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歌颂爱情控诉封建礼教的思想感情。(重点)2、体会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理解赋比兴的运用。(难点)3、了解关于乐府的基本知识。《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关于“汉乐府”“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乐府概念的流变汉:音乐机构——音乐性诗体→唐(新乐府运动):政治讽喻诗→宋元以后:词、曲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抒情诗:直接借景或物抒情二、汉乐府民歌的主要特点1.反映社会现实的广阔和深刻。2.叙事成分占很大的比重。1)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叙事诗歌的一大发展。2)往往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要求口吻毕肖。3)常用铺陈的描写手法。•3.比兴的运用在汉乐府民歌里也有特色。•4.形式多样,有四言诗,有五言诗,有杂言诗。三、“焦、刘殉情”的故事传说: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结为恩爱夫妻。但刘兰芝却为婆婆不容,遭到封建家长婆婆的百般刁难,忍无可忍,只好自请回娘家。焦、刘“誓死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后不久,县令、太守先后登门替儿子求婚,仲卿闻知此事,急见兰芝,生人作死别。在完婚那天,兰芝举身赴清池,仲卿也自挂东南枝。尔后双双化成鸳鸯,相向而鸣。这个美好的故事传说就演化成了这首我国最早最长的叙事诗。四、情节结构(1)(引子)(2-6)(开端)(7-12)(发展)(13-21)(发展)(22-31)(高潮)(32)(尾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序小序有何作用?正文部分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翻译:孔雀朝着东南方向飞去,每飞五里便是一阵徘徊。段2“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复词,偏“姆”,指婆婆。有些词语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意义,叫偏义复词。)互文我十三岁就能织出白色的丝绢,十四岁就学会了裁衣。十五岁学会弹箜篌,十六岁就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但心中常常感到痛苦伤悲。你既然已经做了府吏,当然会坚守臣节专心不移。只留下我孤身一人待在空房,我们见面的日子常常是日渐疏稀。每天当鸡叫的时候我就进入机房纺织,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三天就能在机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嫌我仍然缓慢松弛。不是我纺织缓慢行动松弛,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公婆难服侍。我已经受不了你家这样的驱使,徒然留下采也没有什么用处无法再驱驰。你这就禀告公公婆婆,及时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理解互文(相互映衬为文,共同表达相关或相近的意思):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注意,不能死板地“直译”。好处是:简省文字,且使句子更富节奏美。段3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禀告相貌,名词招致府吏听到这些话,便走到堂上禀告阿母:“儿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幸而娶得这样一个好媳妇。刚成年时我们便结成同床共枕的恩爱夫妻,并希望同生共死直到黄泉也相伴为伍。我们共同生活才过了两三年,这种甜美的日子只是开头还不算长久。她的行为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知道竟会招致你的不满。段4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阿母对府吏说:“你怎么这样愚拙!这个媳妇不懂得礼节,行动又是那样自专自由。我心中早已怀着愤怒,你哪能自作主张。东邻有个贤惠的女子,她的名字叫秦罗敷。她可爱的体态没有谁能比得上,我当为你的婚事去恳求。你就应该把兰芝快赶走,把她赶走千万不要让她再停留!”愚拙怒段5-段6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下对上的敬语古今异义府吏直身长跪作回答,“我要恳请母亲,现在如果赶走这个媳妇,儿到老也不会再娶别的女子!”阿母听到了这番话,便敲着坐床大发脾气:“你这小子胆子太大毫无畏惧,你怎么敢帮着媳妇说话。我对她已经断绝了情谊,对你的要求决不会依从允许!”2-6自然段:兰芝被遣。通“娶”段七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使动用法,使心意下。即耐心受委屈府吏默默不说话,再拜之后辞别阿母回到自己的房里。开口向媳妇说话,悲痛气结已是哽咽难语:”我本来不愿赶你走,但阿母逼迫着要我这样做。但你只不过是暂时回到娘家去,现在我也暂且回到县官府。不久我就要从府中回家来,回来之后一定会去迎接你。