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必修一》复习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奴隶社会)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封建社会初期)3.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封建社会早、中期)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封建社会晚期)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纲: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总论传说时代距今5000年前---公元前2070年三皇五帝禅让制: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个人观点:小集团的专制。)夏朝公元前2070年姒禹--公元前1600年姒桀王位世袭制起源:家天下。宗法制起源:宗族关系从此开始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商朝公元前1600年子汤---公元前1046年子纣宗法制发展:贵族以血源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P6.1西周公元前1046年姬发---公元前771年姬宫涅分封制起源:宗法制成熟:(礼乐制度)结论①神权与王权结合(以商为代表);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始于夏);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以西周分封制为代表)二、西周分封制:(考点)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周王把一定的土地(以“井”为单位)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大多是王族(姬姓)。④代表:燕(召公之子。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诸侯。)鲁(周公之子。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居最东。)宋(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微子。)齐(“尚父”姜尚。拥有代天子行政的特权。)(注意: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国君”或按其爵位称“公”、“伯”、“侯”等。)⑤义务:朝觐、纳贡、军赋、力役。⑥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土地可以世袭,但不可以转让或买卖。)⑦评价: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由于诸侯国在其领地有很大的独立性,后期导致一些诸侯国日益强大且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⑧瓦解:直接原因:随着春秋争霸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分封制也开始瓦解。根本原因:春秋时期生产力的进步---铁器、牛耕。三.西周宗法制:(考点)①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②形成: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夏朝时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商朝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西周形成一种完整的制度。③目的: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④实质:按血缘关系划分的政治和家族等级秩序。(政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家族:大宗和小宗的关系。)⑤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正妻之子;长:最大的;子:男性。)⑥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⑦影响:中华民族重视血缘、家族和长幼尊卑的民族性。家长制残余。四、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考点)项目分封制宗法制目的拓展周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内容(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井田制)(2)诸侯义务:朝、贡、赋、役。(3)诸侯权力:世袭。(1)核心内容是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按血缘分配政治权力。王—侯—卿--士(2)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统治权力世袭相承。(1)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而且是政治隶属关系。作用(1)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2)开拓了疆域。(3)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具有稳定性和沿续性。(1)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2)有利于防止内部纠纷,强化王权。联系两者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机构。五、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流变:分封制自秦朝被废除后,在汉(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晋(八王之乱)、明(靖难之役)和清(三藩之乱)曾有恢复。除上述外,历代实行的封爵制度均是虚封,即“封土而不治民”(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府州制、册封制、土司制除外)。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虽然它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如还存在家长制作风。但,现代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宗族观念,重视亲情。渴望节日团聚、修家谱等行为;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观念都表明了宗法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这一视角是高考的热点)。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考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秦的统一(一)原因历史的必然生产力的进步:铁、牛(根本原因)局部统一:战国七雄(71国—7国)民族融合:战乱.迁徙.杂居人心所向:地主.农民秦的偶然偶然之中有必然综合国力:自商鞅变法以来…正确策略:远交近攻人才优势:李斯等赢政的雄才大略(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只能促进或阻碍,不能决定。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二)过程灭六国前230年---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意义:结束春秋、战国550年分裂、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收河套前215年.蒙恬北击匈奴长城:辽东(辽阳)---陇西(临洮)直道:咸阳(咸阳)---九原(包头)(设九原等郡县,移民实边。)平岭南前219年任嚣、赵佗(前204年建南越国。前196年归汉受封南越王。)灵渠:史禄(史官,名禄。)湘水(长江)---漓水(珠江)设郡:桂林、南海、象。定西南李冰(即都江堰的建设者)五尺道(南方丝绸之路):宜宾(四川)---曲靖(云南)(设郡县。)二、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考点)(参阅优化设计P2)(一)、概念专制主义是国家的决策方式。主要指个人专断独裁国家的各项事务。(特别提醒:专制主义在奴、封、资、社均存在,不是封建社会独有。始于夏启,终于溥仪,今有残余。)