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因子:人类某一经济活动在某个地点进行比在其他地点进行能够谋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导致这一现象的因子称为区位因子。原料指数:指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和制成品总重量之比。劳动力成本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支付的工资成本等费用线是以运输点为中心、单位原料或产品运费相等点的连线。综合等费用线是原料运费与产品运费之和相等的各点间的连线。临界等费用线指在综合等费用线中,与劳动费最低点的劳动费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劳动费指数也叫劳动力成本指数,是指生产单位重量产品所需的平均劳动费用。中心地: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性:衷心地对其它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范围经济:指由于一个地区集中了某项产业所需的人力、相关服务业、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销售等环节供应者,从而使这一地区在继续发展这一产业中拥有比其他地区更大的优势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关联产业是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区域空间结构: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适宜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增长极: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相关产业的厂商、供应商、销售商及相关机构(如大学、行业协会等)在地理空间上集结而成的群体。经济区: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区域经济差异: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工业化:国民经济中一系列重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区域经济差异: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20世纪前经济地理发展阶段: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1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环境决定论,区域差异的研究,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2空间研究尺度变化,企业区位,区域产业布局,全球分工与合作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①农业地理学②工业地理学③交通运输地理学④商业地理学⑤信息也地理学4公司地理学对经济活动区位产生影响的要素: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区域环境: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交通现象的三个基本要素:交通网、交通流、地域。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交通网连接度,通达度,分散指数。杜能圈结构: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韦伯工业区伟伦成本因素:原料、燃料费,劳动力成本,运费。中心第三原则:1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2交通原则下的衷心地系统3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1消费市场状况2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3零售业间的竞争4地价作用服务业类型:1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2服务业以企业为对象3具有办公性质职能的服务业企业增长的动因:1实现规模效益2实现交易内部化3技术优势的发挥4来自竞争的压力企业增长的战略方法: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我国公司扩张通道:人际关系通道、机构或体制通道、生产通道、距离通道泰勒的组织变性及区域演变模式:地方、区域、全国和多国。公司组织结构主要类型:1、功能部结构、2、产品部结构3、区域部结构4顾客部结构5、矩阵结构新产品的发展阶段(佛农):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跨国投资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利润、市场、要素和公司战略取向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1集中于经济中心去布局2集中于边界地区3社会联系密切地区公司总部区位要求: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解除R&D区位要求:1接近科研机构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1全球集中生产型2市场地生产型3专业化生产型4跨国一体化生产型区域空间结构要素:点、线、网络、域面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广泛性、层次性、区域性、多面性、差异性、时间性与城市发展潜力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1极核式空间结构2点轴式空间结构3网络式空间结构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的作用: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胡佛-费舍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1自给自足阶段2乡村工业崛起阶段3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4工业化阶段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2为经济起飞创造前提的条件阶段3经济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机制:集聚经济原理、交易费用理论、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经济区的特征:1.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2.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3.对外联系的开放性4.组合上的层次性经济区的类型:1.经济类型区2.部门经济区3.综合经济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待开发、成长、成熟、衰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有利减小地区差异涓大于极原因:经济活动的扩散机制其次是国家政策的干预区域分工理论:1成本学说2要素禀赋学说3新贸易理论4竞争优势理论区域全面合作的功能:1、建立区域市场,推动区域内部各区域之间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2、联合开大资源。3、联合改善区域交通通讯条件。4、开展资金横向融通。5、建立信息网络。6、共同协调,解决跨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问卷设计原则:1所问问题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2问题数量应该适中3所列问题必须符合被调查者回答问题能力4尽量避免禁忌和敏感性问题公司定性访问技巧:1进入良好的交谈状态2注意双方地位3理解对方语义表达4使对方理解自己的语义表达5注意被访者的代表性影响城镇发展的条件与潜力的因素:1创新因素、2集聚因素、3区位因素、4资源禀赋和城市经济发展潜力、5信息化水平与城市发展潜力、6城市生态环境质量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1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演变,环境决定论,区域差异的研究,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2空间研究尺度变化,企业区位,区域产业布局,全球分工与合作当前经地理学理论研究重点: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克里克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理论和实践意义:1是地理学有传统的区域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2衷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3衷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存在问题:1、只重视货物共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下限的详细分析2、K值在一个系统中是固定不变的与事实不符3、把消费者看做“经济人”利用最近设施消费的假设不成立4、忽视了集聚利益5、对需求的增加、交通的发展和人口的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没有加以论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古典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区位主体一个生产地;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多个生产地;多个价值链环节(研究、加工、培训等)区位目标利润(或成本);缺乏或轻视具体目标1.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2.追求“市场占有率”等具体目标选择基准成本最小;具体目标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假设前提事先给定或假设固定产品、规模、价格、市场、劳动力、运费等;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规模、价格、市场的性质。发展条件不重视资金、信息、地域文化、决策机制、及企业目的和组织结构;重视非直接投入要素的影响;通达度通过通达指数、分散指数来衡量。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前提:(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且收成相同(4)据称是80km之外是荒野,与其他地区隔绝(5)人工产品供应只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只来源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一、农业地理学意义:它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它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1、不存在对所有地域而言具有绝对优势的农业生产方式,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2、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二、经济学意义:它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杜能农业区位局限性:1未考虑自给型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2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3技术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是距离因素决定性制约作用减弱4缺乏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地租收入公式R=PQ-CQ-KtQ=(P-C-Kt)QR—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农产品的生产费;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农产品的运费率。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前提:1.研究区内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均相同。2.原料地、燃料地、市场均为已知点,消费量不变。3.劳动力的供给量不变、工资固定。4.运输工具为火车,运费与货物重量及运距成正比。韦伯区位论的意义: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2、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3、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新产品的发展阶段(佛农):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折衷理论:1.企业的所有权优势2内部化优势3区位优势当一个企业仅仅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它可将其优势转让给其他企业以获取收益;当一个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在企业内部利用时,它可通过产品出口获取收益;只有当企业内部利用所拥有所有权优势,并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的区位优势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产生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1集中于经济中心去布局2集中于边界地区3社会联系密切地区公司总部区位要求: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解除R&D区位要求:1接近科研机构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1全球集中生产型2市场地生产型3专业化生产型4跨国一体化生产型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广泛性、层次性、区域性、多面性、差异性、时间性与城市发展潜力关联产业配套处理问题:1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依据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侧向联系,结合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发展为主导产业配套的各个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保障。2根据所确定的主导产业发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