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里的仁“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据统计,其中“仁”字出现在所有20篇中的16篇,而且其出现的次数,共计有110次之多。也就是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可见,“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儒家的基本概念,以至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而不同篇章中的“仁”也大都具有不同的含义,它渗透于学习、做人、生活等各个方面,且相互交织贯穿影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本文将浅析论语里的“仁”,从五个方面来简单谈一谈自己的见解。主要从学行结合中、言行举止中、修身养性里、礼乐制度中、里仁为美中这五个方面的仁来浅析。首先,学行结合中的“仁”。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32个字,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学行结合原则的纲领。这三者(学行结合、尚朋里仁、宽恕不愠)构成了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关于知识(学)与实践(行)的智慧。在孔子看来,人生的快乐就在于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无止境,行无尽头。学行结合,学行相须。学行尚朋乐群里仁,学行忠厚宽恕无怨无尤。其次,言行举止中的“仁”。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在这章里,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仁心少,品德差。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第三,修身养性里的“仁”。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曾参提出“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即“尽”一个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尽己之谓忠”。“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第四,礼乐制度中的仁。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礼乐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非常完善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第五,里仁为美中的“仁”。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安住在仁的境界才是最宝贵的。如果无法达到仁的境界,怎么能得到真正的智慧呢?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曾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不管此传说是否完全真实可信,它也足以说明《论语》这部书在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的确确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作用。而作为《论语》思想灵魂的“仁”对于我们现代生活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毫不夸张地说,儒家思想任重而道远,未来社会,谁更好地掌握了中国传统的思想,谁就可以更好地立足于世界,而中国的思想精髓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仁的思想。但本人对于《论语》中“仁”的分析并非科学全面。“仁”的思想贯穿了整部书,涉及多个方面,相互交织渗透影响,对《论语》的研究脚步不息,对《论语》里“仁”的探究步伐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