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灸的规范化操作与临床治疗及保健作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赵盈概述督灸,是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隔药发泡灸的中医外治特色技术,由古时铺灸、长蛇灸演化而来。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研究开发,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崇桂琴主任医师基于传统中医外治法的基础上创新的新技术。一、督灸技术的理论基础督灸主要用于AS等脊柱疾病的治疗。依据此类疾病病位在督脉、基本病理多为肾虚督空,和《素问•骨空论》“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病在骨,焠针、药熨”的理论而创立。督灸的治病作用是多方面的,涵括经络、腧穴、药物、艾灸、发泡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优势,直对病所进行全身调整。发挥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痹止痛的功效。治疗脊柱疾病具有其它单一疗法所不可替代的优势。二、督灸临床应用效果所谓督灸,并不是在督脉上施灸就随意称之。其技术体系是基于传统中医外治法的理论结合传统灸法特点及多年的临床经验,加以创新的一种特色外治技术。督灸可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增生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督灸的研究:自1988年开始,崇教授进行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于1992年正式立题为山东省卫生厅“八五”攻关项目,研究结果证明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镇痛机理是升高丘脑内β—内啡肽的含量,起到中枢性镇痛的作用。1998年该技术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通过10年的临床研究证实督灸能降低HLA-B27基因的异常表达,调整免疫紊乱,减少免疫反应性损伤,降低炎性指标,修复破坏的骨组织,控制病情,纠正畸形的功效。2003年中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技术规范整理”项目,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开展“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阳虚证技术操作规范整理的临床研究”,于2008年3月12日在上海顺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组织的验收和鉴定,并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通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药灸”,具有治疗时间长、作用持久、疗效可靠,且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督灸疗法每月最多只需治疗2次,一般治疗2—3次即可达到明显减轻病痛的效果,相比药物治疗具有治疗次数少、疗效明显的优势。资料显示自97.1~06.8年,山东省中医院以督灸治疗AS3000例,有效率达到96.7%,明显缓解率为64.3%。三、督灸技术操作规范督灸操作步骤(1)施灸部位:取督脉的大椎穴至腰俞穴作为施灸部位。(2)施灸程序:选择体位:令患者裸背俯卧于床上。取穴:医者用拇指的指甲沿脊柱(督脉)凸处按压“十”字痕迹。施术部位消毒:以75%酒精棉球自上而下沿脊柱常规消毒3遍。涂抹姜汁:沿脊柱凸部医者按压“十”字痕迹涂抹姜汁。撒督灸粉:沿脊柱凸部医者按压“十”字痕迹撒督灸粉呈线条状。敷盖桑皮纸:将宽10cm、长40cm的桑皮纸敷盖在药粉的上面。铺姜泥:把姜泥牢固地铺在桑皮纸中央,要求姜泥底宽3cm、高2.5cm、顶宽2.5cm、长为大椎穴至腰俞穴的长度,形如梯形。放置艾炷:在姜泥上面放置梭形艾炷首尾相接,艾炷直径如病人的中指中节直径。点燃艾炷:以线香点燃艾炷的上、中、下三点,任其自燃自灭。换艾炷:1壮灸完后再换1壮,连续灸完3壮。移去姜泥:灸完3壮后取下姜泥。轻擦灸处:用湿热毛巾轻轻擦净灸后药泥及艾灰。(3)放水疱:灸后大约3~6小时施灸部位自然起水疱如珍珠状,第二天放水疱。放水疱时,病人取俯伏坐位,以75%酒精棉球自上而下在水疱表面及其周围常规消毒3遍后,待自然干燥后,用消毒针头或1寸毫针沿水疱下缘平刺,疱液自然流出,再以消毒干棉球轻轻滚动按压,使残留的液体充分流出。(4)治疗时间及疗程督灸治疗时间:每天上午8:00-12:00,下午1:30-5:30。每次治疗3小时,25-30天治疗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5)督灸的辅助措施饮食要求:督灸治疗前7天开始要求患者配合饮食调节。①忌食:一切水产品、羊肉、鸡肉、狗肉,酒类,蔬菜包括黄瓜、韭菜、香菜、辣椒。②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多食用植物蛋白,如大豆、花生、蔬菜等等。功能锻炼标准:最好是户外活动,行动不便者可以做室内医疗体操,以主动运动为佳。户外活动首选太极拳或者广播体操,每天坚持2次,早晚各30分钟为宜。治疗后保养:督灸治疗后经脉已疏通,此时患者感到周身轻松,要注意规避风寒,防止风寒之邪乘机袭入,再次凝涩络道,导致疼痛不止。督灸后要求常规保温,不可在冷气调制的房间内睡眠和工作。督灸后头脑感到清醒,精神振作,不可趁机熬夜或者超体能工作。督灸后功能锻炼不应突然增加,要循序渐进,防止新的损伤。督灸后不要涂抹任何药物,让泡痂自行脱落。(6)关键技术环节1.正确选择适应证和舒适的体位:适应脊柱疾病未有严重骨质畸形及损伤者;操作时要求裸背俯卧位。2.