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乡土文化传承、延续的内动力作者:商婧媛来源:《世界家苑》2017年第09期《论集体记忆》一书是奠定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关于记忆的社会学研究上重要地位的经典之作,纵然在当今看来书中的某些内容和观点也存在瑕疵。但是,当人们需要撰写有关记忆方面的文章时,仍是不可避免的细读此书,其在记忆的社会学研究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由毕然、郭金华翻译的这本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编是记忆的社会框架,第二编是研究《新约》空间基础结构的《福音书中圣地的传奇地形学》的结论部分。哈布瓦赫提出了集体记忆(collectivememory)的概念,用于研究在家庭、宗教群体和社会阶级的环境中,过去是如何被记住的。摒弃了当时在欧洲流行的对记忆的几种心理学解释之后,他指出所有对个人回忆的讨论必须考虑到亲属、社区、宗教、政治组织、社会阶级和民族等社会制度的影响。为了证明自己的核心论点,他还指出,在稳定的社区生活中每个家庭都有其私下的记忆与秘密,而且这只向自己的成员揭示,这种家庭记忆并不只是個人记忆的组合。通观此书,个体与群体的集体记忆情结是文化得以传承、延续的重要纽带,下面笔者将结合田野调查个案谈一下对此书的些许感想。(一)梦与记忆意象。在第一编的序言中,作者通过引用一个小姑娘失去记忆的事例,意在表达当我们处于新加入的社会中,为了恢复这些不确定、不完全的记忆,就必须至少向他出示有关的图像,才能暂时重建他已脱离的群体和环境。反观我们自己的记忆,正是当我们的父母、朋友或者其他什么人向我们提及一些事情时,对之的记忆才会最大限度的涌入我们的脑海。(p68)大多数情况下,我之所以回忆,正是因为别人刺激了我;他们的记忆帮助了我的记忆,我的记忆借助了他们的记忆。至少,在这些情况下,记忆的唤起并无神秘之处可言。(p69)这种以“图像”、“话语”作为引子构建的记忆空间是我们在努力的通过这些现实事象来逐步激发的。每个人都会做梦,在梦中,我们感觉发生的事情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可是当我们醒来时,却发现,这终究是梦。“如果纯粹的个体心理希望找到一块净土,在那里,意识与世隔绝,形单影只,那就是夜间生活,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这样一块净土。”(p74)从这里来看,个体貌似脱离了群体之后,它所产生的意象也几乎完全脱离了社会表征系统,仅仅成为可构成各种意象组合的原材料。作者认为,梦建立在自身的基础之上,而我们的记忆依靠的是我们的同伴,是社会记忆的宏大框架。(p75)这种社会记忆的框架的构建区分了梦和记忆的不同,但是细而观之,我们不禁要问,建立在自身基础上的梦,梦的机理源于现实群体生活;依靠同伴产生的记忆,同样源于群体,对于同处在社会记忆的框架之中的元素,应该作何区分?答案或许在后面我们可以找到: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促成了集体记忆的传承、延续。藕池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农业,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当地的板栗种植是其特色产业之一,奇怪的是当地并不种植藕,但是村名却叫藕池,关于藕池的村名来源,当地有种藕如何不成活的传说,但最后还是叫了藕池。如果我们把藕池的传说看作是乡民的“梦”的话,回归现实之龙源期刊网中,这是否是乡民集体记忆的延续呢?不论种不种藕,有记忆的框架存在,群体的记忆生活就能继续下去。(二)语言与记忆。没有记忆能够在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用来确定和恢复其记忆的框架之外存在。言语的习俗构成了集体记忆最基本同时又是最稳定的框架。然而,这个框架又是相当松散的,因为它并不包括那些稍显复杂的记忆,而只保留下了我们的表征中一些孤立的细节和不连续的要素。(p80)通过言语的表述与沟通,在建构了集体记忆的同时,也打开了个体与群体交流的一扇窗。