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王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为了充分挖掘本校、本地区课程资源,做好《经典文学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实施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显特色、出成果、争示范,就必须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一、课程开发的宗旨中华民族素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是我们迈向新世纪、走向现代化的基石。再者,现在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加强青少年人文素养的培养,国家课程较注重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人的素质不仅是技能、技巧方面的能力,应是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人文学科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力保障。技能、技巧的缺失可以通过训练弥补。而人文学科的缺失是难以补回来的,它是学生文化底蕴积淀过程,能潜移默化到学生生命个体中。以“学生成长体验”为出发点,植根于儿童阅读生活领域,借助经典文学这一载体,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多元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中得到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二、指导思想与课程理念以课程纲要为指导,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现有资源,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作用,拓展教育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孩子诵读经典美文已成为大家公认的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实施经典文学作品诵读的校本课程,将为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课程目标总目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书香文化具体目标:1、让儿童较为系统地接触、学习经典文学作品,从小广读博览,诵读古今美文,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在大量诵读、欣赏等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大量语言文字的精华,丰富孩子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读写能力,形成语文学习宽厚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2、造就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教师教育应该从读书开始。教师们沉下心跟学生一起读,去读经典著作,读孔孟,从中外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一方面能滋润自己的心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在实践中自觉培育具有高尚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的新人;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学生多读书。四、课程实施管理(一)实施方式学校在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经典文学诵读的教学向课外延伸,为在这方面有爱好和能力的同学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1、开设经典诵读课。纳入课表,每周一课时。2、学科渗透。每门学科根据经典文学的内容,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增加相关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中。3、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计划二年完成全部开发。4、围绕经典文学诵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诵读比赛,优秀作文评选活动等。5、合理安排1天时间。a、早自习、每节课前的三分钟,让学生诵读经典;b、下午来校到上课这段时间是“经典放送”节目的经典诵读,以经典迎来小朋友;c.家庭作业每天花十分钟诵读,并读给父母听,或与父母一起读。这样,学生的生命之花常开在书香世界里,让同学们天天“与圣人为友,与经典同行”。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因读书而光彩。(二)课程开发实施管理1、成立机构领导小组组长:杨传启副组长:康海勇孙凤成员:徐俊庭刘成付王志光靳西锋赵素友刘向海崔玉超周德厚2、管理措施(1)加强对学校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采取派出去,请进来,校内推选教师辅导的形式和采用学习理论、实践运用、互相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2)学校提供校本课程开发后勤保障和时间保障。(3)实行“学校(行政人员)年级(年级组长)班级(授课教师)”层级网络管理机制。学校统一制定课程计划,安排时间,行政人员和年级组长每节课进行检查登记。(4)、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学校课程开发方面取得成果的教师予以奖励。3、组织课程评价学校课程的评价分为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情况及学生活动情况的评价。我们将实施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动态评价、发展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再在开发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作品展示活动,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鼓励。(2)小评论:针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的同学、老师及自己的评价。(3)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学习情况,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将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将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对教师的评价可采用自评、学生评、家长评、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