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2020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6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备考】2020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6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19年,90高龄的徐怀中凭借《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在座谈中,他说到,早在1962年,我就请长假写《牵风记》这部长篇小说,写了20余万字。不久,又接受其他任务,《牵风记》创作被搁置下来。多年后,书稿被我忍痛付之一炬。过后想想,倒也并不觉得多么可惜:如果当时匆匆忙忙把书出了,也就不会重改一次。现在《牵风记》只有10多万字,我对壁耗费5年,所以称自己“爬行者”。我先将整段文字默背下来,输入电脑后又改来改去,哪里还说得上什么进度。明知这种习惯效率不高,但是改不过来。徐怀中的谈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青年一代的人生有很大的启示。阅读材料后,想一想,哪一点使你感受最深?并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文题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写作提示:材料提供的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怀中的一段话,意蕴十分丰富。根据题目中所说“哪一点使你感受最深”并将其写成文章的要求,从中抽取一点来立意就可以。从徐怀中所说的话来分析,可以从“快与慢”“好习惯成就人生”“人生要不断地否定自我、突破自我”“做事情要精益求精”等角度立意;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材料内容,写出实际感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19年,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经历了这样一些大事件:开国大典、大庆油田、三年自然灾害、两弹一星、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三峡工程、非典、载人飞船、汶川地震、反腐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等。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成果辉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正处于这个历史与未来的时间节点。这些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你想对祖国说些什么呢?请以此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文题解析】:本次提供的材料是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回望这70年的历程,经历很多大事。70年的历史进程,有磨难,有失误,有奋斗,有拼搏,更有成功,有希望……,我们既要总结过去,又要放眼未来,同时还要联系现实、立足当下。“70年经历了这样一些大事件”限制了“触发联想与思考”的范围,即所触发的联想和思考需要来自于材料中所给出的事件,并且要使所选取的事件之间形成有机关联。“新时代的青年”“你想对祖国说些什么呢”“70周年华诞”,这些引导语要求考生必须以“新时代的青年”的身份,围绕建国“70年”的“披荆斩棘”“风雨兼程”“成果辉煌”向“祖国”进行告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想对祖国说些什么呢”,考生要表达的是爱国、上进、责任、担当等正向的价值观;若以消极颓废的思想写作则将被判为不及格或零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德国柏林一个公园里,有十几条长椅,椅下藏有4厘米长的锥形钢刺。只要人们坐下来看手机时间超过10分钟,椅子就会发出警告,刚刺就会冒出来。许多游客说这样的椅子中看不中坐,而当地的居民知道,这长椅是最人性化的设计。这段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题解析】:这则材料具有多向性特点学生习作中可能出现的几个常见的立意:手机的利弊;不要忽略身边的美;珍惜时光;学会交流;生命在于运动;人性化的设计。显然,的立意比较大众,也较切题,的立意显得一般。而第点关于“人性化”的写作应是此次习作中最可挖掘的方面,但学生对此的了解不可能深入,习作中可能很少涉及,即便是涉及,也大多属于浅层次的。其实,人性化指的是一种理念,它要求设计者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功能诉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人性化包含三个自然属性:人的生理层面的自然属性:“人类总是要求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人的心理层面的自然属性:“人类总是要求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人的心灵层面的自然属性:“人类总是希望有长久的目标而不是虚度一生”。这三种属性,包含对行为后果、对自己长远目标和对人生价值的考虑。仔细分析“带刺的长椅”,从“人性化”角度可以拟题(立意)如下:爱的真谛(钢刺看上去“邪恶”,让人“扫兴”,实则是在对人们善意的提醒)。自律与他律(自律是人的最高境界,但有时需要从他律开始)。换个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游客与居民的不同观点只是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带刺的长椅告诉(警告)我们什么(放下手机,拥抱真实;手机之外,风景更美……)。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人说,这是一个不再羞于谈论梦想的时代,它支撑起无数大国工匠向星辰大海出发,也让这片土地上无数平凡人的梦想落地开花。迈入新时代的我们,拥有更多实现梦想的可能,拥有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拥有对明天的渴盼和信心。用力活着,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达。为了更好的中国,为了更美好的自己,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为了美好的新时代,我们起追梦”,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努力践行你的追求。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于800字。【文题解析】:本次写作要求写成实用类文章——演讲稿,所以,拟定题目后,要先写好文章开头称呼(在题目的下一排,写上“亲爱的同学们”之类的字样,并在句末打上冒号),问候语(在称呼语的下面,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大家好”之类的问候语);然后写正文(问候语下面,另起一行,空两格,并开始写正文);正文结束后,要写出类似“谢谢大家”的结束语(正文下面一排,空两格写上“谢谢大家”之类的话)。