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艺术与美术——艺术的分类: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分(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分(表现艺术、再现艺术)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分(动态艺术、静态艺术)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分(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等)……艺术起源学说: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第一节原始陶器艺术陶器制法:徒手捏制、泥条盘筑、轮制成型制陶粘土与孱和料:硅、铝、铁、钾、钠、镁、钙、钛的氧化物——造岩元素砂子、稻壳、贝壳屑陶系:红陶系、灰陶系、黑陶系、白陶系、硬陶系器类与组合器表装饰与花纹新石器时代陶器主要是日用器皿,按用途可分几类:汲器,如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大汶口文化背水壶炊器,罐、鼎、鬲、甗、釜、甑、灶饮器,斝、鬶、盉、爵、角、觚、杯食器,碗、缽、豆、盘盛贮器,壶、罐、瓮、瓶、罍、尊、盆、缸其他杂器器表修饰与花纹1.器表加工▲表面磨光▲涂刷陶衣2.花纹装饰彩陶也属此类,此外还有▲拍印花纹及滚印花纹▲附加堆纹▲剔刻纹▲镂雕纹▲烧成后彩绘花纹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陶器:早期公元前6000——5000年▲河北磁山绳纹、篦纹、划纹、波折纹、偶有简单彩陶▲河南裴李岗篦纹、划纹多,少见绳纹▲甘肃大地湾划纹、绳纹、锥刺纹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2000年,胎质较纯净细腻,表面磨制光滑,手制为主,已出现慢轮修整迹象。以红陶居多,并有黑白红彩绘▲半坡类型约公元前5000——4000年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增多。以卷唇圜底盆最典型,彩陶中多在赭红色胎上施以黑彩,绘带条纹、三角纹、波折纹、网纹、人面纹、鱼纹、鹿纹和蛙纹等。▲庙底沟类型约公元前4000——3000年,半坡类型基础上发展起来。器形以大口鼓腹小平底缽最典型。彩陶在陶器中比例比半坡类型增多,纹饰较半坡类型成熟。彩陶纹饰中有带条纹、圆点纹、勾叶纹、弧线三角纹、曲线纹等,并有少量鸟纹和蛙纹。庙底沟彩陶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空间疏朗明快,韵律感强。纹饰的黑白双关是其特色。▲西王村类型……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190——1715年受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影响,形制相近但有地方特色。以砂质和泥质红陶为主,彩陶最为发达。▲马家窑类型约公元前3000年,由庙底沟类型发展分化而来马家窑类型陶器多是小口的壶、罐之类。马家窑类型彩陶艺术特点:满;内彩;点和螺旋纹▲半山类型约公元前2500年,造型主要是短颈广肩鼓腹彩陶罐涡旋纹组成装饰,锯齿纹大量使用,曲线和直线鲜明对比,壶体高宽形成恰当比例。半山类型开始大量运用红色彩绘,红黑交替或间隔的处理,获得更为复杂的装饰效果。▲马厂类型约公元前2000年,由半山类型发展来,但渐趋衰落。可分三阶段:早期双耳罐为主,虽流行红黑两彩装饰,但不常用相间手法,锯齿纹已不甚流行,粗而钝;中期壶体变瘦,颈部加长,四大圆圈纹流行;晚期彩绘流于简化,多运用波折纹常见纹饰有折线纹、回纹,而以人形纹(或称蛙形纹)最具特色。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040——2240年,大体和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时代相当。大汶口类型、大墩子类型、三里河类型早期陶器以砂质和泥质红陶为主,手制为主;晚期红陶较多,灰陶黑陶数量增多,白陶出现,慢轮修整基础上出现了轮制陶器。胎质细腻精致,器表多素面磨光,也有用红黑白三色彩绘。龙山文化各地龙山文化陶器在不同地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基础上发展。以砂质黑灰陶和泥质黑灰陶数量最多。泥质黑陶次之,并有一些红陶白陶,彩陶也偶有发现。虽还有手制,但以轮制较普遍。白陶烧制温度较高,有些扣之有类似瓷器的金属声。长江中下游流域新石器时代陶器河姆渡文化公元前4360——3360年分布范围主要在长江下游的宁绍平原。以夹炭黑陶为主,并有一些砂质灰陶和泥质灰陶。皆手制,烧成温度较低。器表以饰印绳纹为多,多饰于陶釜陶罐的腹部。有点陶器刻划了凤鸟、猪、鱼等动物形象,这些形象又多与稻穗、树叶等植物形象刻划在一起。也有少量在泥质夹炭黑陶的磨光表面,用褐彩绘制植物形象的彩陶。大溪文化公元前3825——2405年分布于长江三峡和湖北、湖南长江两岸。大致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相当。以砂质和泥质红陶为主,并有少量灰陶、黑陶和白陶。以手制为主,兼有慢轮修整。有些彩陶是在细泥质红陶的磨光表面用黑彩绘制,也有少数在黑陶磨光表面用红彩绘制。大溪文化的陶器形制与装饰,反映其与仰韶文化间的密切交流关系。马家滨文化公元前3670——2685年主要分布于浙江北部、上海和江苏南部。马家滨文化陶器又可分为马家滨类型与淞泽类型,淞泽类型年代较晚。以砂质和泥质红陶为主,并有少量灰陶、黑陶与黑衣陶。手制为主,部分为轮制或慢轮修整。除素面外,并饰划印、镂刻,部分器表还饰有红色陶衣。彩陶多用红褐彩和淡黄彩在磨光的器表绘制。良渚文化公元前2750——1890年大体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中晚期相当。以泥质黑陶数量最多,并有一些砂质红陶和泥质灰陶。轮制为多,兼有手制与模制。器表多磨光并饰划印、镂孔,也有少量彩陶与彩绘陶。彩陶多是在粉红色陶衣上绘制红褐彩和红色陶衣上绘黑彩。彩绘陶有在黄底上绘红色弦纹和黑底上绘金黄色弦纹,并有少量朱绘黑陶。屈家岭文化公元前2550——2195年主要分部于江汉平原和河南西南部、湖南北部。以砂质与泥质红陶为主,并有一些灰陶与黑陶。手制为主,兼用慢轮修整。器表装饰以素面磨光居多,并有一些划印与镂刻。部分细泥质磨光或施有细泥陶衣陶器,有用黑彩或橙黄色彩绘制的彩陶。第二节原始岩画艺术岩画与岩刻,通称岩画我国有19个省区有岩画遗存,基本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岩画最早的可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比较有把握的开端在新石器时期,最晚则至清代以后。北方岩画,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和山西等地区,内容题材上,北方多狩猎、游牧生活,多动物;表现手法上,北方多以凿刻为主。西南岩画,主要分布在云南(沧源)、广西(左右江)、贵州等地,内容题材上,多农耕生活和人物;表现手法上,以彩绘为主,多用红色颜料涂在平滑的石灰岩表面。东南岩画,江苏、福建、广东、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从造型语言上看,北方较写实,西南次之,东南最抽象。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