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理空间15.分析什么是海陆梯度地带性,它有哪些表现,并论述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论述)★★★答:海陆梯度地带性是指由于海陆相互作用引起地理环境从沿海向内陆有规律变化的特征。(一)海陆梯度地带性的形成机制造成海陆梯度地带性的根本原因是海洋和陆地两大物质体系的差异引起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水的三相变化和水陆间热力差异造成海陆间气压和温度梯度,成为海陆间物质循环、能量交换的动力,从而造成从海洋到内陆水汽输送越来越少,气候越来越干燥。(二)气候的海陆梯度地带性(1)气候的海陆梯度地带性首先表现在降水上,其基本趋势是由沿海向内陆递减。(2)从温度状况看,沿海季节、昼夜温度变化和缓,内陆变化大,形成海洋型气候(湿润、温度差较小)和大陆型气候(干燥、温度差较大)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3)中纬地带的海洋性和大陆性对比显著,东西岸差异较大,海陆梯度地带性因行星风系、洋流的运动方向不同而表现不同,分为西岸型、内陆型和东岸型。(三)自然生态系统的海陆梯度地带性由于水分的差异而使植物的生活型发生从木本到草本的改变,进而使景观发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的变化。(四)人类生物学特性的海陆梯度地带性干旱地区的居民产生适应干旱、温差大和强紫外线的适应类型。生理上,血液浓度高、基础代谢低,耐干旱,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强。身体特征上,在干旱地区特别在沙漠地区,多肌肉数量少、身材高大、体重轻的“骨瘦如柴”型的人,人体表面积大,通过蒸发、散发与外界交换更多的热量。(五)海陆梯度地带性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1)对第一产业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发生森林-草原-荒漠的更替,在社会生产中则表现为林业、农业、牧业的劳动地域生产分工。(2)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人类早期文明中心主要在内陆,到了近现代,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各国封闭的经济壁垒打破了,全球经济联系加强,海洋的社会经济意义显得格外重要。沿海多为低地、平原、雨量充沛的自然条件得以充分的利用,人口大量集聚,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工业、航运得到发展。世界许多国家都形成了沿海向内陆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格局。(3)对文化的影响。海陆梯度地带性对文化的影响在幅员广大的国家和地区都有明显表现。如美国的东西部文化差异是世界著名的。16.简述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简答)★★★答:中心地理论是关于一定区域或国家内城市等级-规模,城市和城市职能、大小、空间结构的学说。1933年,克里斯泰勒发表《南德意志中心地》著作中,系统地阐明了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模式,建立起中心地理论。它的理论思想不仅仅局限于城市结构,也适用于商业、管理、服务、科技文教等一切从中心向周边辐射的行业、事业。它是地理学对人类科技、文化的重要贡献。克里斯泰勒假设研究的区域或国家是平原,并且不考虑其地理条件的差异,人口均匀分布,有统一的交通系统及其便利程度,消费者都利用最近的中心地等,把空间看成是同一密度的,均质的,利润原则起着完全的支配作用。在上述假设条件下,中心地均匀地分布在平原上,同类中心地间的距离也相等,服务范围也是同一半径的圆形区域。这样,任何一个中心地都有6个同级的中心地与之相邻接,它们以紧密相切的圆均匀分布,圆和圆之间出现空白重叠的区域。由于两个中心地之间相互竞争,根据趋向最近中心地购物的原则,重叠区内的消费者将以重叠区的中心线为界分别为最近的中心地所吸引,于是形成无空白的六角形蜂窝状结构。各个六角形的节点是距离已有中心地最远的点,是接受服务最弱的点,因此,次一级中心地就在这里产生。以此类推,中心地可以分成若干等级。中心地理论揭示了人类服务性事物的基本空间规律:具有中心职能的机构位于服务管理对象的中心,当达到一定门槛时,就形成中心地,它们以等级地六角形镶嵌结构存在。高级中心地数量少,服务范围大,低级中心地数量多,服务范围小。如城市的商业中心只有一个,但它服务全市,甚至辐射到外省市,而区级的商业中心则有几个、几十个,服务的范围仅限于所在的区域。17.简述产业集聚的机制与效应。(简答)★★★★★答:(一)产业集聚的机制集聚是指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的过程。集聚的机制是由于空间区位指向和产业联系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1)空间区位指向。经济活动具有区位指向性,有的产业具有资源指向性,有的产业具有生产要素指向性,空间规模比较大的企业趋向于地价比较便宜的城市郊区布局等。还有的产业具有市场、交通指向性。总之,区域的本地区位差异,往往是集聚的最初原因。(2)产业联系。产业联系分为生产联系和非生产联系。①生产联系又分为产品生产的投入产出联系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联系。投入产出联系是生产链条上的联系,一个生产部门的产出是下一个生产部门的投入。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联系往往是一些专门化生产部门,它们为了向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必须向市场集聚,向用户靠拢。②非生产联系是一种非物质联系,彼此之间并没有服务、生产和贸易往来,而是利用彼此空间上的接近的外部效果、共享基础设施。共享顾客群体,共享信息。(二)集聚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成本。这是集聚最直接最明显的效应。它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社会生产成本,降低交易成本。(2)生产规模经济效应。集聚形成规模经济,提高区域的竞争能力,促进专业化经济,是劳动分工专门化,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创新,创造新的生产力,产生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效应。(3)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当产业达到一定规模集聚之后,通过产业联系,可以吸引更多的产业向中心集聚,从而诱发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18.论述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内涵、意义及基本思路。(论述)★★★★★答:(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均衡发展,更不是平均发展。各个区域的发展机遇、发展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决定了各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必然有很大的差距,希望消灭这种差距,实现各个区域的均衡发展,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区域经济总量的接近,而是缩小人均收入的差距,区域关系的协调。(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1)从经济上讲,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全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消除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期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和合理配置;减少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流失。