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管理经验交流学校管理的实践和思考徐州市湖滨中心小学戴海明学校管理就是一种影响教师和学生行为的过程。学校管理首先是教师的管理,教师是学校文化的传递者,实践者,学校通过教师把学校文化传递给学生,教师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从而实现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一、学校愿景的参与首先用学校发展规划与教师个人自我实现的精神力量来凝聚人心。制定学校愿景,利用SWOD分析和PECT分析查找学校发展方向,制定学校远景规划,让教师来分析目前学校的优势强势、机遇机会、弱势劣势、面临的挑战威胁、可利用地资源……分析的最终目的使学校对存在的现状做出准确、快速的反应,找准学校的第二次发展点,以确保学校能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在制定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全面广泛的参与,它还将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改变教师原有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的运营管理水平、学校精神与文化的凝聚力、强化学校集体的塑造和人的塑造的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成为学校团队要完成的组织目标,得到广大教师认同、支持,产生真正的绩效。案例:创建实验小学1、分析现状学校优势:我校(湖滨中心小学)建校20年来没有任何创建,教师有一种被兼并的危机感,这就是发展的动力。机遇挑战:我区实施的“无差别教育”“均衡教育”最大限度地给创建的学校提供支持和投入,创建实验小学是目前最好的发展机遇。危机:学校周围方圆不足500米就有5所学校,且分别是双语小学1所、市模范学校1所、市优秀小学2所,只有我校没有上过等级,且教学质量每况愈下,每年新生只能招到计划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剩下的只能用外来务工的子女补充,且有被兼并的可能。弱势不足: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徐州市实验小学创建工作细则,全体教师分组进行了湖一现状与实小的差距的调查,并行成调查报告,发现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改实验、教学质量与实小的要求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统一认识创建初始,我们组织学校教师市实验小学参观,让教师们亲眼目睹了西苑、奎园、少华街、青年路等学校的办学条件,使教师们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前进道路上一切问题的关键,学校的发展必须是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发展。3、制定工作计划由教师们根据创建细则要求和学校实际列出了40余项工作计划。4、认领工作任务分配工作任务往往使教师感到校长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看待他们,这种硬性的管理方法会使人参生一种抵触心理,不利于工作的贯彻执行。由学校各部门的负责人根据学校工作分工认领创建工作任务,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报名参加工作组,这种形式满足了教师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5、制定单项工作计划各部门根据工作内容、工作量、及验收时间制定单项工作计划。6、反馈协调形成总体规划学校组织各部门宣读单项计划,部门之间根据最大效益原则,互相补充,相互协调,形成科学的、民主的最优化创建工作总体规划。整个计划的制定过程就是一个转变教师理念,激励教师的过程;是一个凝聚人心的过程;是一个体现教师自主权过程;他使教师产生了一种自信的感情,觉得在学校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用处。因而他们努力的工作。使得整个实小的创建计划执行得力。这是校长创建实验小学过程中的日记11月23日,离验收还有2天,电教主任加班到晚上8点还没有回去,我去催他抓紧回家休息,他说:“我今天一定要作完课件,明天我可能不能来了。”第二天,他的父亲就去世了。11月24日晚,已经到晚上7点多了,明天就是验收的日子,我的心情非常紧张,不能有一点疏漏,不能让教师们的努力受到一点损伤,我在做着最后的检查工作,楼后怎么还有声音,原来是三位老教师在用水冲刷着小后院,这时我听到了这样的对话:“袁老师,你怎么也没走?”“这不都是咱自己的事吗”11月25日,这是验收的日子,当我六点半来到学校的时候,全校男教师都已把学校操场、墙壁全部打扫干净。……一个没有理念,不懂管理真谛的领导者,做再多的工作,只能是原地徘徊,最终会制约学校的发展。二、制度与人本联姻学校管理中要塑造一个成功团队,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同时不要忽视人的因素。只有约束而没有关怀的制度,会使管理失去了人的支持,学校不可能发展;只重视人的因素,而没有制度的约束,使管理流于空洞。人的管理首先是人心的管理,任何人在感情上都需要尊重、信任和理解,知识分子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教师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他们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约束。我校“教师出勤制度”的制定就是以满足教师心理需要,遵循科学规律,形成的一项以自我约束为主的管理制度。案例:学校实行结构工资制,出勤作为结构工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学校本着严格管理,“公平公正”的想法,制定了以惩罚(扣钱)为主的教师出勤管理制度。然而“公平公正”没有得到教师的认可,“严格”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心情压抑,牢骚满腹,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镜头一:结构工资兑现日:一些教师围着校长理论,一些教师在相互发着牢骚“太没人情味”“这样不合理”,校长满头大汗,声嘶力竭,应接不暇,教师不欢而散……这不由引起了我们的深深思考。教师这一特殊的群体更需要给予并接受别人的爱,受到重视尊重信任和赏识,学校制度只有符合教师的心理需要才能激发教职工的心理需要,才能激发教职工的动机。为此我们就学校“教师出勤管理制度”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们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极富人情味的建议,根据教师们提出的建议和调整的结果,我们除了认真执行上级的出勤制度外,又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补充、修改。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取消了多重惩罚条款(即原来的课扣、月扣和年扣);考虑到许多教师走进课堂进入角色,就会忘我的工作,不舍得耽误学生一堂课的事实,我们对短假适当进行了放宽,对孩子、老人及本人生病,上完课再去看病的,学校每月给予8小时的短假;有些教师家远、有的教师可能再路上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我们允许教师每月有两次的迟到(每次不超过5分钟);为了满足教师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对制度的执行进行了改革,变过去的校长点名考勤为教师自我考勤,即凡请假或迟到的教师自己记录,能按时到校的就不要再点名签到了。