正文部分的内容,要求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怎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怎样和全国人民一道追梦圆梦。据此可有一下立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新起点,新中国,新征程;一切尽在期待中;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砥砺奋进,助力中国。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从前,济水的南面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这岂不是不讲信用吗?”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能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粱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再一次落水。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文题解析】:从商人的角度:商人许金不酬,失信于人,最终遭到灭顶之灾,这里谈的是信用与承诺,这仅仅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商人落水,渔夫拯救,本出于善心而行之善举,商人的悬赏则给渔夫单纯美好的举动蒙上了功利的色彩,使之成为一种牟利的手段,偏离初始的轨道而愈来愈现实与功利。从渔夫的角度:商人第一次落水,不假思索就去救助,善心善行可嘉可赞,而商人第二次落水,渔夫由于之前商人的承诺没有兑现而不再相信商人,没有施以援手,虽情理上可以理解,但从生命的高度去看,却值得商榷。见死不救固然不触犯法律,但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施救却是责无旁贷的。从“有人”的角度:“有人”即是我们常说的旁观者,愚昧、冷漠、从众,没有自己的主见,听渔夫说这是一个不兑现承诺的人,所以可能心里也觉得商人罪有应得,而没有提出质疑与不同看法,眼看着商人在水中挣扎而无动于衷。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部分学校的高中毕业生在高考结束后大规模地撕书,满楼满屋子都是撕碎的书籍……有的老师说看着书本被撕毁感到很遗憾也很痛心,有的家长说,学生被压抑了三年,终于解放了,撕毁书本这点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请你对材料中的老师或学生家长的看法,以书信的方式进行反驳。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文题解析】: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共有两句话,第一句创设了一个情境:部分学校的高中毕业生在高考结束后大规模地撕书,满楼满屋子都是撕碎的书籍。第二句主要陈述情境中的两类人对情境中核心事件的观点和看法。综合来看,第一部分中的情境是第二部分观点的前提和基础,第二部分中所凸显的观点和看法是审题立意时应该关注的重心。2.典型任务的限制。首先,“请你对材料中的老师或学生家长的看法,以书信的方式进行反驳”,这是命题人的写作指令。“反驳”一词限定了考生的思考方向,即要站在反对的立场上,提出反对的理由来进行辩驳;其次,“反驳”的内容为“材料中的老师或学生家长的看法”,即“看着书本被撕毁感到很遗憾也很痛心”或“学生被压抑了三年,终于解放了,撕毁书本这点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再次,任务规定对“老师或学生家长的看法”的反驳是二选一,不可同时对其进行反驳;最后,应该注意反驳的方式已经明确为“以书信的方式进行反驳”,不能以其他方式进行。这几点在行文过程中必须都得到合适的、明确的体现,缺一不可。3.价值判断的限制。材料中老师和家长的态度是对立的,但其双方的认识都有偏颇:老师只看到了学生的撕书现象,却忽略了其苦读三年的坚持;家长认为撕毁书本这点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忽略了这是不容忽视的成长问题。所以命题人才要考生选择一方进行批驳。考生绝不可站在一方的观点下批驳另一方。4.文体限制。既然规定考生“对材料中的老师或学生家长的看法”进行反驳,文体也就被限定为议论文,而且是驳论文。开放性1.立意角度开放。总体来看,作文材料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老师和家长的角度聚焦“高中毕业生在高考结束后大规模地撕书”这个核心事件,这就为考生立意提供了两个大的切入角度;同时在老师这个大角度之下还有多个选择:可反驳“很遗憾”,可反驳“很痛心”,或者对二者同时进行反驳等;在家长这个大角度下也有几个选择:可反驳“学生被压抑了三年,终于解放了”,可反驳“撕毁书本这点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者对二者同时进行反驳等;所以,二者合理叠加之后立意角度的选择余地就比较大,而且其中任意一个立意都是符合题意的。这就可使立意角度的开放性达到最大化,让学生的写作才能得到充分展现。2.考生反驳的理由是见仁见智的。只要不违背主流价值观,能自圆其说就行。3.论证选择的开放性。材料所提供的情境都是考生非常熟悉并完全能理解的,能够无障碍地引发共鸣,可以触发考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所以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相类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等进行选材论证,只要与所选立意相关都可以入文,通过合理剪裁,为我所用。4.写作者的身份是自由的。可以站在考生的角度反驳,可以是老师反驳老师,也可以是家长反驳家长,也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反驳……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人说,现实中你会看到很多庄严的仪式,看到这些庄严仪式中一些滑稽的味道;如果你不断放大这种滑稽感,你就会把所有崇高的东西都消解掉。又有人说,忠实于理想,这是崇高而又有力的一种感情: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自身崇高,任何工作你都不会觉得渺小。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对“崇高”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耿。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文题解析】: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来思考与认识“崇高”,“谈谈你的看法”则暗示了用论述类文体来写作;“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对文体的要求又有所放宽。两则材料,对作文立意有引导和限制作用。第一则,从反面说明崇高感的消解与否,取决于内心对崇高的是否坚定。第二则,则主要诠释崇高的内涵:对理想的忠实、对苦难的深刻理解,都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