(2)从社会意义上说,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三)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1)促进区域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实现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和优化配置。(2)科学合理地进行劳动地域分工。区域协调发展不能理解为欠发达地区对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追逐和模仿,而应体现自身的特点。(3)加强区域合作。发达地区要积极支援落后地区,相互之间建立良好的互补、互惠、互利的关系。(4)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扶植和支持落后地区发展。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政策、投资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的必需的措施。(5)增强国家经济的总体实力。在兼顾公平的同时还要注重效率,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水平,这样才能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有力,劳动力转化迅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从而也加快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第三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19.简述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的主要内容。(简答)★★★★答:(一)地理环境决定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把亚洲和欧洲的文明特点用气候寒暖加以解释。18世纪初,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斯鸠深入到实验科学的水平探索人类和环境关系,用气候寒暖造成人的感受性差异来解释欧洲人强悍,得以保持自主地位;亚洲人感受性强,忍耐力差,自然容易陷入奴隶地位;欧洲文明比亚洲先进是因为欧洲的气候复杂多样,但无极端。近代地理学奠基人、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的地理思想也是非常重视文明与环境的关系。他指出陆地是否均质影响文化的发展。地理环境决定论在地理学发展中,一直有地理学家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美国学者森普尔在所著《地理环境的影响》书中认为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是特定自然环境造成的。美国地理学家亨丁顿发表了《亚洲的脉动》、《文明与气候》等著作,提出了人类文化只能在具有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发展的假说。美国的泰勒提出“基本框架”论,人们可以在环境面前机动地选择,但无法逾越环境所规定的基本框架。(二)可能论(或然论)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认为“世界无必然,到处存在或然,人类是机遇的主人”,他的学生白吕纳进一步指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随时间而变化”。主要思想:环境的决定性不是绝对的、必然的,最后的结果要看人的选择。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环境本身是变化的;其次技术发展给人类创造出许多新的可能性;三是人类的要求本身也在变化,现在不喜欢的环境,不能保证人类永远不喜欢。20世纪,可能论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所谓“概然论”的思想,美国学者斯佩特认为:可能性可以有很多,某种可能性比其他可能性更容易成为人的行为企图,这要由人类可能采取的各种行为的概率决定。这一理论通过三段式推演:其一,人可以选择自然提供的可能;其二,可以选择的可能不具有同样的概率;其三,选择的概率决定了群体的行为方式。20.简述文明的扩散与环境的关系。(简答)★★★★★答:文明的扩散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决定于文明传播本身的性质和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决定于接受方面。(一)就文明源地本身来说,先进的文明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传播强度也大。文明扩散的方式与政治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在古代,文明扩散主要是距离衰减扩散的性质;而现代文明扩散主要是阶层扩散性质。(二)从接受方面看,文明的扩散要突破两个障碍阻隔。(1)地理障碍。历史上大的文明区域往往都是被高山、海洋、沙漠等自然障碍阻隔。尽管在电视广播已相当普及的今天,边缘地区文明发展依然受到地理障碍的强烈限制,加速文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乃是地理学文化、文明研究的重要任务。(2)社会心理障碍。传统具有强大的惰性力,新的文明导入要受到传统文明观念的抵制,特别是在历史悠久、传统观念很强的国家更是如此。新文明的形成必然要经过长期的接触、冲突和融合过程。另外不同文化之间,价值观念、生活习俗存在着很大矛盾冲突也障碍文化的扩散。第四章地理科学思想与方法21.分析近现代地理学中的区域学派。(简答)★★★★答:(一)近代地理学中的区域学派(1)近代地理学中的区域学派早期代表人物是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部门地理学的进一步分化的形势,他强调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域分异的科学,认为区域是自然与人文现象相互结合的具体体现,提出了地理学研究的主流思想。赫特纳的主要思想的是:其一,他认为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是有局部差异的地球大洲、国家、区域、地方,也就是不同等级、不同特征的区域。其二,赫特纳提出了区域研究规范,或者叫区域地理描述的传统纲要。其三,在关于地理学方法论的争论上,他坚决主张地理学和几乎所有其他学术领域一样,既要进行描述,又要寻求规律。(2)20世纪中叶,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将区域学派思想推到一个更新的理论高度,堪称传统区域地理学派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基本理论思想包括如下内容:其一,哈特向总结了赫特纳的区域地理思想和索尔的文化景观发生学见解,认为地理学就是研究地区差异的。其二,哈特向明确指出了地理学追求法则规律的局限性,这一点他比赫特纳观点明确,并不含糊其词、躲躲闪闪。(二)现代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开始,哈特向的区域学派思想受到了挑战,60年代理论革命、计量革命的兴起,区域学派以研究区域个性及描述手段方法论体系受到激烈的批评和抨击。区域地理学被冷落了20年,但是,在批评区域体系的过程中,进一步证明区域地理的生命力。现代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主要表现为:其一,对区域认识水平的深化,从区域的形态差异分析转向系统分析。引入系统论思想,从区域的结构、功能、动态过程联系去认识区域。其二,在研究方法上,基本上摒弃了传统区域地理的描述体系,大量应用模型,转向演绎方法,形成区域系统研究体系,以代替传统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其三,兼蓄并容吸收了自然地理理论,景观学理论、区位理论、空间经济学理论、生态环境学理论、人类行为理论、区域科学的理论,形成更高层次区域建设区域开发理论思想。22.论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