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和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1912.1.1.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确立:国旗—五色旗、国都—南京临时副总统:黎元洪参议院和各部部长1.临时政府的成立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和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教育社会习俗1.废刑罚2.保护华侨3.不准买卖人口1.奖励工商业,鼓励发展实业。2.废除苛捐杂税废除以儒学为主的教育;革除旧的风俗习惯特点破旧—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习俗立新—政治、经济E.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意义: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与封建专制相比,无疑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主要内容:A.中华民国主权在民;B.国内各民族平等;C.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的自由D.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二、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背景:A.帝国主义的支持帝国主义为什么要支持袁世凯?帝国主义是怎样支持袁世凯和破坏革命的?B.策划“南北和谈”,压迫南方政权向袁世凯让步。袁世凯攻占汉口和汉阳后,A.宣布“中立”,但又截留税收,不交给革命党。(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外交孤立)。B.要求清政府起用已去职返乡的袁世凯,并要求委以重任;D.表示对袁世凯的新政府在外交上给以一切支持。C.英公使即出面动员南方与军方和谈,破坏革命。(1912.12.上海,伍廷方、唐绍仪)二.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1.帝国主义的支持。(1)原因2.革命派的妥协及对袁世凯认识不清。3.旧官僚和立宪派对革命党施加压力。(2)结果:1.清帝退位和孙中山提出辞职(1912.2.12—13)2.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3)帝国主义为什么要支持袁世凯而清朝为什么也愿意起用袁世凯?1.帝国主义急切需要袁世凯来安定大局。辛亥革命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也打破了帝国主义利用清政府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美梦,因而要寻找新的代理人,作为控制中国的工具。早在山东镇压义和团时,袁世凯已赢得了帝国主义的好感,帝国主义分子深信袁世凯一旦上台,必然会选择帝国主义作为靠山。3.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反满甚于反封,所以清朝也相信袁世凯的出山,可以麻痹革命党人。袁世凯作为汉人,可以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包括立宪派等。2.清政府也不得不起用袁世凯。袁世凯与军队存在牢固的关系。他以北洋新军起家,首练新军,其部将遍布各支军队。正由于此,成为清朝末期最有影响的汉族官僚。在革命面前,清政府也需要袁世凯来挽救危机。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前组织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的基础上,发动和领导了这次革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1.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它的主要历史功绩。使人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民主共和制度深入人心,民主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3.作为革命政党的同盟会,组织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既无严密的组织,也无统一的纪律。从一开始就存在严重的派别活动和组织分裂的现象。1.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更没有彻底的革命实践,他们想不正面反对帝国主义,而获得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幻想。经验教训:2.不敢发动还依靠广大的农民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从武昌起义到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过程中,分析革命派失败的可能性。A.从武昌起义到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的过程中,就显示出鱼龙混杂的局面,立宪派和旧官僚趁机投靠革命,南方独立各省大都掌握在这些人手中。B.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虽然是他在长期革命活动中所形成的崇高威望所致,但实际上也是独立各省派系矛盾的结果。因而临时政府难以形成统一的政策,从而削弱了力量。D.帝国主义的破坏。帝国主义选择新的代理人一是在中国能够稳住政局的人;二是能够卖身投靠帝国主义的。所以,他们决不会支持革命派,而是破坏革命。C.革命党内也不团结,意见分歧,组织涣散,缺乏一个真正的权威人物。在革命的过程中,同盟会并没有真正发挥组织、领导作用。F.与封建势力妥协的一面:南方为主的十几省独立后,临时政府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南北和谈上,特别是与袁世凯的谈判上,革命派内部的主要领导人也不看重革命的领导权,拱手把政权交给了袁世凯。E.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帝国主义妥协的一面:承认不平等条约,助长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在南北和谈中,退让到“只要清帝退位,承认共和”一个条件。选择题:1.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C)2.武昌起义后,袁世凯能够应付局面的原因有帝国主义的支持.立宪派的拥护掌握了北洋新军革命党人的妥协A.B.C.D..(D)3.帝国主义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的原因是A.帝国主义“严守中立”B.临时政府不承认列强在华特权C.临时政府存在时间短暂D.害怕中国成为独立的共和国(D)4.孙中山坚持新任大总统到南京就职后,他才辞去大总统的职务,他考虑的主要是A.要袁世凯摆脱北方封建势力B.袁世凯的统治基础在北方C.将袁世凯置于南方革命党人的监督之下D.出于对袁世凯的不信任5.清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A.资产阶级领导的武装起义B.北洋军阀集团的武力逼宫C.资产阶级立宪派倡导的立宪运动D.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B)(A)课后练习概述辛亥革命前20年,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态度和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影响。农民阶级: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实行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立宪派:仍然幻想走改良主义道路,掀起了收回利权的运动;四川保路运动直接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条件。。清政府:为欺骗人民和应付危机,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结果“新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不断反抗,“预备立宪”骗局败露后,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制定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帝国主义为什么准备干涉又宣布“中立”?1.革命形势发展迅速,革命派很快占领了武汉和一些地区,帝国主义在武汉的据点成为孤岛,不得不宣布“中立”。2.革命军在武汉占住脚,使他们预见到清朝的崩溃已成定局,要使用武力维护,可能性很小。3.武昌起义后,资产阶级发表了对外宣传,即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既得利益。使帝国主义感到,他们不必要采取直接的军事行动。4.“一战”逼近,各国加紧备战,他们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在突然而来的中国革命问题上,他们要采取一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是不苦恼的。所以他们更侧重政治阴谋。起用袁世凯南北和谈袁世凯清革命党1912.3孙中山让位北洋军队帝国主义武昌起义1912.2.12逼清帝退位————————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南京临时政府帝国主义的支持革命派软弱、缺乏实力立宪派等的拥护对清:威逼利诱迫使清帝退位对革命派:迫孙中山让位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本文标题: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和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8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