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课件 (共66张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复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一、元谋人•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时间:距今约170万年•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生活状况:使用石器,知道用火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二、北京人(北京直立人)•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特征:能够直立行走,保留原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群体生活,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遗址的地位: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2020/3/29时间发现地区生产工具种农作物饲养家畜原始手工业居住房屋距今约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磨制石器,骨器、角器、鱼叉种植粟猪狗等动物彩陶、乐器、纺织、制衣定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居民的生活时间发现地区生产工具种农作物饲养家畜原始手工业居住房屋距今约七千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磨制石器,骨耜种水稻猪、狗和水牛等陶器、玉器、原始乐器、雕刻,使用天然漆定居,住干栏式建筑,(最早木构建筑)挖掘水井(最早)河姆渡人的生活第三课远古的传说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有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阪泉之战(1)双方:黄帝和炎帝(2)地点:阪泉(3)结果:炎帝失败(4)影响:炎黄部落联盟形成涿鹿之战(1)双方: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2)地点:涿鹿(3)结果:打败蚩尤(4)影响:炎黄部落逐渐形成为华夏族传说炎帝的发明: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传说黄帝的发明: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仓颉(jié)发明文字;伶(líng)伦制造音律;隶(lì)首发明算盘;嫘(léi)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大禹治水(黄河)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方法:过程:尊称:大禹治水像尧舜禹的禅(shàn)让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选举办法,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夏朝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禹都城:阳城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启继承了禹的位置: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3、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4、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8、商朝的暴君/亡国之君:商纣王9、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10、牧野大战时间:公元前1046年结果:商朝灭亡”。5、夏朝的暴君/亡国之君:桀6、商朝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汤都城:亳后迁到殷7、商朝迁都的原因: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11、西周•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周武王都城:镐京•12、分封制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13、分封对象:宗亲、功臣分封依据: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14、诸侯向天子履行的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15、周代的贵族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16、西周的暴君:周厉王重大事件:国人暴动亡国之君:周幽王•17、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族所灭;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青铜器出现的时间:原始社会后期2、青铜器用途:饮食、祭祀、军事3、青铜器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4、青铜器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5、方法:泥范铸造法6、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商朝)•7、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8、甲骨文的意义/地位/评价: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10、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最原始的是(象形);最进步的是(形声)•11、甲骨文对汉字的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东周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战争性质:争霸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2.王室衰微的表现:(1)分封制逐步瓦解(2)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3)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3.诸侯争霸的原因:(1)王室衰微(2)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4.口号:尊王攘夷5.春秋时期的先后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6.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7.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影响:积极:(1)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2)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消极: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材料: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材料体现的是哪一时期?什么现象?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兼并•“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描写哪一时期的情景?1.三家分晋:韩、赵、魏2.田氏代齐: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3.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4、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5、战国后期(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商鞅变法:•1.背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2.商鞅代表的阶级:新兴地主阶级•3.目的:富国强兵•4.时间:公元前356年(战国时期)•5.支持者:秦孝公6.内容:①确立县制,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者可免徭役;③统一度量衡。政治经济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军事7.作用: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材料: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商君指的是谁?变法的时期?支持的君主?都江堰时间:修建者:地点:功能:作用:公元前256年(战国)防洪、灌溉、水运等。李冰(秦国)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成都(四川)岷(mín)江第8课百家争鸣1.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主张:①顺应自然②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③“无为而治”(政治)道家经典:《道德经》2.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评价: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核心思想:“仁”政治主张:①提出“仁者爱人”②主张以德治国③反对苛政教育主张:①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②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儒家经典:《论语》3.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①“兼爱”“非攻”②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③提倡节俭4.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①实行“仁政”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5.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实行“礼治”6.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①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②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7.韩非是战国法家学派集大成者①强调以法治国②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代表作:《韩非子》百家争鸣的影响: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一、秦灭六国1.秦朝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2.秦朝的建立者:嬴政3.秦朝的都城:咸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思想来源:法家韩非2.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3.中央集权制度内容:(1)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2)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3)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县制地位:开创了我国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三、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文化上:统一文字,制定小篆(李斯)。(作用: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3.经济上:①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②统一度量衡。4.交通上:①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②开凿灵渠。(作用: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5.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10、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的暴政的表现:1、沉重的赋税2、沉重的徭役和兵役3、刑罚残酷4、秦二世更加残暴二、陈胜、吴广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人物:陈胜、吴广口号(旗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结果:失败意义/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具有首创精神。三、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1、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灭亡秦朝的决定性战役)(成语:破釜沉舟)2、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灭亡秦朝的人物是刘邦)3、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四、楚汉之争概念/定义: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战”。双方:项羽(西楚霸王)刘邦(汉王)性质:争夺帝位的战争结果: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楚汉之争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西汉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建立者:刘邦(汉高祖)都城:长安二、休养生息政策原因/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意义/作用: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三、“文景之治”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措施: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2、减轻赋税和徭役;3、重视“以德化民”;4、提倡勤俭治国。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①政治上:“推恩令”(地方上)建立刺史制度;②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③经济上:盐铁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平抑物价。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2、推恩令的内容: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3、推恩令的作用: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4、刺史制度作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5、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6、(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7、在长安兴办太学,以《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为教材8、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思想文化措施的作用: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9、武帝巩固大一统经济措施的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10、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影响: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11、评价秦始皇/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第13课东汉的兴亡1·西汉后期,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2·东汉的建立:时间:25年人物:刘秀(光武帝)都城:洛阳3·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4·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5·东汉后期的政治局面: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6·黄巾起义:原因: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领导人:创立太平道的张角性质:农民大起义结果:失败了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治。7·材料:“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汉顺帝末年的一首童谣这些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社会混乱。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西域的定义: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二、张骞第一次西域目的:联络大奴夹击匈奴时间:公元前138年人物:张骞出发地点:长安作用: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三、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间:公元前119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