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作者简介】J.K.罗琳(乔安妮·凯瑟琳·罗琳),1965年7月31日出生于英国格温特郡,毕业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英国作家。1997年6月,罗琳推出哈利·波特系列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随后,又分别于1998年与1999年创作了《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2000年7月,随着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问世,世界范围的哈利·波特热持续升温。2003年6月,她再创作出第五部作品《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5年7月推出了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2007年7月推出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她被称为“哈利·波特之母”,以天才的想象力孕育了风靡全球的小魔法师哈利·波特,她也从一个贫困潦倒、默默无闻的“灰姑娘”,一跃成为财产超过英国女王的作家首富。【作品导读】《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七本,也是系列的最后一本。小说主要讲述了十七岁的哈利本应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继续最后一年的学业,但为了完成已故魔法学校前任校长邓布利多留给他消灭伏地魔的任务,哈利和好友面对伏地魔及其追随者食死徒的围追堵截,隐形遁迹、历经艰险,最终销毁多个魂器并战胜伏地魔,取得魔法世界伟大胜利的故事。【写法鉴赏】1.以哈利·波特为中心人物,全书全程透过哈利自己的视角来表述,给读者以阅读时的亲切感。2.书中的主要角色刻画深刻,次要角色也活灵活现。书中也有很多有关道德方面的内容,随着正义和邪恶的对抗不断激烈和明显化,一些人物面临着重要的选择,人性的阴影也被展现出来。3.魔法故事情节丰富、内容紧凑,同时巧妙地继承了欧洲经典文学。这些继承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即母题的运用和文化寓意的传承。母题也许是文学研究领域最复杂的一个概念,所谓母题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边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等。这些母题在欧洲文明的两大源头——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和《圣经》中有着丰富的体现。4.作者在设置童话人物形象时,也采用了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从而使得故事更加扑朔迷离。典型代表为斯内普。5.小说的本身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小说中对于现实性的描写具体体现为场景的现实化。哈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是英雄的象征,但是罗琳女士并没有把哈利塑造成一个无所不能、如同神一样的英雄。通过不同的场景,作者以哈利自己的口吻和想法表现出他的一些弱点:哈利并不喜欢学习,甚至有时在学习时会偷懒,毕竟哈利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进入青春期的哈利对秋·张有好感,赫敏对罗恩的喜欢,这也是孩子们在青春期会经历的过程。【人物形象】哈利·波特詹姆·波特和莉莉·波特的独生子,出生于1980年7月31日,是唯一一位逃过敌人伏地魔的阿瓦达索命咒的人,被称为“大难不死的男孩”。尽管童年生活多舛,尽管遭遇实在堪伤,但是哈利·波特却时时崭露出属于自己的高贵自信、强大的勇气、大无畏的王者本色,以及天生的领导者气质。哈利观察力强,善于表达,但是内心又难免感到焦虑和无助,是自信与自卑交错的活生生的哈利·波特。性格特点:勇敢、坚毅,有爱心,有责任感,具有自我牺牲精神。有大无畏的王者本色,以及天生领导者气质。赫敏·格兰杰她以一个喜好钻研学术及无所不知的聪明女孩的形象出现,有时显得独断专行,她的知识在他们许多的冒险旅程中证明有用。赫敏到霍格沃茨不久就成为全年级最聪明的学生。她不仅知道每个问题的答案,还记得读过的每本书的内容,并乐于将自己的知识告诉别人。因此她的求学生涯开始不久就获得了“格兰芬多万事通”的绰号,她因每堂课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并乐此不疲而扬名全校。