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思想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一、生平简介二、主要文学作品与翻译作品三、翻译思想四、总结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大利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一、生平简介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他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子;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瑗。青衣钱钟书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在精熟中国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的基础上,钱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青衣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青衣•钱钟书故居,钱绳武堂,建于1923年,系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青衣《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论文)《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猫》(讽刺小说)《人·兽·鬼》(短篇小说集)《围城》(著名长篇小说)《谈艺录》(1949年6月版)《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版)《管锥编》、《管锥编增订》《也是集》《谈艺录》(中华书局9月版)《七缀集》二、主要文学作品青衣《管锥编》是一部多卷本学术著作。三联书店版近130万字,是钱老研读《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子张湛注》《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补注》《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十种古籍时,所作的札记和随笔的总汇。此书考论词章及义理,打通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障,其间多有新说创见,皆发前人之覆者,颇能开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时之豪杰。书中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所论除了文学之外,还兼及几乎全部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这部著作是钱先生数十年心血的结晶。青衣翻译作品1955年翻译德国海涅的《精印版堂·吉可德引言》1979年出版《林纾的翻译》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七缀集》青衣三、翻译思想1.“信达雅”2.“诱、化、讹”青衣“信达雅”理论之渊源•中国翻译史,有文字记载,始于周,据《礼记·王制》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周管翻译叫舌人。此后,直至佛教传入前,翻译并不是广泛存在。佛经传入后,译者在“译”字前加“翻”,成为“翻译”一词,一直流传至今。•翻译史上曾有三个重要阶段,促使翻译理论与实践得到很大发展: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西学翻译清朝末年的西学翻译毕生从事西方社会科学翻译的严复在几篇序文里申述了他在翻译中遵循的原则,尤其是在《天演论》序中提出了译事三难:信、达、雅,这标志着信达雅翻译理论在历经千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探索之上,汲取与创新后形成雏形。青衣•“信达雅”翻译理论,源于古代,成于近代,在翻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在不断的继承与出新中逐步走向成熟,这个进程始终没有停顿过。青衣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专门讨论了“信达雅”三字的来历,指出支谦的《法句经序》可能是“信达雅”的出处•支谦《法句经序》:“仆初嫌其为词不雅。维祗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令易晓勿失厥义,……。’(“雅”源此。)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今传梵义,实宜径达。(“信”和“达”均源于此。)是以自偈受译人口,因顺本旨,不加文饰。”青衣•严复译《天演论》:“译事三难:信、达、雅”。•严复先生曾指出:按照原文的义旨和风格进行翻译,这就是“达”和“雅”,同时也是“信”。“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我国近代、现代以至当代的翻译活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衣但钱钟书先生认为,虽然支谦也提到了“信、达、雅”这三个字,甚至严复明确地提出“信、达、雅”作为翻译的准则,但他们并未深入研究三者的辨证关系。青衣钱钟书:信达雅的辩证观钱钟书先生指出:“译事之信,当包达、雅;达正以尽信,而雅非为饰达。依义旨以传,而能如风格以出,斯之谓信。支(谦)严(复)于此,尚未推究。雅之非润色加藻,识者犹多;信之必得意忘言,则解人难索。译文达而不信者有之,未有不达而能信者也。”青衣小结•在这段话里钱钟书先生第一次深入探讨了“信、达、雅”三者的辨证关系。按照钱钟书的理解,“信”、“达”、“雅”是一个系统整体,不可分割,其中“信”处于统摄全局的地位,它包含“达”与“雅”。达是“信”的必要条件,译文没达到“达”就不可能忠于原作;“雅”并不是润饰美化。钱钟书在《论不隔》中指出:“在翻译学里,‘不隔’的正面就是‘达’。”“好的翻译,我们读了如读原文;好的文艺作品,按照‘不隔’说,我们读着须像我们身经目击着一样。”青衣鲁钱对严复这一翻译标准态度的看法:•翻译家沈苏儒以专著《论信达雅》(商务,1999)论述并充分肯定严复提出的这一翻译标准,认为鲁迅和钱钟书对之均持“大体肯定或不否定而代之以新说”的态度。•翻译家冯世则与沈苏儒持不同观点,通过解读严氏《译例言》以及鲁、钱两先生的有关文字,认为鲁、钱两位对严说其实均持异议而均以“信”为翻译唯一原则。青衣发展•钱钟书先生继承并发展了我国传统译论,从文艺学和美学的角度揭示翻译的本质特征这一优点,提出“等类(theprincipleofequivalentorapproximateeffect)”的标准,意即对等或效果基本一致的原则,以求在翻译实践中达到信息与美学并重的效果。