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QC小组诊断师培训提纲(2)
2019/8/201QC小组诊断师培训提纲(之二)基本知识部分2019/8/202QC小组概述质量与质量管理质量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摘自ISO9000:2000)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质量检验阶段2019/8/203QC小组的概念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摘自1997年3月20日国家经委,科协,总工会,团中央,中质协,财政部《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意见》的通知]2019/8/204QC小组的性质和特点1性质: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2特点*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严密的科学性2019/8/205QC小组的宗旨和作用宗旨:1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3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2019/8/206QC小组成员需具备的四种意识质量意识----关注质量、讲求质量;问题意识----能发现问题,看到不足;改进意识----对现状永不满足,追求现场的持续改进;参与意识----对QC小组和改进活动产生兴趣,积极参与。2019/8/207什么是文明的现场?开展5“S”活动加强现场管理1整理(SEIRI)去掉不需要的东西。2整顿(SEITON)物品定置存放,标识、通道、区域划分清楚。3清扫(SEISO)去除现场的脏物、垃圾、污点经常检查,形成制度。4清洁(SEIKETSU)现场、设备、环境卫生的保持。5素养(SHITSUKE)加强修养,美化身心,遵守制度,养成良好的习惯。2019/8/208QC小组活动的作用1提高人的素质,发掘人的潜能。2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3有利于实现全员参加管理。4增强人与人的团结和协作精神。5改善加强管理工作,提高水平。6提高小组的科学思维、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2019/8/209QC小组的产生与发展1962年日本首创QC小组1976年开始举行第一次国际会议。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我国1978年从日本引入TQC的同时引进QC小组北京内燃机总厂试点。我国1979年8月召开第一次全国QC小组代表会议。1980至1985年推广。1987年8月颁布“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1997年6部委颁发“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意见”2000年4月出版“QC小组基础教材”。2003年6月出版“QC小组活动指南”。2019/8/2010中国质量协会推进QC小组活动的六项措施是:1建立推进组织,加强高层指导。2政府和社团联合推动,建立制度。3建立一支有能力的诊断师队伍。4编写教材和培训教育。5总结经验正确导向。6加强与世界交流,与国际接轨。2019/8/2011QC小组的组建组建原则1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启发下的自愿;自愿与指导相结合;共识是结合的基础。组建原则2实事求是,灵活多样。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灵活多样的类型和活动方式。提倡“小”、“实”、“活”、“新”。2019/8/2012QC小组的组长1组长职责:A抓好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B制定活动计划,按PDCA的程序组织小组活动。C做好小组的日常各工作。2对组长的要求:是推行TQC的热心人;业务知识较丰富;有一定的组织能力。2019/8/2013QC小组的成员QC小组的成员不受职务的限制,愿意参加活动的人员,只要小组接受均可参加。小组成员应:1积极参加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2按时完成小组分配的工作。3较强的改进意识,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提出合理化建议。2019/8/2014QC小组的组建程序1自下而上的组建小组选择活动题目,登记小组,申请注册。2自上而下的组建主管部门规划方案,要求下面建立小组,各部门建立后登记注册。3上下结合的组建上级推荐课题,上下协商建组,两者互相结合。2019/8/2015QC小组的注册登记1、QC小组的人数每个小组3—10人为宜。2、QC小组的登记每年一次。按小组课题登记每个题目都登记3、QC小组活动前进行登记。4、半年停止活动的小组应予以注销2019/8/2016QC小组的活动的基本条件1、领导对QC小组活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2、职工对QC小组活动有认识,有要求;3、培养一批QC小组活动的骨干;4、建立健全QC小组的规章制度;2019/8/2017QC小组应用管理技术的三个方面1、遵循P、D、C、A循环;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3、应用统计方法;2019/8/2018P、D、C、A程序的意义和特点“PDCA程序”是科学的思考方法,它是由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也叫“戴明环”。1、意义:P----计划D----实施(执行)C----检查A----处理(处置、总结)2、特点:(1)循环前进、阶梯上升;(2)大环套小环;2019/8/2019一、选择课题的要求1、来源:指令性课题指导性课题小组自己选择(针对上级方针目标、现场存在的问题、顾客的不满意)2、注意的问题:(1)课题宜小不宜大;(2)名称应一目了然,不要抽象;(3)选题的理由要直接,讲清目的和必要性不长篇大论的陈述背景;2019/8/2020二、现状调查的要求现状调查是掌握问题的严重程度应注意的问题:(1)用数据说话;(客观性、可比性、时间性)(2)对调查的数据要分析整理,找到问题的症结;(3)小组成员要亲自到现场去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2019/8/2021三、设定目标的要求设定目标是确定问题要解决到什么程度,也是为检查效果提供依据。