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流动性风险管理1、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衡量商业银行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或增加资产的能力,其基本要素包括时间、成本和资金数量。2、流动性风险体现在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两个方面。3、资产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资产可以随时得到偿付或者在不贬值的情况下进行出售,反映了商业银行在无损失或微小损失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资产变现能力越强,银行的流动性状况越佳,其流动性风险也相应越低。4、负债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以合理的成本吸收客户存款或从市场获得需要的资金,反映了商业银行在合理的时间、成本条件下迅速获取资金的能力。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能力较弱,则容易导致银行的流动性状况欠佳,其流动性风险也相应较高。5、零售客户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利率水平缺乏敏感度,其存款意愿通常取决于自身的金融知识和经验、银行的地理位置、产品种类、服务质量等感性因素。零售存款相对稳定,通常被看做是核心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6、公司/机构存款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利率水平高度敏感,通常不够稳定,很容易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造成较大影响。大额公司/机构存款的变动对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冲击尤为显著。7、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是指在未来特定的时段内,到期资产(现金流入)与到期负债(现金流出)的构成状况。8、商业银行最常见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情况是将大量短期借款(负债)用于长期贷款(资产),即“借短贷长”,其优点是可以提高资金使用率、利用存贷款利差增加收益,但如果这种期限错配严重失衡,则有可能因到期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入严重不足造成支付困难,从而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9、香港金管局规定的法定流动资产比率为25%10、借入流动性是商业银行降低流动性风险的“最具风险”的方法。商业银行通常选择在真正需要资金的时候借入资金。11、为保持安全的外币流动性状况,商业银行可根据其外币债务结构,选择以百分比方式匹配外币债务组合,即将所持有的外币资产尽可能地一一对应其外币债务。如果商业银行认为某种外币是其最重要的对外支付和结算工具,占有绝对比例,则可以选择以绝对方式匹配其外币债务组合,即完全持有该重要货币用来匹配所有外币债务,不持有或尽可能少持有其他外币资产,以降低外币流动性管理的复杂程度。12、流动性风险与各类主要风险的关系(1)承担过高的信用风险可能导致不良贷款及违约损失大幅上升,贷款收益显著下降,从而增加流动性风险。(2)承担过高的市场风险(投机行为)可能因错误判断市场发展趋势,导致投资组合价值严重受损,从而增加流动性风险。(3)操作风险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从而对流动性状况产生严重影响。(4)任何涉及商业银行的负面消息都可能危及其声誉,进而削弱存款人和社会公众的信心并造成存款资金大量流失,最终使商业银行被动陷入流动性危机。(5)制定/实施新战略(如开发/推广新产品/业务)之前,应合理评估并预测其可能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资产价值造成的不利影响,避免战略决策错误可能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从而对流动性状况产生严重影响。13、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14、流动性风险评估常用的比率/指标(1)现金头寸指标=(现金头寸+应收存款)/总资产该指标越高意味着商业银行满足即时现金需要的能力越强。(2)核心存款指标=核心存款/总资产比率高的商业银行流动性也相对较好。(3)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贷款总额/总资产比率较高暗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能力较差,而比率较低则反映了商业银行具有较大的贷款增长潜力。由于该比率忽略了其他资产,特别是流动资产,因此该指标无法准确地衡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4)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贷款总额/核心存款比率越小则表明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流动性风险也相对越小。(5)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流动资产/总资产比率越高则表明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应付流动性需求的能力也就越强。(6)易变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易变负债/总资产该比率衡量了商业银行在多大程度上依赖易变负债获得所需资金。该比率越大则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越高。(7)大额负债依赖度=(大额负债-短期投资)/(盈利资产-短期投资)对大型商业银行来说,该比率为50%很正常,但对主动负债比例较低的大部分中小商业银行来说,大额负债依赖度通常为负债。