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论语》对当今大学生的启发
《论语》对当今大学生的启发《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从小学我们就接触到《论语》,现在我还依稀记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一直从小学一直伴随着我们到大学,它教诲我们学习和做人,但是现在我想阐述我对《论语》其他方面的读书心得,我相信,这对我们大学生涯以及出到社会的工作与磨砺有很大的帮助。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孔子在这里详细分析了共同求学之人,共同求道之人,共同求立之人,共同求变之人的同与不同之处。孔子这样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些追求尽管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我想共同之处是都可以有彼此借鉴和帮助的地方,不同之处,应该是彼此的利益关系会有所不同。这就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利益不发生关系时,比如大家都是同学,彼此之间并无太大利益关系,那么彼此差异很大也没有什么障碍,一样可以继续一起求学。但是如果彼此的利益发生了碰撞,比如一起经营企业等,彼此之间如果没有高度的默契和共识,就很容易发生矛盾。所以在朋友之间为了求得某种利益而共同合作时,我们一定要预先制定好明确的规定,包括怎样去投入,怎样去分担风险和收益,怎样去管理,怎样去发展,怎样去用人等等,否则很可能会出现开始以仇人结束的悲剧。再有,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过程来比喻一个人学习的过程,暗示我们的学习如果半途而废或者不努力,很可能在学习期满后得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我觉得所有的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们,都有应该以这一条提醒自己,不要以为只要进了大学就一定拿到毕业证书,混到毕业以后就一定能有好的前途。现在已经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如果不认真学习,不具备足够的真才实学,是很难预期有好的结果的。如果不在大学里好好学习,毕业之后很可能成为一个“秀而不实”的空头大学生。在谈论了如何地学习,接下面我要讲述一下我们要如何地交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评论你的不是者,乃诤友也。孔子曰:“益着三友,损着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将朋友划分为六种,认为与其中的三种交往有好处,与其中的三种交往有坏处。这话从理论上讲,确实有道理,所谓“跟好人学好,跟叫花子学讨”,多与诚信的朋友、正直的朋友、有学问的朋友交往,自己也能有所提高。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比较难以操作。首先,这里所说的六种朋友的表现,很可能同事交叉存在于同一个人的身上,我们无法将其逐矣区别开来,比如一个见闻广博的人也可能是能言善辩的人,我们是与其交往,还是不与其交往呢?其次,一个人是怎样的人,我们不通过长期的交往,怎么能辨别出他属于哪一种朋友呢?再其次,一个人曾经有过某一种缺点,难道他不会随着自身素质的提高而改变吗?最后,怎样的交友标准也太势利了一点,为什么我们不能以我们自己的素质去影响那些有这样那样缺点和不足的人呢?如果大家都只愿意与有学问的人去交往,那么有学问的人为什么要与不太有学问的人交往呢?所以交朋友确实需要挑选,但是也不能那么太过势力,即便某些朋友有些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只要我们不去学习他的缺点和不足,也就行了,没有必要拒绝与他们交往。因此,我们看待事情和问题,不仅在别人身上看起,更要从自身看起,交朋友是反省自己也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具备了不断自我反省的能力,才难不断提高,逐渐走向完美。这里提到了反省的三个方面,我觉得基本上概括了一个人的所有方面:其一,对待事业是否敬业;其二,与人交往是否诚信,虽然文字上是说“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但是我们可以扩大到与人交往的范围;其三,是否能温故知新,这一点与前面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相呼应的。一个人是否能具备反省的能力,就自然会变得谦虚不傲慢,变得彬彬有礼不自以为是,在与人交往时也就能善于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自然也就能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盲从。因此,我以为,一个人身高具备反省能力,是衡量其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善于反省自己,才能在大学生活中活得多姿多彩,在朋友亲人中亲近而无话不谈,在工作中独立而出色。通过读《论语》这本书,我悟出了人生道理,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如何交友与相处,如何练就我们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才,这都要从一步步做起,不能骄躁,虚心,耐心,用心,真心地去学习每一件自己不懂的事或物,日积月累,我们必定果实累累,希望每一位读过《论语》的人都能读以致用。
本文标题: 《论语》对当今大学生的启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546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