青衣批评钱钟书在《毛选》中,将“吃一堑,长一智”译为:Afallintothepit,againinyourwit.《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9月29日环球文汇版转载《文汇报》陈怡的文章,称陈怡赞叹此译文“形音义三美俱备,令人叫绝”青衣吃一堑,长一智:受一次挫折,长一分见识。堑:壕沟,比喻挫折,教训。——《汉语大词典简编下》P1214,汉语大词典出版社这句中文,跟英文的正式短语learnone’slesson意思很接近:learnone‘slesson:Acquiregreaterunderstandingoftheworldthroughaparticularunpleasantorstressfulexperience.--《新牛津英语词典》P1057,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青衣“Afallintothepit”在Englishspeakers看来,只是一个偶然事件,掉进坑里,在他们的观念中,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很难马上联想到挫折。中文的这种联系,是因为王阳明等人表达过类似概念,所以才进入中国人的观念中。明·王阳明《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其次,从前面定义看,这里的“智”,是见识(understanding,experience)的意思,不应该理解成智慧,也不应该理解为wit(才思,理解力,头脑)。显然,这里的翻译把“理解”和“理解力”相混淆。青衣在雅虎论坛征询了nativespeakers的意见后得出:吃一堑,长一智1.learnone'slesson2.schoolofhardknocks(oncebitten,twiceshy)青衣2.“诱、化、讹”钱钟书用“诱”、“讹”、“化”三字高度概括了翻译的性质,功用,易犯的毛病和理想的最高境界,并以此指导翻译工作者“正确认识翻译的性质,严格执行翻译的任务(〈林纾的翻译〉)。同时,从钱钟书对翻译思想的论述也体现了他的动态、多元、开放的文化观,这种思想为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进行跨文化传通和文化转型提供了颇具借鉴价值的思路。青衣钱钟书的翻译思想,现有文献记载并不多。《中国翻译词典》提及的主要有三项:一是所谓的“补偿原则”,即“此‘本’不失便不成翻译”,“盖失于彼(原文)乃所以得于此(译文)也”,二是认为“译本应该对原作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三是标举“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对“钱钟书翻译思想”的介绍也仅有“化境”说和“出原著头”论。青衣翻译的作用:林译之“诱”《林纾的翻译》是钱先生评论翻译的扛鼎之作,在文中,他既提出了不少重要的翻译思想,也对林纾本人及其译作给与了详尽而又不失客观的评析。《说文解字》卷六《口》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譌’。”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所施的引“诱”,“譌”、“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承、彼此呼应的意义,把翻译能起的作用、难于避免的毛病、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仿佛一一透视了出来。青衣所谓“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媒”。钱钟书认为,“媒”和“诱”所指的是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也就是说翻译是个“居间者”和“联络人”,诱使我们去了解外国作品,好像“做媒婆”似的,使国与国之间和平友好相处。青衣钱钟书在《谈艺录》“序”中指出“译”作为“媒”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取资异国,岂徒手乐器用”,也就是说各国之间的交流不仅是物质上的,而且更应是在语言、思想和文化层面上,即在于“诱”。通过翻译,使两种语言结缔“姻缘”,建立文化的“可接近性”。在此,语言的作用就是工具,然而,同时语言也是一种障碍。当人们没有掌握该种语言体系时,这种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和文化对于我们就是“隔壁之烛”,朦朦胧胧,无法理解。“媒”即“诱”青衣翻译本来是要省人家的事,免得他们去学外文、读原作的,却一变而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它挑动了有些人的好奇心,惹得他们对原作无限向往,仿佛让他们尝到一点儿味道,引起了胃口,可是没有解馋过瘾。他们总觉得读翻译象隔雾赏花,不比读原作那么情景真切。同理,“媒”也有它反的一面,即“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马上掷开了译本......倒是坏翻译会产生消灭原作的功效,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者拒绝读者:他对译本看不下去,连原作也不想看了”。“媒”的辩证认识青衣化境说“化境”是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对许慎关于翻译的一段训诂的理解:《说文解字》卷六《口》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譌’。”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所施的引“诱”,“譌”、“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承、彼此呼应的意义,把翻译能起的作用、难于避免的毛病、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仿佛一一透视了出来。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钱钟书1981:18)。青衣“化”的三层含义1.化即是转化(conversion),即上文所述的“将一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2.化即是归化(adaptation),将外文用自然而流畅的本国文字表达出来,“即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牵强的痕迹,又能保持原有的风味”,“读起来不像译本”;3.化即是“化境”。这里面又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入于“化”的境界,即先生所说的“原作的`投胎转世’(thetransmigration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