乡民自有他们的集体记忆方式,我们至始至终都是一个旁观者。(三)对过去的重建。作者在这一章节中提出,社会通过赋予老人保存过去痕迹的功能,鼓励老人把凡是自己可能仍拥有的精神能量都贡献出来,用以进行回忆。(p85)在藕池村的田野调查中,我们小组选择访谈的对象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对于过去的记忆以及所释放的能量远非我们所能估计的。在访谈马延恒老人时,通过短暂的交流和沟通获取了老人的信任并促使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之后,他对于藕池村以前玩龙灯请水的习俗叙述的非常细致,乃至我们甚至有些怀疑被他带到了当时龙灯请水仪式的现场。当然,作为亲历者,老人对于此习俗的详细叙述是对他过去记忆痕迹的最大释放。(四)记忆的定位以及家庭的集体记忆。为什么我们经常感到大家的记忆具有相似性呢?作者在文中做了解读,并不是因为几个记忆彼此相似,他们才被同时记起,而是由于同一群体对他们感兴趣,能够同时会一起它们,所以才彼此相似。在藕池村的村落记忆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点就是玩龙灯时唱大戏。我们在访谈的过程中,不止一位访谈对象对我们提及了唱大戏的情景,“玩龙灯,唱大戏”这一特殊的民俗语境在乡民的集体记忆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被访谈人张兴贵以及其他的两位被访谈者在与笔者的交谈中,提到玩龙灯唱大戏这一事象时,他们三人可以通过眼神的互动以及语言的交流对于唱大戏的曲目、地点等记忆内容阐释的较为到位,这便是对记忆的定位起到了作用。也就是说,我们把记忆定位在藕池村民相应的群体思想中,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发生在他们思想中的每一段记忆。再者,群体自身也有记忆的能力,比如说家庭以及其他任何的群体,都是有记忆的。家庭记忆有它自身生存的土壤,我们作为民俗工作者要做的就是能够从这些记忆土壤中吸取养分。被访谈人下藕池村村民马奶奶是寄居在女儿家的,已经年过80岁的高龄,但身体还算不错,思维也较为清晰。我们在访谈的过程中,一开始沟通的几个问题都碰了壁,问到如何过春节、清明节等问题时,老人多是以“老封建”的话语来回应,但是她明明却还裹过脚,文化水平也并不是很高,这并不契合她所应当存有的记忆特征。当然,在场的还有她的女儿,正在用洗衣机洗衣服,恰好洗衣机坏了需要修理,笔者就顺便充当了“修理工”的角色,在不经意中,她的女儿透漏出了她们一家人都信奉基督的信息。(五)宗教的集体记忆与社会阶级及其传统。作者指出,尽管宗教记忆试图超离世俗社会,但它也和每一种集体记忆一样,遵循着同样的法则:它不是在保存过去,而是借助过去留下的物质遗迹、仪式、经文和传统,并借助晚近的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的资料,也就是说,现在重构了过去。(p200)宗教的集体记忆对藕池村的乡民而言,也遵循着同样的路径,由六个自然村组成的藕池村,村中有相当比例的民众信仰基督教,而且信教的人数与传播的广度亦有龙源期刊网不断蔓延之势。乡民有自己的神圣空间,他们在维护自身神圣空间的基础上也在传承、延续着他们的集体记忆。“昨日的社会凝视着反射在过去之镜中的自身影像,沉思默想,不能自拔,除非渐渐地,在同一面镜子里映现出了其他的影像。也许这些影像不太清楚,人们也不大熟悉,但是,它们却为那个社会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也许藕池人的集体记忆情结投射出了这样一种记忆的框架:村落中日常生活中的习俗契合了乡土社会和谐发展的方方面面,反观之,丰富多彩的村落习俗及其蕴含的饱满的集体记忆情结也成为了乡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的内动力,它为我们呈现的是,小小的藕池,浓浓的记忆,厚厚的文化。被访谈人:张兴贵,男,57岁,初中文化水平。访谈人:张兴宇、周明霞。访谈时间:2011年10月25日上午。访谈地点:下藕池村阎海武家门口被访谈人:马奶奶,女,80岁。访谈人:周明霞、张兴宇。访谈时间:2011年10月24日上午。访谈地点:马奶奶家中。(作者单位:鲁西南民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