督灸粉的组方与制作:①督灸发疱方:麝香、肉桂、杭白芍、斑蝥等9味;②督灸不发疱方:麝香、肉桂、杭白芍、全蝎等9味。各药共为细末,每份2克密封备用。3.姜泥的制作:姜泥制成馅状。4.艾炷的标准:艾炷不可忽大忽小,标准艾炷的直径如病人中指中节的直径,长以大椎至腰俞穴之间的长度。(7)注意事项调节饮食:要求患者在治疗前7天开始调节饮食,忌食一切酒类和水产品鸡、羊、狗肉及肥甘之品,以免降低疗效或发疱过大。排烟通畅:治疗室内应有排烟设施,及时排除艾烟,以免污染空气。防火设备:治疗室内应准备1个水杯,贮存点燃过的火柴柄,以防火灾。治疗后保暖:适当休息、不能熬夜和久居空调室。发疱后的护理:起疱后在腰间放置直径5厘米,长10厘米的卫生纸衬垫,起间隔内衣及腰带作用,保护水疱。放疱后勿须抓、挠和涂抹任何药物。医者在操作时要密切注意患者情况,防止由于患者活动引起艾炷的脱落;患者治疗结束后,医者应嘱其缓慢坐起,并在治疗床上静坐5分钟~10分钟,以免出现体位性眩晕而摔倒。(8)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1.施灸中艾火脱落,应迅速用持物钳将艾火放入水中灭火。2.督灸治疗后特殊体质起疱过大,大如杏核。处理措施:第2天放疱后,如仍有鼓疱第3天再放1次,消毒发疱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预防感染。3.晕疱:放疱时病人过度紧张,出现头晕、恶心或者胸闷谓之晕疱。处理措施:放疱时,施术者多与患者交谈,放松病人的紧张情绪,手法操作轻巧,即可避免。4.疱痂愈合缓慢者,严格控制忌食物品,结合血常规情况,令患者调整高植物蛋白饮食,或对症处理并注意休息。四、督灸治疗范畴1.强直性脊柱炎(AS)增生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AS)表现为脊柱椎旁小关节和骶髂关节的慢性炎症,是一种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发病隐匿而缓慢,早期多有低热、厌食、消瘦,慢性而持续性的腰背疼痛和僵硬超过三个月,严重者脊柱弯曲变形,甚至强直僵硬,或背部酸痛、肌肉僵硬沉重感,阴雨天及劳累为甚的肢体痹病类疾病。晚期可出现驼背畸形,甚至残疾。AS的病位主要在骶髂关节及脊柱的肌腱与骨膜附着点,累及筋骨。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尚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西医主要从抗炎和抑制免疫角度治疗,常用药物如非淄体类抗炎药物(NSAID)、甲氨喋岭、氯奎等,早期可缓解症状,反复发作后药效减退,长期服药因其严重副作用损坏胃肠、肝、肾和造血功能,强的松类药物长期应用易出现股骨头坏死而致残。督灸运用中医的配伍技巧,将经络、腧穴、药物、艾灸的综合作用,充分发温肾壮阳、行气破瘀、拔毒散结、祛寒利湿、通督止痛的功效控制病情,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免疫紊乱,改善脊柱畸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轻者一个疗程稳定病情,不加用任何药物。督灸治疗AS的特点:以督灸治疗为主,佐以饮食调节和功能锻炼。2.预防、保健与抗衰老、增强抵抗力,改善亚健康状态督脉与任脉、冲脉三者同起于胞中,督脉行于腰背部,任脉、冲脉行于腹胸部;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人身诸阳;诸阴经通过经别的联系合于阳经;因此认为督脉可以沟通全身经络。督灸作用于督脉上,通过督脉的综合作用激发协调诸经,发挥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督灸对于没有疾病的人能起到保健与养生的作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长期工作劳累,熬夜,饮食上吃太多凉性的食物(如从冰箱里冷冻的食物)还有越来越多的空调病,这些都大大消耗了人体生存所需最基本的——阳气。所以人们才会感到身体越来越疲惫,精神越来越消沉,工作没有激情,这些都在暗示人们身体的消耗的阳气越来越多,而不注重补充才会导致一系列的情况出现,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这些症状在现代医学上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但是通过督灸这种物理性的治疗措施,不仅可以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预防与保健的作用,这也是目前所提倡的“治未病”的保健养生思想。使人们的身体在疾病出现症状以前先起到预防的效果,这对人体健康是很好的保持和体质的增强。督灸的这种保健作用是现在的所有治疗手段都不能及的。3.督灸对女性怕冷及美容的作用。督灸对女性尤为有效。女性按照中医的思想,属阴性体质,因而相比男性来说,阳气往往不足,这也就导致女性往往易患寒性疾病,如往往手脚冰凉,痛经等等,这些基本都是因为阳气不足不能温熙四肢、脏腑,以至于寒邪凝滞在这些部位导致疼痛不舒。督灸疗法就是通过在统领一身阳气的督脉上进行辛温大热的艾灸治疗,让阳气在体内慢慢积聚起到大补阳气的作用,使之到达体表起到御邪防病,在内到达全身各处起到温通经脉、温熙脏腑的作用。督灸对女性面部的黄褐斑、雀斑等各种随着衰老的出现的症状,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这些都是通过调节全身的阴阳的平衡来调理全身的各脏腑的功能,以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五、督灸禁忌证1.哺乳期或崩漏的女性患者,孕妇。2.有糖尿病、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及过敏体质、高血压者。3.关节畸形活动不利的患者。4.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合并有其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及皮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