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训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步行训练步行训练步行是涉及全身多关节和肌群的一种周期性、移动性运动。正常步行是高度自动化的协调、均匀、稳定的运动,也是高度节能的运动•定义步行训练:是在步态评定的基础上,恢复独立或者辅助步行能力的锻炼方法。仪器设备•起立床、平行杠、支具、拐等。起立床支具步行训练前的准备训练辅助具的正确使用•首先,对于需要使用辅助具的患者,应教会他们正确使用方法。•特别需应用支具的患者,应教会他们在仰卧位或坐位完成穿脱支具的方法,并告知患者经常检查穿戴支具后肢体受压区域的情况。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患者欲完成步行训练,必须具有足够的下肢、躯干和上肢相关肌群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尤其是长期卧床致使肌力明显减退的患者。•对于需要应用辅助具的患者,应特别需要针对性地训练上肢有关肌群的力量。起立训练•步行训练需要一定的直立姿势,只有当患者具有了相当的直立耐受能力之后,步行训练才可随之进行。长期卧床的患者–在开始起立训练时,可借助起立床进行,这同时还可有效地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脊髓损伤患者–可根据损伤的平面和程度选择借助辅助具或他人帮助等形式完成起立训练,且训练常在平行杠内进行。起立床训练•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可利用起立床将患者逐渐从水平位倾斜至垂直位,使患者达到站立状态。•可利用起立床将患者逐渐从水平位倾斜至垂直位,使患者达到站立状态。•训练时间和训练频度:–训练时间一般为30min/次,2次/d•训练调整:–倾斜的角度可以每天调整5°的速度逐渐改变。•注意事项–训练过程中,治疗人员应经常测量患者的血压和脉搏,如果血压降低、脉搏加快,提示所调整的倾斜角度不当借助辅助具完成起立训练借助他人帮助完成起立训练两手握拐杖从地面的起立动作(截瘫)单手握拐杖从地面的起立动作站立平衡训练•站立平衡能力是完成步行的必要基础。站立平衡训练也可在平行杠内进行,首先需要完成静态站立平衡训练,然后再进行动态站立平衡训练。双杠外保持拐杖立位平衡(偏瘫)行走训练平行杠内的步行训练•在完成前期训练且具备了相应的功能后,可随之在平行杠内将训练过渡到步行训练。•特别对脊髓损伤患者,需要在平行杠内完成摆至步、四点步、摆过步等步行训练。1、四点步训练•是在平行杠内最先进行的步行训练项目。•方法:–右手沿平行杠向前伸出15cm,左手置于同侧髋关节稍前处–重心移至右腿,使右髋关节与同侧足、膝和踝部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左肩稍前伸,左手支撑并使左肩下降,将左下肢向上提起,随后向前摆动,迈出的步子足够大后,将左下肢放下。–将重心移到左腿,左手沿平行杠向前移动,做好迈出右腿的准备。•注意–开始训练时步子要小,但迈出的脚一定要落在同侧手所处位置之前–避免骨盆的旋转偏移两点步训练•手和对侧足同时进行2、摆至步训练•方法:–患者将躯干于过伸位保持平衡–双手分别或同时沿平行杠内向前伸出,距离足趾约15cm–身体前倾,然后提起双足,并向前摆动使双腿正好落在手的后方。•注意:–完成此动作时,双下肢提起后要很快放下,否则摆动距离过大可使双足落在双手的平齐或之前的位置3、摆过步训练•方法:–患者将双手沿平行杠向前伸–身体前倾,双手持重–在平行杠上做支撑动作,将双下肢提起并向前摆动,双足落在手的前方–双足稳定地持重之后,双手沿平行杠向前移动,准备迈出下一步•注意:–做支撑动作并向前摆动下肢时,保持髋关节过伸、头部伸展、双肩后缩。–依靠双手支撑向前移动躯干,同时肘关节伸展、双肩内收。–这是截瘫患者行走中最快、最实用的步行方式,但需要患者具备较高的平衡能力。总的注意事项•治疗人员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控制患者骨盆,确保每一动作准确地完成;•必要时,可在患者上提时给予提拉帮助,落地时给予加压帮助,以保证患者平稳站立;•在平行杠一端放置一面矫正镜,使患者能够看到自己的姿势、步态以便及时矫正。使用助行器的步行训练助行器及其使用•种类及选择:助行器指辅助人体稳定站立及行走的工具•常用的为无动力式助行器,包括各种助行杖和助行架•助行杖包括手杖,腋杖(拐杖),前臂杖(手肘杖)。其中手杖和前臂杖又分单脚和多脚。