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孙中山的社会思想2谁来当未来的大总统辛亥武昌起义成功之后,国民党各省代表开始讨论“谁来当未来的大总统”。1911年12月29日各省代表召开选举大会,到会有十七省代表,以省为单位,每省各投一票。最后结果:孙文16票,黄兴1票。3生平简介:孙中山,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县人(今广东中山市),生与同治五年(1866),卒于1925年,因甲午战争后在日本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故后名中山。他出生于贫苦家庭,这对后来他成长为伟大的革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1878年在哥哥孙眉的安排下到檀香山定居,并入教会学校读书,接受了系统的资本主义教育,1886年入广州博济医学院学医,次年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在校就读期间,正值中法战争爆发,他深感清廷腐败,产生了激进的反清革命理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夜,他到北京上书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农业,上书未被采纳,在战争的刺激下,孙中山开始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青年时期与时俱进——社会进化论5背景:作为20世纪初中国最具影响的思想家,孙中山吸收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学说等西方先进自然科学成果,提出了进化论的自然发展观,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社会进化思想。6理论成果:1、孙中山依据进化论院里,提出了物质世界进化论三个时期的理论。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后,进化论学说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此物质世界的进化可以分为3个时期:物质进化之时期、物种进化之时期、人类进化之时期7•物质进化时期:宇宙的起源和形成阶段•物种进化时期:生物的生命发生和发展阶段,认为生物起源于“生元”(细胞)•人类进化时期:在“物竞天择”的规律作用下,人类的产生与发展影响:并不是为了进行自然科学启蒙教育而向人们讲述地球、人类的形成进化史,而是以自然发展观来说明人类社会也是一个不断革新变化的过程,介意强调革命的必要性82、以民生为中心的历史观孙中山摒弃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他认为社会之所以可以进步,是由于社会上大多数经济利益的调和,而非由于经济利益的冲突。他强调“人类求生存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阶级斗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孙中山的历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收到威廉•莫里斯的影响93、在社会进化的趋势问题上,孙中山强调民众的重要作用,并据此提出了“突驾”说。根据当时中国革命趋势和对世界潮流的把握,他指出中国的进步不能仅依靠自然力的进化,这样只能遭到命运的淘汰。要将“天然力”与“人为力”相结合,将进化论与革命理论相结合,既承认天演顺序,又强调人力促成的飞跃,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中年时期构建蓝图——民生论1101002003004005006007001895年1896年1897年1898年新增厂矿数(个)新增资本额(万元)1895年—1898年民族工业发展图1、政治基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改良方案失败。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壮大。三民主义的背景4、思想来源: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12在近代中国思想家、政治家群体当中,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最为系统,也最为深刻。“民生论”是其社会福利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13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前提核心补充发展推翻清朝统治(夺取政权)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政权)资产阶级土地国有(巩固政权)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14民生的含义:•孙中山认为:“民生旧事政治的中心旧事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关于民生的具体含义,孙中山做了一下概括:“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故民主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15从上述阐述可以看出孙中山对民生的解释就是国民的生计,即是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民生问题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也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中心。孙中山对民生的阐释,一方面体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生活和生命的重视和关怀,另一方面,由于他脱离了特定的生产关系和阶级斗争来谈人类的求生存,必然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16背景:•思想来源: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大同思想”、“均平思想”西方各种流派的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制度以人为本——社会福利论18•一、救济工农作为革命上升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人物,孙中山非常同情工农劳动大众的苦难状况,主张消灭“贫富阶级”。实现“真自由平等博爱”。而在理想的博爱社会建立之前,应该采取社会救济措施,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19•二、安老怀少孙中山继承了中国古代“安老怀少”的社会福利思想,并将其进一步深化,他认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世界,不仅仅是人类高尚的思想,也是人类进化的目的。他还把“安老怀少”作为理想社会的重要标志。20•三、理想的社会福利保障模式孙中山认为,在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成功的同时,革命党人还应该致力于以“平均地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革命,以建立“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起诉所”的福利保障社会。21孙中山认为“平均地权”是实现福利保障理想社会的最主要途径。具体办法包括:1、核定地价:在国民政府建立后,在换发地契时,令人民自己报告地价,政府将地主自报地价写入地契2、照价收税:从量地税改为从价低税223、照价收买:在核定天下地价时应明确规定,国家当需地时,随时可按照地契价格收买4、涨价归公:自报地价后,如果因为社会发展进步而地价上涨,所涨之价,应当归为共有,为国民所共享(作用:由于革命成功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地价不断上涨,但是涨价的部分全部为国民所共有,这就可以废除捐税,百姓生活得以改善。)23•总结:孙中山所构想的社会理想蓝图,带有很强的乌托邦色彩,它反映了中国人对没有剥削与压迫的理想社会和大同世界的强烈渴望,也代表了现今中国人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尖锐批判,在中国社会思想是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4谢谢观赏~3Q~
本文标题:孙中山的社会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3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