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校通”工程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教材教法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王超联系电话:5822210(办公),2661989(小灵通)E-mail:lygwangchao@163.com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的依据200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任务*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一、信息技术教材简介现有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简介、比较*《信息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安宝生顾问:倪光南四册*《信息技术》北京市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编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主编:孙鹏海淀区使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国和平出版社主编:张际平博士生导师*《信息技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信息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陶振宗二册*《信息技术》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王相东二册信息技术课的开设1、97年纲要建议小学在四、五年级开设;条件允许情况下,鼓励在一、二年级开设启蒙教育。2、初中:综合实践形式-独立课程。05年全国90%以上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3、高中:必修加选修,模块式,学分制。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1、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组织*什么是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2、影响教学组织的因素*教育者的观念*教育投入水平与教学条件*教师的专业化水平3、自主学习的指导和组织*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意义*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指导1、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组织*什么是教学组织所谓“教学组织”,就是对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的安排、组合或者“联结”。*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1).基于能力差异的分组教学教师把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根据学习程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可能会获得不同的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进程。在很多地方,学校把能力差异的学生编排到不同的班级当中。*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2)、基于合作的分组教学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合作的关系,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小组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根据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灵活地组成。*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3)、网络化教学教师,学生充分利用相互联结的网络媒介和时空关系,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学组织形式发生根本的变化,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巨大影响。*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4)、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任务是完成一定的活动,当实践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时,知识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内容。小结:不论哪种教学组织形式,都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已有的经验,关注知识技能的“基础性”,在课程实施中,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返回]2、影响教学组织的因素*教育者的观念教学组织中,教师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学情景的设置主要是教育者完成的。只有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发展观”,抛弃让学生接受知识的班组授课观念,为学生创造一种全新的教学情景,学生才会感到清新有趣,才会表现得生动活泼。2、影响教学组织的因素*教育投入水平与教学条件教学装备水平对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网络化教学对计算机网络环境的要求,计算机数量与学生班级人数过大的不一致性。南城小学的做法;职教中心的做法。2、影响教学组织的因素*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如何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学专业技能问题。大多数教师已掌握的教学专业技,基本上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讲授”方面,至于其他的组织技能,自觉或不自觉得被放在次要地位。其实,如何组织教学,是非常专业的问题。[返回]3、自主学习的指导和组织*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意义*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指导*什么是自主学习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学生采取的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做出奖赏或惩罚,以使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自主学习的意义倡导自主学习,就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满足学生探究、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在这种学习中,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能动地生成、建构的,即“自主构建”,因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了解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指导(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活力a.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b.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设自主学习的外部条件(3)师生互动,构建自主学习的调控机制小结:自主学习首先要实行目标导向,引导学生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习探究,适度;其次是实行程序控制,要根据学科规律安排学习程序,引导学生有序的学习和探索,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必要的超越和调整;三要灵活控制,既要鼓励提问,又要灵活控制。[返回]三、信息技术课的评价管理*没有评价的教学是不负责任的教学*评价等级应该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评价方式:口头评价开放式考试评价操作型考试评价合作型考试评价档案袋学生成长报告四、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特点1、课程目标的定位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既是信息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必然,更是学生发展的必需。2、信息素养的含义国外:1990美国MikeEisenberg和BobBerkowitz两位博士的Big6方案国内:李克东信息素养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点:(1)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2)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3)能够运用信息并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TheBig6方案TheBig6方案信息素养确定任务1.1确定信息问题1.2确定为解决问题所需求的信息信息搜寻策略2.1确定信息来源范围2.2选择最合适的信息来源检索获取3.1检索信息来源3.2在信息来源中查找信息信息的使用4.1在信息来源中通过各种方式感受信息4.2筛选出有关的信息集成5.1把来自多种信息来源的信息组织起来5.2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评价6.1评判学习过程(效率)6.2评判学习成果(有效性)3、与传统计算机课程的比较课程目标: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由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转变为信息素养的培养。课程内容:更宽泛。课程教学: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多元化;重视学生能力发展;五、信息技术教学原则和教学设计1、信息技术课程特点*教学目标:在多元化和全面性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对象: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转向*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教学方法:以教学需要为中心*教学过程:贴近生活、探究学习和因材施教2、信息技术教学原则*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①重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根基②以发展的眼光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③加强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原则①教学目标上,要在达到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设立多级目标。②在教学内容上,要在基本要求上设计多种学习任务、使用不同的软件工具。③教学组织上,在实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上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2、信息技术教学原则2、信息技术教学原则*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相整合原则①信息技术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②信息技术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1、讲授法(1)方法简介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2)特点①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讲授;②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新知识并进行思考;③学生在倾听民反馈中建构知识;④口头语言、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是传授知识的工具;⑤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1、讲授法(3)教学过程和步骤•组织教学。讲课前进行各种准备的环节•导入新课。一般复习旧课引入,也可直接开讲。•讲授新课。是教学中心环节,系统讲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思路清楚,双向沟通,少讲精讲。•巩固新课。常用方法:总结提问、练习等,当堂消化,当堂巩固。•布置作业。布置练习题或思考题。1、讲授法(4)优缺点•优点:*有助于系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适用于班级组织教学。主导性教学组织方式,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缺点:*容易形成“满堂灌”、注入式教学。*难以顾及个别差异。*不利于探索精神、创造才能、自主学习。2、教练法(1)方法简介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些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活动、操练某些技能,并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操练中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有效培养。2、教练法(2)教学过程和步骤提出任务和注意点----动手实践----教练指导-------归纳交流注意点:教练法不是简单的学生操作和练习,要强调教练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思维、学习方法。3、讨论法(1)方法简介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问题和内容各抒已见,展开讨论或辩论等,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以求辨明是非、扩大知识面和提高认知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讨论法(2)教学过程①提出讨论的主题;②列出讨论提纲;③讨论前的准备;④展开讨论;⑤总结。3、讨论法(3)优缺点•优点:*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有助于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有助于思想的转变。*有助于学生发展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缺点:*容易偏离主题。*讨论容易流于形式。注意点:讨论法可配合其它方法使用,实现教学目标。4、任务驱动法(1)方法简介(TaskBasedLearning)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念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多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4、任务驱动法(2)特点①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②确定任务是核心;(开放性、封闭性任务)③怎样驱动是关键;④信息素养是目的;4、任务驱动法(2)教学过程①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提出框架;②共同讨论、分析框架、进行分组;③小组讨论、明确任务、制定方案;④自主探索、积极合作、解决任务;⑤作品展示、经验交流、总结提升。4、任务驱动法(4)优缺点•优点:*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开放的学习中合作交流。*与学生的实践操作相结合。*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缺点:*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难于形成合适的问题。*应用的难度比较大。5、WebQuest教学法(1)方法简介WebQuest教学法是美国伯尼.道奇(BernieDodge)等人在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是一种以网络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学生活动的内容都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信息或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常被称为“网络专题调查”或“网络主题探究”。5、WebQuest教学法(2)特点①对网络有很强的依赖性;②短期1-3课时,长期3-6课时;5、WebQuest教学法(2)教学过程①选择主题;②设计WebQuest学案: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总结;③教师制作WebQuest学案;模板下载:www.being.org.cn/webquest④组织实施教学;⑤对活动进行总结。5、WebQuest教学法(4)优缺点•优点:*建构主义,整合了探究学习和使用学习的理论。*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方法,拓展了课堂空间。*不同于传统教学。*实现教学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标准的多元性。•缺点:*教师把握这种方法难度大。*学生没有积极性,方法没有意义和价值。6、范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