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人禽流感防控形势分析
人禽流感防控形势分析垣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10月30日人禽流感疫情回顾最早的人禽流感病例出现在1997年的香港。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18人发病,其中6人死亡。2004年东南亚报告H5N1感染人事件。禽流感更加突出了其公共卫生学方面的意义。人禽流感疫情回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截至2010年8月31日,全球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505人感染,其中300人死亡,病死率59.4%。中国从03年至今有39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6人死亡,病死率66.7%。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人禽流感疫情统计(2010年8月31日)国家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Total病例数死亡数病例数死亡数病例数死亡数病例数死亡数病例数死亡数病例数死亡数病例数死亡数病例数死亡数病例数死亡数阿塞拜疆000000850000000085孟加拉000000000010000010柬埔寨0000442211101011108中国110085138534474113926吉布提000000100000000010埃及00000018102598439422911236印尼00002013554542372420211965168139伊拉克000000320000000032老挝000000002200000022缅甸000000001000000010尼日利亚000000001100000011巴基斯坦000000003100000031泰国0017125233000000002517土耳其00000012400000000124越南3329206119008565557211959总计4446329843115798859443373323718505300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人禽流感疫情统计(2010年8月31日)为何禽流感多发于东南亚地区人口多、密度高、居住拥挤,地处热带或亚热带,有利于流感病毒生存和传播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和卫生差,基层防疫人员薄弱,耕作方式较落后,人、禽、畜关系密切养禽业发达,水禽多,以散养为主湖泊、滩涂、沼泽地及稻田多,是候鸟的主要集散地农贸市场多,小摊小贩密布,活禽流动量大,居民好买活禽并有亲自宰杀的习惯生活方式:越南喝生鸡血,泰国斗鸡,我国南方爱吃白沾鸡动物疫情形势分析HPAIH5N1将在亚洲呈地方性持续流行疫情集中在免疫空白地区和散养家禽–病死禽及其污染的环境–无症状但携带、排出病毒的水禽–“免疫”后的家禽–活禽宰杀、交易市场中国形势分析禽类数量大、密度高–禽蛋产量世界第一(产蛋占全世界40%)–禽肉产量世界第二(家禽152亿只、占全世界76%)–水禽产量占全球70%以上越来越多的动物携带H5N1,阳性率达10%–鸡、火鸡、鸭、鹅、鹌鹑、雉鸡、鹧鸪、鸵鸟、鸽、孔雀等多种动物易感野生侯鸟出现大规模发病死亡接种情况暴发构成比未接种6672.5%85.7%不规范接种1213.2%接种但低滴度抗体2214.3%免疫漏洞是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养殖场规模暴发构成比家庭散养少于100只66.6%100-100008087.9%10000-5000055.5%大于5000000%家禽疫情主要集中发生在小规模养殖场候鸟疫情主要集中在中非/西亚迁徙带候鸟死亡范围扩大种类增多候鸟疫情主要集中在中非/西亚迁徙路线人禽流感疫情形势分析•我国人禽流感散发病例将不断出现,仍集中在农村地区•“城镇型感染来源不明”的病例可能依然存在•共同暴露将导致家庭聚集性病例出现•每新增一个病例,都将为病毒通过适应性突变或基因重配来提高其人际间传播能力创造机会专家称需警惕禽流感将卷土重来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猪流感正式结束,由猪流感在全球引发的死亡人数超过18600人,比之前预计的几百万人相去甚远。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各国政府的准备工作和运气(猪流感没有变异)是人数不高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警告称,各国卫生部门应该保持警惕,尽管猪流感并非如预期那么致命,但禽流感可以引发新一轮的全球性疾病。研究发现:禽流感可能转移到猪身或演变发展据美国《新科学家》报道,H5N1禽流感病毒很可能已经具备在动物之间传染的能力,因为他们发现自从2005年以来,印度尼西亚已经发现猪感染这类流感病毒的案例。这意味着这类病毒之后很有可能在人类之间传播,并导致大范围内的传染病。研究发现:禽流感可能转移到猪身或演变发展H5N1禽流感病毒会杀死60%它所感染的人群。然而,只有在直接接触被感染的家禽后才有可能发生传染,并且这种疾病似乎不会在人群之间传播,因为目前还尚未出现人群之间感染的案例,这意味着这种病毒不太可能引起大范围的流行。然而,事情也不是一成不变。这类病毒可以通过首先感染猪而发展在人群之间传播的能力,因为猪与人有生物相似性,所以适应于猪的流感病毒比禽流感病毒更易适应于人类,在09年适应于猪的流感病毒便引起了大范围的猪流感。研究发现:禽流感可能转移到猪身或演变发展印度尼西亚苏腊巴亚的艾尔朗加大学的哈伊尔尼东以及他在日本的同事,自从05年起就追踪印度尼西亚猪的H5N1病毒,当时印尼正遭受着严重的禽流感。研究报告指出,在2005年至2007年禽流感高峰期,他们测试的700头猪中,有7.4%携带H5N1病毒。研究发现:禽流感可能转移到猪身或演变发展自从2007年以来,印尼在家禽和人类爆发禽流感的案例已经大量减少,研究者发现猪感染该病毒的概率也类似的降低了,尽管最近猪仍有感染的迹象。这意味着这类流感病毒很可能仍在传播和发展,因为研究小组意外的发现被感染的猪并没有呈现出任何症状。“H5N1病毒在印度无症状的猪之间传播,使得它们不易被发现”。如何解释人患禽流感家禽无疫情现象2009年1月份以来卫生部门先后通报北京、山西、山东、湖南、新疆、贵州、广西等7省份发生8例人感染禽流感确诊病例。但没有报告家禽禽流感疫情,这种情况不正常。当时发生的38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其中仅4例伴有家禽疫情。一般认为,只要环境中有病毒存在,人就有被感染的风险。自然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来源、宿主和留存条件等很复杂,尤其是在冬季病毒存活时间较长。但环境中病毒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家禽禽流感疫情的暴发。如何解释人患禽流感家禽无疫情现象人发生感染禽流感病例与家禽禽流感疫情不能一一对应的情况在世界上也比较普遍。