•助行架分轮式、步行式2种•助行器使用前调节:•手杖:自然站立,股骨大转子到地面的高度;或自然站立,屈肘30~40度,腕背伸约25度,小趾前外侧15cm处到手掌面的距离即为手杖的长度•腋杖:自然站立,身高减去41cm即为腋杖的长度,股骨大转子的位置为把手的位置;或自然站立,小趾前外侧15cm处到腋窝的距离即为腋杖的长度,屈肘30度,腕背伸处为把手的位置•前臂杖:以前臂和手共同承重,在其上端部有臂托,中部有杖柄,臂托和杖柄之间的一段向后倾斜以使臂托承受一部分体重,臂托和杖柄之间的距离应小于患者前臂的长度,即应小于掌心到肘关节的长度。•使用方法:•1、手杖:适于年老体弱或一侧下肢骨折但平衡能力较佳者,平衡能力较差者,如脑瘫、格林-巴利综合症等,应使用多脚杖。•2、臂杖:适用于不能以手部或手腕部承重的病人,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腕部骨折等。•3、腋杖:适用于一侧下肢完全不能负重或仅能部分负重的病人,如截瘫、一侧下肢截肢、一侧下肢骨折、急性扭伤等•4、步行式助行架:适用于上肢功能完善、下肢功能损害较轻但平衡能力稍差者,或长时间卧床刚开始练习行走的病人,因其四条腿的长度可根据病人身高调整。•5、轮式助行架:适用于上下肢功能较差的病人,行走时助行架始终与地面接触,通过轮子向前移动。摆至步、摆过步•摆至步:两侧腋杖同时伸出→两腿同时摆动到腋杖附近,但不超过杖•摆过步:两腿同时摆动,超过腋杖•在腋杖步行种速度最快,但有摔倒的危险。腋杖步行助行器步行1.摆至步•这是开始步行训练时常用的方法,主要利用背阔肌进行,步行稳定。•适应症–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而使下肢无法交替移动的患者。助行器步行腋杖步行训练方法•训练时,患者先将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然后支撑身体重心前移•双足离地,下肢同时摆动,将双足摆至双拐落地点的邻近着地2.摆过步•常在摆至步可顺利完成后进行,是拄拐步行中最快速的移动方式,姿势也较美观。•适应症–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上肢肌力强壮的患者。主要用于路面宽阔,行人较少的场合。训练方法•训练时,患者先将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然后支撑身体重心前移。•使双足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将双足越过双杖落地点的前方并着地。•再将双拐向前伸出以取得平衡。•注意:–注意在摆动时容易出现膝关节屈曲,躯干前屈而跌倒的危险,应特别加强保护。3、四点步•为一稳定性好、安全而缓慢的、接近自然行走的步行方法。•适应症–上抬骨盆肌的肌力较好的双下肢运动障碍者–下肢无力患者–老年人训练方法•训练时,步行顺序为伸左拐、迈右腿、伸右拐、迈左腿。•每次仅移动一个点,始终保持四个点在地面,如此反复进行。4、两点步•常在掌握四点步后训练,与正常步态基本接近,且步行速度较快,但稳定性比四点步稍差。•适应症:–适用于一侧下肢疼痛需要借助于拐杖减轻其承重,以减少疼痛的刺激的患者。训练方法•训练时,一侧拐与对侧足同时迈出为第一落地点。•另一侧拐与其相对应的对侧足再向前迈出作为第二落地点。5.三点步•是一种快速移动、稳定性良好的步行方法。•适应症–一侧下肢运动功能正常能够承重,另一侧不能承重–一侧下肢骨折–小儿麻痹症后一侧下肢麻痹的患者腋杖步行•三点步:双侧腋杖和患腿同时迈出→健腿迈出。适于一侧下肢功能障碍、患腿不能负重或只能部分负重,如一侧下肢截肢、下肢骨折早期、急性踝扭伤等手杖步行:•两点支持步行:手杖→患腿→健腿。总有两点接触地面,稳定性好,但速度较慢,多用于步态训练早期,长期卧床开始起床活动时以及老年病人。•两点一点交替步行:手杖、患腿先同时迈步→健腿迈步。减轻了患腿负重,速度较快,但要求有较好的平衡能力。•室内行走:•能完成平行杆内行走后,即可练习室内行走,•包括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走斜坡,摔倒后自己站起上、下楼梯训练•上楼梯:用健足上第一个台阶:病人先把重心转移到患腿上,然后用健侧足上第一个台阶,健腿向前迈时,治疗者帮助患膝向前下方运动。•用患足上第二个台阶:病人把重心前移到健腿上,为了克服患腿向前迈步时的伸肌痉挛,治疗者可用手放在胫骨前面帮户患者屈髋屈膝并将患足带到第二个台阶,同时防止患者用力上提骨盆•下楼梯:用患足下第一个台阶:患腿迈向下一台阶时,治疗者应指导骨盆向前运动,同时防止患腿内收,当患足放在台阶上时,应帮助病人重心前移而无膝过伸。用健足下第二个台阶:健腿迈向下一台阶时,治疗者应指导患膝向前充分屈曲。•室外行走:•包括在平地、不平整路面、斜坡上行走,上下台阶,横穿马路以及如何乘坐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适用对象:肢体功能障碍---卧床病人慢性疾病的病人,如糖尿病、血液病、肿瘤等,骨折后的病人,偏瘫的病人转移技术目的•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压疮呼吸系统感染:坠积性肺炎。