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届苏教版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省淳中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教师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省淳中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教师版2008-10-16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蒙.骗(méng)颈.椎(jǐng)计较.(jiào)不可估量.(liàng)B.碑帖.(tiè)夹.杂(jiā)怆.痛(chuàng)酩.酊(mǐng)大醉C.隽.永(juàn)羞赧.(nǎn)癖.好(pǐ)一脸横.肉(hèng)D.骠.勇(xiāo)间.壁(jiān)旋.风(xuàn)掣.肘(chè)[解析]B(A项不可估量(liáng)蒙(mēng)骗C项一脸横肉(héng)D项间壁(jiàn)骠勇(piào)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信贷活动中,银行轻易放贷,必然造成呆帐、坏帐的增加,致使尾大不掉....,必然影响资金的回笼和流通。B.今年二月,上海一名高中学生到书城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身亡。当时一名保安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C.“择校热”最大的弊端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骨干教师为了提高待遇“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D.豆大的汗珠从李老师的脸上流下来,他轻轻地拭去,忍住疼痛继续讲课,同学们的眼睛湿润了,肃然起敬....地说:“李老师,您快歇一歇吧![解析]C.(A项中“尾大不掉”,比喻组织庞大或机构下强上弱,指挥不灵;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项“扣人心弦”指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激动D项肃然起敬,语境不符,并且肃然起敬不能做状语,一般写作令人肃然起敬.)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活到老,学到老,力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精神面貌和业务水平,不要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B.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注。C.最后一位火炬手抵达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塔克希姆广场,并点燃圣火盆,这标志着伊斯坦布尔的火炬传递圆满结束。D.宋庆龄同志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兴亡和人民的利益奋斗一生,尤其是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为社会主义造就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解析]3.C(A.更新水平,搭配不当;B项中应在“学杂费”后加“政策”,成分残缺;将“高度”与“充分”位置对调,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D为兴亡奋斗,不合逻辑。)4.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并化用其作品(不必完全引用),补写两个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3分)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需要一座井冈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夺取建立新中国的胜利。[解析]示例:李白需要一座天姥山,让他追求“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光明与自由;苏轼需要一座庐山,让他认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5.许多广告是语言运用的经典,阅读下面两则广告,任选其二(也可另选两则自己熟悉的广告),参照示例,对其创意及效果进行评价。(6分)示例: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某奶粉广告)这则广告从奶粉的制作过程入手,可谓别出心裁,寥寥12字,明白晓畅,又对举鲜明。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奶粉纯正自然的品质,让人过目不忘。①“豹”的速度!(某报业广告)②药材好,药才好。(某药品广告)③爱不饰手(某指甲修饰店店名)答[解析].第一条用谐音相关、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报业的时效性。第二条反复中巧换同音强调整了药品原材料好,暗示其成品质量高。第三条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套用成语,但表意相反,弄巧成拙。评分细则:①能说出广告的创意。②能恰当地评价广告的表达效果。③语言表述准确。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身备宗室遗老,今欲遣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称畴。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为从事,具其车骑。将行,畴曰:“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参考译文】田畴,字子泰,是右北平郡无终县人。(汉献帝)初平元年,讨伐董卓的“义军”兴起。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息道:“贼臣发动叛乱,天子流离失所。我作为宗室老臣,现在(我)想派使者(去朝见皇帝),以表达我(对朝廷)的节操,可怎样才能找到出使不辱使命的人呢?”他的下属全都推举田畴。刘虞于是就准备好礼物邀请与田畴相见,(见面后)对田畴非常满意,于是刘虞任命田畴担任从事的职务,为他准备好出使的车马。在要出发的时候,田畴说:“现在道路阻断,贼寇任意劫掠,如果以官员的身份奉命出使,很容易被人指认出来;已。”虞从之,虞自出祖①而遣之。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命。诏拜骑都尉,畴以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朝廷高其义。三府并辟,皆不就,愿归侍虞。得报,驰还。