目前已有15个国家的50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很多病例并非在禽流感疫情暴发时感染,且确切的传染源和感染途径还不清楚。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通常意义上的高危人群,如家禽饲养、屠宰、经营和防疫人员,其感染率反而不高。在我国,上述高危人群尚无一人发生感染。目前,全世界在禽流感的研究方面还有很多未知领域,这些未解之谜有待于通过更深入的科学研究揭示其中的奥秘。人禽流感H5N1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教研室从2003-12-01—2008-04-30,全球共14个国家和地区向WHO报告了382例实验室确认的人感染H5N1病例,死亡241例。同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了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家禽或野生禽类H5N1爆发疫情。从流行病学角度对实验室确认的H5N1病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归纳总结其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对指导今后HAI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人禽流感H5N1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教研室在报告HAI的14个国家中,亚洲9个国家317例(83.0%),其中又以印尼和越南病例所占比例最高(34.8%和27.7%);非洲3个国家52例(13.6%);欧洲12例(3.1%);美洲1例(0.3%)。国家/地区分布人禽流感H5N1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教研室2005-10以来,报告人感染H5N1的国家数随着禽流感疫情地理范围扩展而显著增加。在2005年中期以前仅有4个国家有HAI病例报告,从2005-10—2008-04,报告人感染H5N1的国家增至10个。2003—2008年发病国家数分别为2、2、5、9、9和4个。发病数随年份无增加趋势。2003-12—2008-04HAIH5N1病例的发病曲线显示有2个发病高峰,出现时间为1、3月份,与北半球的冬、春季吻合。时间分布2004—2007年各月平均发病数人禽流感H5N1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教研室男∶女=0.93∶1(181/195),2004—2008年的性别比分别为1.00∶1;0.69∶1;0.85∶1;0.76∶1;1.38∶1。不同年龄组(10~19、20~29、5~9岁)其性别比分别为:0.94∶1;0.54∶1;1.32∶1。2004—2008年病例的平均年龄分为17、24、20、21及21岁。确诊病例年龄的中位数为20岁(3个月~75岁),病例年龄小于20岁的占50.0%,10~19岁年龄组病例比重最高(24.6%)。病例年龄小于40岁的占95.0%。在小于10岁的病例中,43例小于5岁,51例在5~9岁。性别、年龄分布H5N1病例各年龄组性别和病例数分布发病到住院和死亡的时间间隔212例患者有出现症状到入院的间隔时间数据,所有年龄组发病到住院的中位时间为4d(0~20d)。89.6%的病例在发病1周内住院接受治疗。发病到住院的中位时间变化趋势:2004年为4d(0~7d)2005年4d(0~11d)2006年6d(0~16d)2007年4d(0~20d)2008年5d(0~9d)各年份发病到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到住院和死亡的时间间隔188例有发病到死亡的间隔时间数据,从2003-12—2008-04,发病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9d(2~31d),其中除2004年为11d外,其余各年份均为9d。各年份发病到死亡间隔时间比无统计学意义。89.9%的死亡病例在发病后17d内死亡。HAIH5N1病例总病死率为63.8%,10~19岁年龄段病死率最高(77.4%),其次为20~29(72.5%)和30~39岁(71.2%),小于5岁年龄组最低(34.9%)。各年龄组病死率比有统计学意义。2004—2008各年份病死率分别为73.3%、42.6%、68.7%、67.0%和77.4%。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率随年份无增长趋势。病死率结果分析HAIH5N1病例中10~39岁为高发年龄段,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比例高达64.6%,提示该年龄组可能存在某些暴露于该病毒的危险行为方式。在所有年龄组中,只有10~29岁年龄组性别比小于1,女性多于男性,这可能反映了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承担了某些特殊角色,比如禽类养殖、宰杀、取内脏、烹调等,增加了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机会。不同年龄组病死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10~39岁年龄组病死率最高,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不同的是本次分析发现病死率最低的年龄组是在小于5岁年龄组,而不是≥50岁年龄组,这可能与学龄前儿童大多病后及时入院治疗有关。结果分析2004—2008年病例每年的年龄和性别分布、发病到住院时间和到死亡的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这些指标随时间变化无增长趋势;2004—2008年各年病死率虽有统计学意义,但2004、2006—2008年病死率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等级相关结果也说明病死率随时间变化无增长趋势。以上结果表明HAI发病模式可能并无明显改变,病毒致病力未发生明显变异。自2005年以后,居高不下的病死率也说明禽流感对人类的危害程度仍然十分严重。结果分析本文分析采用的都是各国向WHO报告经实验室确诊有症状的病人资料,不包括症状轻微未就医者以及部分在病原检测前或者诊断前已经死亡的患者。尽管在检测中存在假阳性或者假阴性情况,有学者研究,病毒血清出现阳性反应而又无症状的情况很少发生,所以纳入病例仍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群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真实情况,在当前对亚临床感染或轻症感染发生率了解尚不清楚的情况下,对已经界定的高危人群进行研究依然十分必要。隐性感染及轻型病例•
本文标题:人禽流感防控形势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351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