在推动力,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什么是需要?需要(need)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它往往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