应注意的问题:(1)目标要与问题相对应;(2)目标要明确,用目标“值”表示;(3)要说明设定的依据;2019/8/2022四、分析原因的要求问题解决型课题在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时,要把有可能产生问题的所有原因都想到。(从人、机、料、法、环各个方面去考虑)应注意的问题:(1)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不脱离现场去分析原因;(2)要展示问题的全貌;(3)分析要彻底,要用提问“三个为什么”的思考方法去追根寻源;(4)要正确、恰当的使用统计方法;2019/8/2023五、确定主要原因的要求把对问题影响大、小组又有能力解决的末端原因确定为主要原因。应注意的问题:(1)末端原因逐条确认;(2)排除不可抗拒的原因;(3)要到现场去实地调查对主要原因进行验证、测量。千万不要使用选举的方法去少数服从多数的选举主要原因。2019/8/2024六、制定对策的要求要针对每个主要原因都制定对策。提出对策-----研究对策----制定对策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对策的有效性、实施性,防止对策的临时性和应急性;(2)对策表应包括七个方面内容: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2019/8/2025七、对策实施的要求实施时一定要按对策表实施。应注意的问题:(1)边实施、边检查效果。(2)当实施过程无法继续进行时可修改对策和调整措施方案。(3)做好活动记录。2019/8/2026八、检查效果的要求1、把对策后的数据和小组的目标进行比较,确定改善程度。2、计算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活动期内的效益-课题活动的耗费3、课题的技术和管理的效果要得到相应职能部门的认可2019/8/2027九、制定巩固措施的要求1、问题解决型QC小组制定巩固措施的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再发生。2、创新型QC小组的标准化活动就是把QC小组的成果纳入技术或管理标准。3、不要使用“进一步”、“加强”、“努力”等不确定的语言来制定巩固措施。2019/8/2028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的要求1、总结:(1)本次活动解决了什么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哪些相关的问题。(2)本次活动在程序和统计方法上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不成功的体会。(3)总结无形成果(精神、意识、信心、知识、能力、团结)2、下一步打算:题目继续上台阶;选择新的课题;2019/8/2029QC小组按科学程序活动的好处1、思路严谨,少走弯路,提高成功率。2、让小组学会科学的方法来面对所有的问题。3、让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紧密结合、互相协调、充分发挥作用2019/8/2030QC小组活动健康推进的环境1、自始至终的抓好质量教育;2、制定年度的QC小组活动的方针与计划;3、提供开展活动的环境条件;4、对QC小组活动给予具体指导;5、建立健全企业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2019/8/2031QC小组成果发布的目的意义QC小组经过全体人员的努力,经过一个P、D、C、A循环,无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都要进行总结。对于达到预期目标的成果,总结后应整理“成果报告”,准备发表,以期交流和表彰。2019/8/2032QC小组成果报告1、成果类型:*有形成果-----可以用物质或价值表现出来,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无形成果-----不能用物质或价值表现出来,不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2019/8/20332、成果报告整理的一般步骤:(1)小组开会,回顾活动的过程;(2)按小组分工整理原始记录和资料。(3)选出成果整理执笔人,按活动程序整理成果报告。(4)全体讨论,补充修改。2019/8/2034QC小组成果报告书QC小组成果报告书是小组活动的真实写照,是小组成果的书面表达方式。原始记录-------------------成果报告(整理)“成果报告书”和我们的个人“相册”一样,相册是靠照片和说明短语有序排列而组成的,成果报告书是靠统计图表和程序短语有序排列组成的。2019/8/2035整理成果报告书要注意的问题(1)要按活动程序进行表述;(2)把活动中下的功夫,努力克服困难,科学判断的情况写进去;(3)以图、表和数据为主线,伴少量的文字说明;(4)不要用专业性太强的名词和术语,语言要通俗易懂;(5)报告前面要对小组进行简单介绍2019/8/2036为什么QC小组成果要发表1、发表的作用*交流经验,互相启发,共同提高。*鼓舞士气,满足小组成员自我实现的需要;*现身说法,吸引更多的人员参加;*评选优秀成果具有广泛的基础;*提高QC小组科学的总结成果的能力。2019/8/2037QC小组成果发表会如何组织(1)QC小组注意的方面*确定好发表形式,准备发表材料;*发表人仪表大方,语言流利、自如,充满自信,像讲故事一样;*发表后的答疑要有礼貌,态度要谦虚,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发表是使用的“道具”要节约、实用;2019/8/2038(2)会议组织者的注意方面*发表形式服从于发表目的;*掌握会场气氛,组织交流,启发互动,有趣味性;*成果发表后的专家讲评;*领导要到会讲话、颁奖;*有条件或必要时可以考虑按课题类型分会场发表交流;2019/8/2039QC小组成果的评审与激励评审就是“评价”与“审核”评审目的-----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指出不足、促进提高。基本要求----*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活动水平;*有利于交流和启发;2019/8/2040小组成果的评审原则(1)从大处着眼,抓主要问题*全过程遵循P、D、C、A程序;*用“数据”和“客观事实”说话;*应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去分析、整理数据,做出正确判断;(2)要客观并有依据评审时不要主观、推论和猜测2019/8/2041(3)避免在专业技术上钻牛角尖(4)不要单纯以经济效益为依据评选优秀QC小组3、评审标准QC
本文标题:QC小组诊断师培训提纲(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