*15、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四项主要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存贷比、流动性比例。其中,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是在巴塞尔协议Ⅲ中首次提出,是国际监管层面针对危机中银行流动性问题反思的最新成果。*16、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净现金流出量*100%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当不低于100%,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在设定的严重流动性压力情景下,能够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并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来满足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流动性覆盖率主要监控的是银行短期的流动性风险。*17、净稳定资金比例=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100%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资金比例应当不低于100%,旨在引导商业银行减少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的期限错配,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满足各类表内外业务对稳定资金的需求。可用的稳定资金是指在持续压力情景下,能确保在1年内都可作为稳定资金来源的权益类和负债类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等于商业银行各类资产或表外风险暴露项目与相应的稳定资金需求系数乘积之和,稳定资金需求系数是指各类资产或表外风险暴露项目需要由稳定资金支持的价值占比。净稳定资金比例主要关注长期流动性风险。18、存货比=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该指标不应高于75%19、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100%该指标不应低于25%20、流动性比率/指标法的缺点:属于静态评估,无法对未来特定时段内的流动性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21、商业银行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差异可以用“剩余”或“赤字”来表示:当资金来源大于资金使用时,出现资金“剩余”,表明商业银行拥有一个“流动性缓冲器”,即流动性相对充足。当资金来源小于资金使用时,出现流动性“赤字”。22、当资金剩余额与总资产之比小于3%~5%,甚至为负数时,商业银行应当对其流动性状况引起高度重视。23、为合理预测商业银行在未来不同时段内的流动性需求,商业银行应当尽可能准确预测未来特定时段内的新贷款净增值(新贷款额-到期贷款-贷款出售)、存款净流量(流入量-流出量),以及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净流量,将上述各项资金净流量加总,再与期初的“剩余”或“赤字”相加,即可获得未来特定时段内的流动性头寸。24、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现金流分析有助于真实、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在未来短期内的流动性状况。但如果商业银行的规模很大、业务复杂、预期期限较长,则分析现金流分析结果的可信度也随之减弱。25、缺口分析法针对未来特定时段内,计算到期资产(现金流入)和到期负债(现金流出)之间的差额,即流动性缺口,以判断商业银行在不同时段内的流动性是充足。融资缺口=贷款平均额-核心存款平均额借入资金(流动性需求)=融资缺口+流动性资产26、活跃在短期货币市场和易于在短期内筹集到资金弥补其资金缺口的商业银行具有较短的流动性管理时间序列;而活跃在长期资产和负债市场的商业银行则需要采用较长的时间序列。27、久期分析法评估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影响。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可表示为:∆𝑉𝐴=−[𝐷𝐴∗𝑉𝐴∗∆𝑅1+𝑅]∆𝑉𝐿=−[𝐷𝐿∗𝑉𝐿∗∆𝑅1+𝑅]其中,𝐷𝐴表示总资产的加权平均久期,𝐷𝐿表示总负债的加权平均久期,𝑉𝐴表示总资产,𝑉𝐿表示总负债,R为市场利率。28、流动性风险监测参考指标29、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信号:内部预警信号、外部预警信号、融资预警信号30、内部预警信号: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内部有关风险水平、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以及其他可能对流动性产生中长期影响的指标变化。例如:某项或多项业务/产品的风险水平增加;资产或负债过于集中;资产质量下降;盈利水平下降;快速增长的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市场大宗融资等。31、外部预警信号:主要包括第三方评级、所发行的有价证券的市场表现等指标的变化。例如:市场上出现了关于商业银行的负面传言,客户大量求证;外部评级下降;所发行的股票价格下降;所发行的可流通债券(包括次级债)的交易量上升且买卖价差扩大;交易/经纪商不愿买卖债券而迫使银行寻求熟悉的交易/经纪商支持等。32、融资预警信号: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的负债稳定性和融资能力的变化等。例如;存款大量流失;债权人(包括存款人)提前要求兑付造成支付能力出现不足;融资成本上升;融资交易对手开始要求抵(质)押物且不愿提供中长期融资;愿意提供融资的对手数量减少且单笔融资的金额显著上升;被迫从市场上购回已发行的债券等。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