性格特点:聪明,勇敢,有爱心和正义感,讲义气。罗恩·韦斯莱他是哈利在霍格沃茨最要好的朋友。韦斯莱家族是古老的纯血统家族,他们都拥有一头火焰般的红发。罗恩的爸爸是魔法部禁止滥用麻瓜用品司的员工,薪金不高,孩子又多,所以罗恩家境不富裕,大多数的东西都是二手的,他很在意这一点。他和哈利是铁哥们,最后和赫敏结婚,并和哈利在魔法部成为同事。性格特点:本性善良,做事有原则,太过率真邓布利多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前任校长,哈利的朋友及导师,在本书的故事开始前他刚刚去世。邓布利多极具睿智和远见,为助哈利完成使命进行了周密安排,但是他也非常神秘,哈利还因此怀疑过他的智慧。对邓布利多的品格和成就的攻击贯穿整本书。邓布利多建立了凤凰社——致力于反抗伏地魔的巫师组织。性格特点:睿智、仁慈、温和,对人性把握到位,拥有绝佳洞察力西弗勒斯·斯内普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教师,继邓布利多之后出任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性格深不可测,对哈利所在的格兰芬多学院严酷刻薄。是凤凰社派驻食死徒的间谍。年轻时也曾当过伏地魔的间谍。在阿不思·邓布利多去世后,伏地魔掌控了魔法界的大权。最后他被伏地魔的大蛇纳吉尼杀死。他临死前要哈利看着自己,是为了再看一眼莉莉的眼睛,因为他深爱着莉莉一直到死去的那一刻。性格特点:专情、阴沉、严酷、冷漠、深不可测,对爱情十分执着伏地魔原名汤姆·马沃罗·里德尔,故事的大反派,极端纯血论恐怖组织“食死徒”的领袖,极度排斥麻瓜、麻瓜出身的巫师“泥巴种”以及不能施展魔法的巫师后裔(哑炮),两次巫界大战的发起者。被称为“史上最危险的黑巫师”,一般人不敢说这个名字,而且这个名字在后期被下了咒语保护,是杀害哈利父母的凶手。在杀死哈利的母亲时,魔法被爱的力量反弹,自己的身体被炸裂,有一部分灵魂进入了哈利的身体。性格特点:内心孤独,渴望理解,害怕死亡,残忍贪婪德拉科·马尔福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同届的同学,斯莱特林学院的学生。仇恨、鄙视麻瓜以及麻瓜出身的巫师,称他们为“泥巴种”。与哈利同级的斯莱特林学生中的领头羊,也是哈利在学校里的死对头,曾因接受伏地魔的命令试图杀死邓布利多,因为害怕和内心深处的良知而精神一度崩溃,后因解除了邓布利多的武器在斯内普杀死邓布利多时接替了邓布利多成为老魔杖的持有者。性格特点:傲慢自大,争强好用,爱面子,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食死徒伏地魔党羽,身上(左臂)都被烙刻上黑魔标记,而且精通黑魔法(部分由黑魔王传授)。麻瓜《哈利·波特》中,把一切不会魔法,不相信魔法的人叫作麻瓜。表示非魔法人类,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主题透视】这本书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死亡和爱。哈利有时十分不理解死亡与爱这两个词,可当他在去探望自己父母墓地的路上突然明白了而且产生了一种感觉,对死者的爱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很难相信他们是爱你的。他们不能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也不能再表达他们的爱,所以很容易陷入他们就这样离去了,不再关心或者爱护任何人的想法之中。该书多次涉及“主宰死亡”这一主题。哈利父母墓碑上写着:“最后需要战胜的敌人就是死亡”,暗示哈利:伏地魔和食死徒的最大野心就是要主宰死亡。通常认为,死亡圣器是指能使人拥有主宰死亡之力的东西。伏地魔真正想要的,也就是圣物集合在一起所赐予的,即长生不老——永远都不会死。也就是文中他要将灵魂分到七个魂器中和他要寻找死亡圣器的原因。可以杀死他人是主宰死亡的另一种方式,就像长老魔杖和阿瓦达索命咒的绿光所展示的那样。还有另外一种战胜死亡的方式就是使所爱的死者复生,就像死亡圣器故事中的二哥所做的那样,就像邓布利多试图要做的那样,就像哈利自己渴望做的那样。事实上,唯一真正主宰死亡的办法是永远敬爱、信任那些死去的人。所以哈利就尽可能去凝聚友谊与爱的力量,使霍格沃茨美好、团结,用凝聚力打败食死徒军团。【阅读感悟】哈利的一生注定不会平凡,但是他成长的经历却引导着我们,看着他一步步地勇敢面对,一步步发现真相,一步步学会爱别人,一步步的痛苦和哀伤,一步步的成功和喜悦,一步步走进自己的死亡,并成功地消灭伏地魔,我们都会感慨,无论你会面对什么,你的身边会有人陪你,哪怕你爱的人都在天涯海角,你也可以凭自己克服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