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章报于我也?”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瓒壮其对,释不诛。畴得北归,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当。绍死,其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畴常忿乌桓昔多贼杀其郡冠盖②,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太祖北征乌桓,畴献掩其不备之计,遂大斩获,以功封侯赐邑,畴固让。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辽东斩送袁尚首,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尽将其家属及宗人三百我想以私人身份暗自上路,只希望能够完成使命。”刘虞同意了他的想法,并且亲自为田畴饯行。田畴上路之后,改道西关,出边塞,沿着北山(阴山)直奔朔方,顺着小路走,终于到达长安完成了使命。朝廷下诏任命他为骑都尉,他认为天子正流亡在外,作为臣子不应该承受荣宠,坚决推辞不肯接受。朝廷很赞赏他的道德。三公官府同时召他做官,他都没有应命,希望回去侍奉刘虞。得到朝廷的答复后,他就快马加鞭往回赶。可还没到幽州,刘虞已经被公孙瓒杀害。田畴回到幽州后,就去拜祭刘虞墓,在墓前念了朝廷的章表,大哭一场而去。公孙瓒听说田畴拜谒刘虞墓,非常愤怒,悬赏捉拿他,最后将他捕获,公孙瓒对田畴说:“你为什么擅自到刘虞墓去哭祭,而不把朝廷的章表送给我?”田畴回答说:“汉王室衰败,人人怀有不忠之心,只有刘先生不失忠诚的节操。朝廷章表所说的,对于你来讲并不是什么好听的话,恐怕不是你所愿意听到的,所以就没有送给你看。”公孙瓒很佩服他的回答,就释放了他,没有杀他。田畴回到了右北平郡,率领着自己所有的家族和归附他的人员共几百人,扫地而盟誓说:“不报主公之仇,我就不再活在这世界上!”于是率众进入徐无山,选取一处幽深险要而又平坦的地方居住下来,亲自耕种来养活自己的父母。不断有百姓归附他,几年间达到5000多户。田畴于是为大家制定杀伤、盗窃、诉讼的法律,又制定了有关婚姻嫁娶的礼仪,兴办学校,发展教育,大家都从中受益,使聚居地达到了路不拾遗的境地。袁绍多次派人召请他,又随即授予他将军的印绶,任他凭借印绶安抚统辖自己的部众,田畴全拒绝不接受。袁绍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袁尚又征召田畴,田畴始终没有应召。田畴对乌桓过去多次杀害右北平郡的官员很是愤恨,有讨伐他们的想法而力量不足。恰逢太祖(曹操)北征乌桓,田畴就去献了乘其不备而攻之之计,结果大获全胜,因功被封侯赐地,田畴都坚决地谢绝了。太祖了解他的志向,答应他没有强迫他。辽东军杀了袁尚,把首级送到曹操处,曹操下令:“三军之中,谁敢去哭袁尚就处斩!”田畴因为曾经被袁尚征召(而感恩),(听到袁尚的死讯),就前往吊唁祭奠,并把他的家属和宗族共三百余人全安置在邺郡。余家居邺。(《三国志魏书十一》)[注]①祖:设宴送别。②冠盖:官员。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朝廷高其义高:赞赏,认为……高B.直趣朔方,循间径去趣:通“趋”,奔向。C.购求获畴购:购买D.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夺:强行改变[解析]C(购,不是一般的“购买”,而是“悬赏征求”)7.下面的材料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田畴“义”的一组是(3分)()①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②三府并辟,皆不就。③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④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⑤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⑥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解析]7.C(①表现田畴的心计,与“义”无关。⑤表现的是田畴的政治才能,也与“义”无关。其他4项都表现了田畴的“义”:②不就三府之“辟”是为了回报刘虞;③谒祭刘虞之墓,表现了不畏公孙瓒之权势而一心向刘之情义;④与众人盟,是为了给刘虞报仇;⑥吊祭袁尚,是违了曹操之命的,而之所以冒死吊祭,仅仅是因为袁尚曾经想征他为官,这是典型的“义”举)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田畴奉命出使,不事排场,轻装简从,避开大道,绕小路而行,顺利到达长安,完成了使命。B.朝廷封官,田畴固辞不受,三府征召,田畴也予以拒绝,这表现了田畴的政治远见:他已看出这个朝廷寿命不会太长了。C.田畴率众入山,一方面是为避开公孙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积蓄力量,为刘虞报仇。他在徐无山中表现出很高的管理才能。D.袁绍父子给田畴官做,他一律加以拒绝;而曹操北征乌桓,田畴主动出谋划策,其目的是借助曹操的力量报他欲报之仇。[解析]8.B(拒绝征召,并非是出于“政治远见”)9.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今欲遣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3分)(2)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3分)(3)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3分)[解析]9.(1)现在(我)想派使者(去朝见皇帝),以表达我(对朝廷)的节操,可怎样才能找到出使不辱使命的人呢?(“展效”,1分,译为“表达”;“辱命”,1分,译为“辱使命”;“安得……乎?”,1分,译为“怎么(哪里)能够得到……呢?”)(2)选取一处幽深险要而又平坦的地方居住下来,亲自耕种来养活自己的父母。(“营”,1分,译为“选取”,译为“谋求”、“寻找”、“建造”亦可;“躬耕”,1分,译为“亲自耕种”;“以”,1分,译为“来”。)(3)田畴因为曾经被袁尚征召(而感恩),(听到袁尚的死讯),就前往吊唁祭奠。(“为……所……”,1分,译为“被”,译为“受到(袁尚的征召)”亦可;“辟”,1分,译为“征召”;“乃”,1分,译为“于是”、“就”。)三、古诗鉴赏(8分)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解析](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2分)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诗眼”,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2分)(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景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2分)[赏析]注释:1.蓑:蓑衣,以草或棕毛编成的雨衣。笠:斗笠,用竹片等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