你就为这事委屈一下吧,千万不要违背我这番话语。”只拜了两拜段8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冬至之后,立春以前偏义复词,作孤单的样子通“奁”,镜匣机会辞别兰芝赠物兰芝对府吏说:“不要再这样麻烦了。记得那年初阳的时节,我辞别娘家走进你家门。侍奉公婆都顺着他们的心意,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不守本分?日日夜夜勤劳地操作,孤身一人周身缠绕着苦辛。自以为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罪过,能够终身侍奉公婆报答他们的大恩。但仍然还是要被驱赶,哪里还谈得上再转回你家门。我有一件绣花的短袄,绣着光彩美丽的花纹。还有一床红罗做的双层斗形的小帐,四角都垂挂着香囊。大大小小的箱子有六七十个,都是用碧绿的丝线捆扎紧。里面的东西都各不相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收藏其中。人既然低贱东西自然也卑陋,不值得用它们来迎娶后来的新人。你留着等待以后有机会施舍给别人吧,走到今天这一步今后不可能再相会相亲。希望你时时安慰自己,长久记住我不要忘记我这苦命的人。”兰芝赠物段9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遍发光当公鸡呜叫窗外天快要放亮,兰芝起身精心地打扮梳妆。她穿上昔日绣花的裌裙,梳妆打扮时每件事都做了四五遍才算妥当。脚下她穿着丝鞋,头上的玳瑁簪闪闪发光。腰间束着流光的白绸带,耳边挂着明月珠装饰的耳珰。十个手指像尖尖的葱根又细又白嫩,嘴唇涂红像含着朱丹一样。她轻轻地小步行走,艳丽美妙真是举世无双。严妆段10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像珠子一样退下来她走上堂去拜别阿母,阿母听任她离去而不挽留阻止。“从前我做女儿的时候,从小就生长在村野乡里。本来就没有受到教管训导,更加惭愧的是又嫁到你家愧对你家的公子。受了阿母许多金钱和财礼,却不能胜任阿母的驱使。今天我就要回到娘家去,还记挂着阿母孤身操劳在家里。”她退下堂来又去向小姑告别,眼泪滚滚落下像一连串的珠子。“我这个新媳妇初嫁过来时,小姑刚学走路始会扶床。今天我被驱赶回娘家,小姑的个子已和我相当。希望你尽心地侍奉我的公婆,好好地扶助他们精心奉养。每当七夕之夜和每月的十九日,玩耍时千万不要把我忘。”辞归段11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骑马乘车段12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情意真挚的样子记挂着我通“韧”,柔韧。偏义复词,兄7-12,夫妻誓别预料,想到将来见+动词(1)表示被动,相当于“被”[be+过去分词]不见保。——《孟子·梁惠王上》诚恐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见辱问于长者。——唐·李朝威《柳毅传》承蒙长者降低身份来下问见谅(原谅我)见赠(赠送给我)兰芝对府吏说:“感谢你对我的诚心和关怀!既然承蒙你这样的记着我,不久之后我会殷切地盼望着你来。你应当像一块大石,我必定会像一株蒲苇。蒲苇像丝一样柔软但坚韧结实,大石也不会转移。只是我有一个亲哥哥,性情脾气不好常常暴跳如雷。恐怕不能任凭我的心意由我自主,他一定会违背我的心意使我内心饱受熬煎。两人忧伤不止地举手告别,双方都依依不舍情意绵绵。段13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想到脸面拍手,在这里表示惊异愆,指过失兰芝回到娘家进了大门走上厅堂,进退为难觉得脸面已失去。母亲十分惊异地拍着手说道,想不到没有去接你你竟自己回到家里:“十三岁我就教你纺织,十四岁你就会裁衣,十五岁学会弹箜篌,十六岁懂得礼仪,十七岁时把你嫁出去,总以为你在夫家不会有什么过失。你现在并没有什么罪过,为什么没有去接你你自己回到家里?”兰芝十分惭愧面对亲娘:“女儿实在没有什么过失。”亲娘听了十分伤悲。段14-16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容貌体态美好的样子嘱咐我不宜指媒人回家才过了十多日,县令便派遣了一个媒人来提亲。说县太爷有个排行第三的公子,身材美好举世无双。年龄只有十八九岁,口才很好文才也比别人强。亲娘对兰芝说:“你可以出去答应这门婚事。”兰芝含着眼泪回答说:“兰芝当初返家时,府吏一再嘱咐我发誓永远不分离。今天如果违背了他的情义,这门婚事就大不吉利。你就可以去回绝媒人,以后再慢慢商议。”段17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出嫁表示希望不久美好主簿传达太守的话亲娘出去告诉媒人:“我们贫贱人家养育了这个女儿,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不配做小吏的妻子,哪里适合再嫁你们公子为妻?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我不能就这样答应你。”媒人去了几天后,那派去郡里请示太守的县丞刚好回来。他说:“在郡里曾向太守说起一位名叫兰芝的女子,出生于官宦人家。”又说:“太守有个排行第五的儿子,貌美才高还没有娶妻。太守要我做媒人,这番话是由主簿来转达。”县丞来到刘家直接说,“在太守家里,有这样一个美好的郎君,既然想要同你家结亲,所以才派遣我来到贵府做媒人。”段18-19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谢绝好运气和坏运气兰芝的母亲回绝了媒人:“女儿早先已有誓言不再嫁,我这个做母亲的怎敢再多说?兰芝的哥哥听到后,心中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