中央集权是国家的管理方式。是相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的。主要指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于中央政府。(特别提醒:始于战国商鞅变法,沿用至今,不可动摇。)(二)、建立条件思想来源:法家(商鞅、韩非)。实践条件:战国时期秦国的实践。经济根源:封建地主、农民土地私有制和小农经济。政治前提:国家统一。(三)、特征(核心):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四)、本质: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五)、矛盾:皇权与相权;地方与中央。(六)、构成:(皇帝、中央机构、地方机构)1.皇帝制度:①由来:秦王赢政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②特征(核心):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君国关系:国家是皇帝私产。④君臣关系:“主子”和“奴才”。⑤存在时间:公元前221年-1912年⑥实质:高度独裁、专制制度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①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两名。(意在分割相权。)御史大夫:副丞相(意在分割相权。)。负责监察百官。(包括中央和地方)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形同虚设,没有实权,皇帝通过虎符亲自掌控军权。三公关系:三公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②九卿:(课本P11资料卡片)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又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3.地方机构:郡县制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悬)和郡(君之耳)。设于各诸侯国的边境地区。战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推广至秦国全境。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②内容:1、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2、郡,直属中央的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3、县(道),隶属于郡。(县下还有“乡—里”两级基层行政机构和负责地方治安兼管公文传递的“亭”。)4、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③特点:(与分封制相比较参阅优化设计P2)分封制郡县制盛行年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划分基础血缘地域官员任免世袭皇帝自身权力高度自治,有极大独立性。只有行政管理权,直接对皇帝负责。历史作用初期巩固统治,后期地方割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④意义: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七).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积极: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使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②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③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具有伟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消极:①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②遏制了社会生产力、思想文化的发展。③专制主义残余至今仍不能铲除,制约当代的发展。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考纲: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制度的演进与强化(分割相权,加强君权。)(参阅优化设计P4)秦三公九卿制。丞相分左、右两员。汉1、频繁更换丞相。2、中(内)外朝制。唐三省六部制。1、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2、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宋1、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2、“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3、“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特别关注:唐朝三省六部制1、开创:隋文帝杨坚2、构成: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中书省草拟的政令。附设政事堂(与P4图册不符)。尚书省:执行机构。负责执行中书省颁布的政令。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图册P4)。3、评价:①保证了君权的独尊。三省的最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②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③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④三省六部制与三权分立不同。前者是封建政治,仅为皇权服务。后者是近代民主政治。在权力的“制衡”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二、地方制度的演进与强化(削弱地方,加强中央。)(参阅优化设计P4)秦郡县制。汉西汉:郡国并行制。东汉:州--郡--县。唐道—州—县。宋路—州(知州、通判)—县。(09浙江14)元行省制。省—路—府—州—县。明省(承宣布政使司)—府—县。清省—道—府—县。(09浙江14)14.右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特别关注:1.汉朝的郡国并行制:时间: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内容: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同时又恢复西周分封制,两制并行。王国—郡;侯国—县。目的:维护西汉王朝的统治。影响:受封的诸侯王国力量不断壮大,形成“王国问题”,严重影响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汉景帝时,发生“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2.元朝的行省制:创设:元世祖忽必烈。内容:①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作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长官由蒙古贵族担任。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呈报、诏旨、述职、监察、互迁)。②直辖区:1、腹里:中书省直辖蒙、晋、冀、豫2、宣政院:“国师”直辖藏、川、青和全国佛教。评价:①政治上:便利了中央对地方辽阔疆域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②民族关系: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③长远影响: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三、监察制度的演进与强化中央地方秦御史大夫郡的监御史汉御史大夫①十三监察区(时称“州部”。东汉演化为行政区---“州”)②刺史(州牧)唐御史台宋提点刑狱司元御史台明提刑按察使司清都察院评价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其效能有限;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民众,只是皇帝耳目、工具。四、选官制度的演进与强化世官制夏---春秋官职限定在贵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