经过修改——调研——再修改,三上三下的修改,终于制定了满意度达98%的学校出勤管理制度。镜头二:结构工资兑现日。部分教师在公示栏前看了看,满面笑容,两位教师一起走着说着:“今年不错。”校长在会议室等待教师的询问,不见一人……“充满人文关怀的制度”,全体教师都能自觉遵守,一个月下来经过调查统计有90%的教师没有违反制度,而且杜绝了私自离校、互相包庇的现象。时至今日,该项制度已实施两年多了。我们又对“点名”“签到”“刷卡”“迟到、请假扣钱”等现象进行了教师访谈:校长:出勤作为每个工作日第一项管理内容一直被许多管理者所重视,同时也是令诸多管理者最头痛的事,各种考勤方法层出不穷,结合我校的出勤管理制度,请各位老师就目前各企事业单位在出勤管理上的一些做法如:点名、签到、刷卡等,谈谈你的看法。教师:按时上下班,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做到的,采取一定的做法是应该的。教师:对自觉的教师什么法都管用,对不自觉的什么法都不管用,这就是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就听说某校长为了要求教师不迟到、不早退,每天晚提前站在校门口点名,于是迟到的教师要等到校长离开校门再进校,真是辛苦。教师:前两天,我见到我的同学把车子停在校外,我问:你怎么把车子停在外面?同学说:为了控制教师中途离岗,上课铃一响,校长就把把车棚锁上。放在外面就方便了。教师:制度是制不自觉的人,但对不自觉的人什么制度措施都没有用。校长:你们对我校现在的出勤制度怎样看?教师:我校的出勤制度对教师很宽松,是对自觉教师的信任,但从另一面讲又是对不自觉的人的纵容。校长:请举例说明。教师:**就经常迟到,但学校并没有对他采取什么处置。自觉性不够,讲人文,就是给他们钻空子。校长:这种教师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对你们这些早来晚走,有时还要回家批作业,连一分钟都不舍得耽误的老师确实是不公平,你们心理不平衡我能理解。我想我们第一先给他谈谈,让他意识到这样做给学校工作带来的损失以及教师的普遍反映,认识自己的不对,然后让他自己对照制度认真检查自己,最后给自己一个“惩罚”,使他心悦诚服。以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教师:每一个制度都有他的目的。如:美国一家公司的职员上班可以迟到,带孩子……,但在业务上,成绩上要求特别高。我认为,平时工作完成的如何,才是衡量的标准。教师:我认为点名、签到、刷卡等是正常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是一种工作态度的表现,是管理的一种手段,但最重要的是靠本人自觉。教师:没有特别严密的制度,它有相对性,严格的制度如果没有丰厚的经济作基础,很难执行到位,还不如以引导、以情感管理为主,我们看校长对我们这么好,不好意识不不遵守制度。校长:我们学校现行的出勤制度要不要修改?教师:挺好的,不要改,就希望学校对那一两个人多关注就行了。通过访谈,使我们深深感到:校长管理,既要“理”治,也要“情”化,情理并举,才是学校管理的真谛所在。学校领导只有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管理中去,他才会赢得尊重和喜爱。人性化的管理能提高教师对管理制度的认识,形成众望所归的良好的自我约束的氛围。三、文化引领,润物无声教育理念不仅对管理学校有直接的指导功用,同样重要的是它能营造一种学校管理文化,而这种文化是对支配学校及其成员行为最具影响力的学校价值观,也即我们所说的“信念影响”。这种文化尤其是学校价值观,有利于学校及其成员形成意识自觉和行为自觉,从而增强学校的组织凝聚力以及内部的目标一致性。1、形成群体观念群体观念包括群体精神、群体意识和群体作风。一个集体有了统一的观念,才能有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意志,才能奋发向上、万众一心。学校的群体观念应当是一种先进的思想,代表全校师生一种进步的愿望。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尤为可贵。然而,学校的群体观念又不可能自然形成,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发现、培育、倡导,使之逐步变为群体的共识和行动。为此我们开展基于教师内涵发展的读书活动:从教师在工作生活中的困惑入手,开展专题读书系列活动,使教师在阅读中不断反思自我、修正自我、提升自我,使读书与教师生活结合。我们开展“尊重”、“宽容”、“理解”、“责任”论坛活动,通过活动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我们提出:教师作为学校工作的主力军应该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对于执行力的落实应该做到:坚决执行不推委,齐心协力不扯皮,尽职尽责争第一。2、学习企业的管理文化,构建学校管理理念我校提出“以精细的管理造就教育精品”的口号,学习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努力把学校办成教育精品。理念的形成正向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的:“不是锤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为此我们提出:文化引领,润物无声的管理理念我们倡导完成每一项工作都要到:雷厉风行(提高执行力)精益求精(细节决定成败)勇于创新(有创新才能不圈怠)群策群力(团结就是力量)形成管理文化:我们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要懂得:立即行动。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全力以赴。欲求上上则得上,欲求上则得中,欲求中则得下。在工作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不能允许自己作到次好;能完成100%,就不能允许只完成99%。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要树立:“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理念。因为它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力。我们需要具备这种精神的人,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借口,哪怕看是合理的借口。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要具备下列习惯:(1)延长工作时间(2)始终表现出你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3)自愿承担艰巨的任务(4)在工作时间避免闲谈(5)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和管理中的问题把平凡的事做精彩,把平常的事做细致3、对各管理层提出要求对校长的要求: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应具备高瞻远瞩的执行理念,对于执行力的落实应该做到:一日盯一日,一月超一月,一天也不能耽搁。对中层的要求:中层作为学校管理的最高执行者应具备分析判断的执行能力,对于执行力的落实应该做到:想到、说到、做到,思到,一切按计划,一丝不苟落实。对所有管理人员(包括班主任)的要求:自发、自动,腿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