体位性低血压:血栓性静脉炎:肌肉萎缩、关节挛缩泌尿系感染•保持床单元清洁,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护理依赖•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防止发生身体损伤,缓解症状,促进功能恢复体位转移的注意事项1、根据需要,选择适当体位及转移的方式、方法、范围等。2、转移前,向患者家属说明转移的要求和目的,取得家属和理解和配合。3、转移中,应做到动作协调轻稳,不可拖拉,并鼓励患者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残存能力,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协助。4、转移后,确保患者舒适、稳定和安全,并保持肢体的功能位。5、尽量让患者独立完成体位转移,被动转移应作为最后选择的转移方法。6、残疾较重和认知障碍患者,不要勉强进行独立转移活动。7、转移距离过远时,难以依靠一个人的帮助完成,转移频繁时,不便使用升降机。主要内容•概述•体位转移技术(本次主要讲授床上体位转移技术,床与轮椅相关移乘技术)〖概述〗•体位的定义体位(bodyposition)是指人体所处的某种姿势。•体位的分类–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端坐位–跪位:单膝跪位、双膝跪位。–立位:单足立位、双足立位。•体位转移的定义•体位转移(transfer)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换到另一种姿势以及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比如翻身法、移向床头法、由卧到坐、由坐到站、由床到轮椅等。•体位转移的方式•独立转移:是指患者独自完成、不需他人帮助的转移方法。(首选)•辅助转移:是指由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协助的转移方法。(其次)•搬运(被动):是指患者因瘫痪程度较重而不能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转移时,完全由外力将患者整个抬起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搬运。(最后)•良肢位定义正确的卧位姿势在康复医学中称为良肢位良肢位的摆放是基本康复手段的一种。顾名思义,它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位置或保持一种姿势。。(一)床上翻身法对于瘫痪或床上活动困难的病人,要定时翻身和有具体的翻身计划,白天每2小时翻身一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次。1.主动翻身法2.被动翻身法(协助翻身法)。体位转移技术1.主动翻身法(独立翻身法)(1)偏瘫患者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患者仰卧,双侧髋、膝屈曲,双上肢Bobath握手伸肘,肩上举约90°,健上肢带动患上肢先摆向健侧,再反方向摆向患侧,以借摆动的惯性翻向患侧。(2)偏瘫患者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患者仰卧,健足置于患足下方。双手Bobath握手上举后向左、右两侧摆动,利用躯干的旋转和上肢摆动的惯性向健侧翻身。①患者仰卧,头、肩屈曲,双上肢伸展上举、对称性摆动,产生钟摆样运动。向左侧甩动,使右上肢越过身体左侧,以获得下一步向右翻转所需的动力。②再屈曲头、肩,双上肢迅速从左侧甩向右侧。③借助于上肢甩动的惯性使躯干和下肢翻成俯卧位。④将左前臂支撑于床面并承重,右肩进一步后拉,使两侧前臂同等负重。⑤将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3)脊髓操作患者独立翻身2.一人协助患者翻身法(2)从仰卧位到俯卧位(3)从俯卧位到仰卧位(1)从仰卧位到侧卧位1.病人仰卧,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曲。2.护士采用分段移位法将病人移向操作者一侧的床边,即先将病人头、肩和臀部移向床边,再将双下肢移向床边。3.肩臀翻转法(体重重)护士一手置病人肩部,一手置臀(髋)部,两脚

1 / 10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