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咏物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咏物言志诗【咏物诗】咏物诗咏物诗是借对自然界中万物的细致描摹,寄托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咏物诗的特点1.咏物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情趣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托物寓意,表达作者的志向和节操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表明了自己的志向。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1、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2、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3、手法:托物言志咏物诗赏析方法1.关注有效信息:诗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抓物与志的“契合点”。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体会诗人表达技巧的高妙。陈毅《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咏物诗常以所咏之物为题,可以从题目看出所咏之物。咏青松,题目即为《青松》;咏梅花,题为《梅花》;咏石灰,题为《石灰吟》……二、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形象分析。如,写青松的“挺”“直”,这是形态描写;写梅花像雪一样洁白,这是色泽描写;写“大雪压”“凌寒”“出深山”“烈火焚烧”,这些都是外部环境描写。阅读其他咏物诗,会发现,基本上每一首咏物诗都有这一特点。三、由物到人,由实到虚,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从以上三首诗歌,我们可以读出青松的“坚贞不屈、傲岸高洁”、梅花的“不畏严寒、清雅高洁”、石灰“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光明磊落的襟怀”,当然,物的品质实际上也是作者的品质体现,是作者的人格写照。四、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比喻:写物的特征时使用比喻往往更形象生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眼中,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万千条柳枝都垂下绿色的丝条。拟人:常常会使物带上人的色彩。如: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对比、衬托:为了更加突出物本身的特征,常把所咏之物跟其他物进行对比,或者用其他物来衬托所咏之物。“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把梅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之高洁守志。环境烘托:写到物生长的外部环境往往就是用环境来物的品质。“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以冰雪林烘托梅,突出梅的坚毅耐寒;“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用大雪来烘托青松。赏析示例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1、形象分析:梅花: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境烘托)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写)2、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3、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4、手法分析: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2、环境烘托。咏物诗常见意象绝句(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江鸟山花碧绿洁白青葱火红碧白相映生辉青红互为竞丽景象清新赏心悦目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自然形象色彩描写一般意象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感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滁州西涧韦应物意象:春潮雨野渡舟自横意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一般意象绝句(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日江山风花草融泥燕子暖沙鸳鸯春风和畅百花竟放风送花香泥融土湿衔泥筑巢沙滩暖和鸳鸯静睡明丽阔远温馨和谐明净绚丽的初春风景图画阳关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一般意象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凉月柳湾山色桃花雨鲤鱼月色秀朗,凉爽宜人光泻兰溪细柳弄影溪月辉映月光皎洁溪面平静水色清澈春水漾漾鱼抢新税涌上浅滩明澈秀丽生机勃勃以清心灵妙的笔触,写出山水之美,渔家之乐。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植物动物其他菊花梅花梧桐梅子松莲草柳月亮浮云冰雪杜鹃鸟鹧鸪鸟鸿雁鸳鸯蝉传统意象传统意象※事物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范成大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传统意象※事物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梅:坚强不屈不挠,在严寒中最先开放传统意象※事物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温庭筠《更漏子》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传统意象※事物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杜甫《蜀相》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传统意象※事物李清照《点降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湿。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闯进来的翩翩少年这一动作,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的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下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传统意象※事物《赠书侍御黄裳》李白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松——坚贞高洁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赠从弟》刘桢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传统意象※事物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莲——表达爱情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传统意象——“柳”一、“左公柳”。清人杨昌浚在赞誉骁骑将军左宗棠的诗中云:“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以柳示春,绿柳就是春天的标志。二、“灞陵柳”。李白诗云:“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清人周志蕙名句“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就是描摹折柳赠别之俗的。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传统意象——“柳”三、“隋堤柳”。李商隐《隋宫》中云:“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以柳吊古,发年华易逝、世事频更之感慨。韦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就是对六朝的怀故发思。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传统意象——“柳”四、“宛城柳”。贺铸诗云:“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以柳喻相思春情。吴文英有“一丝柳、一寸柔情”词句。朱淑真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更是妙笔生花,以柳暗示爱情初萌的欢悦。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传统意象——“柳”五、“沈园柳”。陆游《绝句》云:“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以柳怀人、伤情难诉。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传统意象——“柳”六、“章台柳”。韩翊诗云:“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以柳暗喻其宠妓。“眠花卧柳”、“烟花柳巷”,柳即指落入烟花的妓女。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传统意象——“柳”七、“寒食柳”。据《荆楚岁时记》载:“寒食日,皆折柳插门。”张炎诗云:“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以柳寄思亲恋乡之情。倪瓒“旧家应在,梧桐霞井,杨柳藏门。”以柳感怀游子乡情。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传统意象——“柳”八、“金雪柳”。李清照《永遇乐》中云:“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以柳妆扮,更添女儿几分娇美。常言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就是这个道理。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传统意象——“柳”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猿猴哀伤凄厉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传统意象——“动物”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乌鸦沙鸥莼羹鲈脍双鲤小人俗客庸夫哀伤飘零伤感指家乡风味代指书信“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传统意象——“动物”鸿雁: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传统意象——“动物”鹧鸪鸟: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传统意象——“动物”鸳鸯,指恩爱的夫妇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传统意象——“动物”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传统意象——“燕子”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